APP下载

儿童教育观的演变:从现代到后现代

2009-09-02于忠海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中心论教育观后现代

于忠海

【摘要】儿童教育观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儿童观从成人刻意将儿童置于中心向成人和儿童同为社会建构者转变。(2)儿童教育由规训教化向意义生成转变。(3)教师由传统的园丁向与儿童平等、共生的社会建构者转变。

【关键词】儿童;教育

“儿童中心论”曾被视为教育史上的创新变革,开创了现代儿童教育的新篇章。然而,随着后现代理论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标榜尊重儿童的“儿童中心论”事实上是对儿童的歧视,即儿童被视为弱者、无知者,需要成人设计、赋予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来适应这一特殊群体,否定了儿童有和成人平等、共生的权利和能力,导致儿童被主流社会边缘化,背离了现代儿童教育的初衷。以质疑现代性为认识起点的后现代理论则赋予儿童观新的内涵,进而提出后现代的儿童教育观。本文试从对比的视角,从儿童观、儿童教育、教师角色三方面,剖析儿童教育观从现代向后现代的演变。

一、儿童观的演变

1.儿童身份的界定

现代性追求普遍性、统一性和确定性,现代儿童观致力于探究儿童的本质是什么。在现代教育视野里,儿童是被预先设定的、普遍存在的特定时期的人,儿童身份是既定的、不变的,而且个体儿童在本质上是没有质的差异的,儿童的本质即是人类的本质。由此不难看出,儿童被排除在自身身份界定之外,儿童身份只是成人设计、创作的产物,儿童没有权利界定自己的身份。

后现代视角则与此相反,它强调世界的流动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认为对象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相互建构的,否认静态的本质论。因此,站在后现代视野审视儿童身份,儿童是在具体关系和具体历史背景中存在、生成和发展的,儿童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建构着自己的身份。由于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历史背景的改变,“后现代的儿童身份具有多元性和重叠性,在这种身份建构中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1〕也就是说,儿童身份不是被预先设定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自我建构的,其身份是一个相对概念和关系概念,儿童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2.儿童角色

后现代教育观主张儿童是和成人平等的社会建构者,对现代教育观中隐含着的成人霸权提出质疑。在后现代教育视野里,“儿童中心论”的真正中心其实是教师和教科书,“儿童中心论”的历史演变只是由原先根据儿童发展的自然秩序组织课程转变成依据儿童的智能发展组织课程而已。“儿童中心论”的目的是希望成人通过教养,通过科学的管理,让儿童高效地达到成人理性的目标——儿童成人化。后现代教育观进而认为,社会发展不是成人的专利,儿童社会自身就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的机制不是由成人的价值、模式来垄断的,社会中的每个人,包括儿童,都是社会发展的平等参与者、建构者,儿童和成人是一对关系词,没有儿童,也就没有成人。儿童和成人是相互尊重、平等共生的。基于此,儿童角色不是先天被成人决定、设计,进而被管理、塑造的;相反,在开放的、流动的社会中,儿童是作为社会建构者存在和发展的,他不仅建构着自己的身份,而且也在建构着成人的角色。

3.童年期

现代教育观将儿童从开始接受制度化教育到达到成年状态前的一段人生经历称为童年期。在现代教育观看来,童年期的儿童虽然具有自主、自由的先天冲动,但其生理、心理都是不成熟的。“儿童中心论”的目的就是要营造有利于理性教育的氛围,让儿童尽快走出童年期,迈向成人社会。可见,现代教育观认为童年期仅仅是一个暂时性的过渡阶段。

后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始终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的质疑、探索和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因而是一种永恒的儿童状态”〔2〕,人始终行进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后现代的童年期内涵是超越既定规范和标准的,是人之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折射。

二、儿童教育的演变

现代儿童教育的本质是规训教化,即为了实现成人化的成熟目标,设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化场境,实施促进儿童走向成熟的教育。在规训的视野里,儿童是被监控、支配的对象,“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的控制权力和控制技术,竭力把儿童培养成‘温驯而有用的工具,强制性地把他们造就成特定类型的人”。〔3〕所以,以规训教化为宗旨的现代儿童教育本质上是将儿童的本能、天性视为提高发展效率的工具,即以快乐来行贿,使“儿童中心论”成为孤立儿童的代名词。

后现代儿童教育则强调意义生成、共生构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成人和社会共同发展。在后现代教育中,儿童不是等着被测量、认识、教化、评判的客观对象。作为社会的重要成员,儿童既受到既定习俗、知识、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即教育是双向的,成人和儿童都是教育实践的受惠者。因此,后现代儿童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关系教育学,不存在既定的目标、单向的设计、封闭的氛围,其教育机制在于对意义的追问、探究,在不断的意义生成过程中,儿童和成人不断地共生、发展。

因此,现代儿童教育机构是既定产品的复制者、再生产者,儿童只是被加工的对象,它遵循投入与产出经济化的原则。后现代儿童教育机构则强调教育场境的开放性、多元性、生成性,儿童教育机构只是一个儿童可以和家庭、社会等成人文化进行交流、探讨的平台。

三、教师角色的演变

1.教师权力

在以“儿童中心论”为前提的现代教育中,教师的权力主要表现在设计、监控和评价层面上,权力表现出的是一种教师权威,这种教师权威是外在的、强制性的,以束缚、控制、占有学生为目的,是教育的手段。作为辛勤的园丁,教师要设计符合既定发展目标的教育环境、课程体系,以便将儿童置于“中心”位置。儿童一旦进入教育场境,就在教师的监控之下活动。监控是以保护、启发的名义实施的,保护是为了让儿童免遭干扰,能按设计好的轨道成长;启发是将儿童的天性、本能引导到成熟、理性的目标上来。评价则是检验儿童合格与否的标尺,教师拥有评判儿童成熟与否、成功与否的权力。

在后现代教育中,“教育意义上的权威实质上是一个‘道义服务的描述词”。〔4〕权力的内涵不是为了支配人、奴役人,相反,权力是为了和他人更好地交流、共生,教师和儿童一样,是平等、共生的社会建构者。专业化教师的权威源于教育服务的提供:热爱儿童、工作负责、求真务实、公正无私、人格高尚……当儿童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时,教师的专业权威就自发生成了。因此,教师权威是内在的、儿童自发生成的,寄生于师生共享的具体教育情境之中。可见,教师权威不是掌握在教师手中,而是蕴涵在儿童的心灵深处;权威不是用来左右儿童的权力,而是儿童对教师教育信念、教育能力的承认、敬重;权威不是让儿童感到担忧、恐惧,而是让儿童感到可亲、可爱。

2.师幼关系

现代儿童教育观中的师幼关系是单向的,是功利性原则支配下的工具性关系,即在教师和儿童的互动中,儿童的成长是验证教师教育理念的标本。因此,“儿童中心论”的师幼关系是教师指向儿童的,虽然也有关爱,但这种关爱体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理性强权和成人化的支配意志,儿童只是被利用的对象、被操纵的工具,师幼关系沦为一种追求效率和质量的功利性关系。

后现代儿童教育观则强调师幼之间的平等、共生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儿童,都在共生关系中反思、发展。共生性的师幼关系要求教师放弃“园丁”的监管、规训心态,摆脱既定思想、习惯的束缚,以平等、开放的心态融入与儿童共生的教育场境中。“在这种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学习者,而学习者,虽然自己不觉得,也是一位教师——总的看来,无论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5〕

3.教学伦理

现代儿童教育的教学伦理尊奉教导理念,教师在其中扮演导师的角色,即教师在教学中负有引导儿童获得知识、培养理性、走向成熟的道德责任。教导伦理前提下的教师和儿童是一种不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是儿童的偶像、楷模,教师能促进儿童发展,儿童对教师发展却没有价值,教学双方是单向的线性伦理而非互动、共生的人际关系。教导性教学伦理的建构主要通过谈话、辩论来实现,谈话意味着教师是以长者的姿态来规劝儿童,使之逐渐理性;而辩论则有将成人的意志、理念通过理性的方式强行要儿童接受之嫌。在这里,谈话、辩论只是工具和手段,其目的是彰显教师的观点,使儿童按成人认可的理性标准前行,否认儿童在教学中的主体意义。

后现代儿童教育则倡导对话伦理。这种教学伦理认为,对话既是教师和儿童生命存在的活动方式,也是儿童教育的教学形式,更是儿童教育的目的追求。“对话学习旨在实现不同见解之间的平等,确信真正的平等包括以不同方式生活的权利。”〔6〕在儿童教育中,对话教学不直接关注真理的实现,而是强调意义的生成。因此,对话教学要求教师无条件地尊重儿童与成人社会交流的资格、权利和能力,并在对话中反思成人的价值、观念,和儿童共同成长。这样,在后现代教学伦理中,对话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更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冈尼拉·达尔伯格,等.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后现代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6.

〔2〕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19.

〔3〕金生鈜.“规训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10-15.

〔4〕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3.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5.

〔6〕拉蒙·弗莱夏.分享语言:对话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

Evolution of View on Childrens Education: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

Yu Zhonghai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Abstract】Evolution of view on childrens education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all, childrens identity changed from center of the society to co-constructor of society; children education changed from teaching disciplines to significance generation; and teachers role changed from a traditional gardener to an equal symbiotic co-constructor of the children.

【Keywords】children; view on education; modernism; post-modernism;evolution

猜你喜欢

中心论教育观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同步发电机理论的一个奇点与气隙中心论
90后现代病症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习总书记“人民中心论”指导下的电视剧创作批判及提升的研究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