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抗震救灾款物审计看基层审计机关的作用

2009-09-02李应正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9年3期
关键词:勉县款物审计局

李应正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又时常为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翔实科学的依据和建设性的建议。形象的说,既是国家资财的守护神,又是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这一职能在5.12抗震救灾款物审计中显示出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亲临一线,灵活性强,跟进审计能够迅速展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地震也波及勉县,使勉县遭受了严重损失。灾情发生后,勉县审计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部署和安排,迅速转移工作中心,积极跟进投入到了抗震救灾之中,并根据中省审计机关的要求和安排以最快速度投入到抗震救灾款物的审计监督工作中。

(一)快速反应,迅速介入。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勉县审计局快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审计局抗震救灾指挥领导小组,一边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由局长带队,迅速深入包抓的乡镇开展查灾和核实灾情,一边安排局机关人员搭建抗震篷,准备临时办公场所,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首先根据政府领导安排,于5月17日制定出台了《勉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对救灾款物的性质、来源、管理、使用等,依据相关政策提出了监督管理办法,为全县救灾资金物资的有效使用建立了安全屏障;随后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专项审计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县审计机关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专项审计工作,并打破常规,面向全县各乡镇、单位下发了《关于对勉县抗震救灾款物使用进行审计的通知》。对救灾款物的适用范围,标准、管理方法等内容,事前介入,跟踪审计;接着又通过专函主动与县民政、财政等部门联系,对救灾款物拔发数量,定时向县人民政府汇报,同时报送电子文本和书面资料,每晚汇总后上报汉中联合审计组,确保全县救灾款物的来源和发放信息上下畅通。通过一个《办法》、一个《通知》和一个快速灵通的信息渠道。给做好救灾款物的全程跟踪审计打开了“绿色”通道。勉县审计局出台的《勉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在指导勉县的救灾款物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省特殊时期发挥审计职责的最早规范性文件,得到审计署、省、市审计机关的充分肯定,以至于后来被审计署写进给国务院的报告中。

(二)领导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工作有序、有效实施。面对灾情,面对不断到来的救灾资金和物资。勉县审计局及时发下了《关于加强勉县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提前介入、全程跟踪;严谨细致、确保质量;上下沟通,灵通信息、防震避险,确保安全等六条意见,局领导亲自带队,奔赴重灾乡镇进行救灾款物审计和监督款物发放,加班加点拿出了《阜川镇抗震救灾款物到位及使用情况审计调查》、《县抗震救灾款物到位及使用情况审计调查》等4个审计报告。短时间内掌握了全县救灾物资发放的第一手资料。全局干部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救灾款物参加审计265人次,分别对全县救灾资金、特殊党费、14个非法定归集单位537.8万元捐赠款、22个乡镇110个行政村51个单位救灾款物到住及发放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出色地完成了特殊时期的“特殊审计”。

二、创新审计方法,献计献策,为国家财物的安全提供建设性作用

面对如此大数额的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局党组清醒的认识到责任的重大和压力。审计局一班人从领导到每一个人都树立了发放到每一位灾民手中的钱物才是真正的救灾款物的理念,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审计思路,突出“抓住两头,盯住中间,实施倒查”的方法,对发放过程全程跟踪审计监督,即一头紧紧抓住国家给的、县上拨付的,一头紧紧抓住村上和村民所领取的,从村上着手,紧扣关键环节,查花名、查台账,走访农户,开展调查,倒查各级是否如数发放,清楚反映全县“滞留”问题,为政府决策解决滞留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除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时提交有关审计报告外,还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报送《中省抗震救灾有关文件资料汇编》,为加强全县抗震救灾工作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及时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15条。针对审计中发现的向灾民收取救灾物资发放运输费用和挤占资金用于救灾物资运送费用问题,及时向县政府及中、省、市联合审计组提出了“救灾物资发放应建立一个政府运作成本补偿机制”的建议,为政府解决救灾款物发放和运输中的困难、有效防止款物滞留和救灾款挪用等问题,寻找到了一条科学的解决渠道,得到了县政府的同意,政府即刻拨付75.9万元应急资金解决政府运作成本补偿问题。这一举措,开创了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拨付专款解决政府运作成本问题的先河。针对救灾物资又滞留的现象,审计局又提出了建立救灾物资计划、发放、使用、调配和管理终端网络体系的建议,促使救灾物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并提高救灾物资使用效益,减少损失浪费,这一建议也得到中省市审计机关的好评。由于审计局的思路创新,方法得当,全县救灾款物发放及时、合理,经中省市联合审计组审计,未发现勉县救灾款物发放任何问题。2008年7月11日,国家审计署领导和审计署社会保障司司长王中信来勉县检查指导审计工作时。在听了勉县人民政府的抗震救灾、抗震救灾审计工作汇报后,对勉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和勉县审计工作非常满意和放心。他说,“粮食发放非常科学,基本没有滞留,没有造成浪费。尤其对救灾款的发放对象,能够从37万的受灾对象中把握到23000人,说明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政府把握地这么好、这么严,审计工作做得这么细,我非常放心!”

三、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促进各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

历时一个多月,勉县审计局一班人经受住了天灾的考验,也付出了艰辛和汗水,确保了成千上亿元救灾款物有效使用,出色的完成了宪法和审计法所赋予的神圣职责。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针对抗震救灾初期应急阶段各级在救灾款物筹集、分配、使用、管理等环节出现的部分救灾资金管理不够规范,物资接收、发放手续不完备,台账不健全,款物混记不清,无法反映接收和发放物资情况的单位等现象,审计干部及时耐心地帮助其进行清理、核对并建账。确保救灾物资的接收、发放和管理规范运行。对发现管理制度、内控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帮助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或建议。提出审计建议28条,被采纳24条。通过审计,促使各级都制定和完善了抗震救灾款物管理办法。使救灾款物管理、分配,做到有章可循。

(二)及时发现和纠正一些带有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就救灾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和一些有可能引发违法违纪问题,及时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增强了“审计免疫功能”,保护了干部,发挥了审计的“警示”和“威慑”作用,而且也确保救灾款物的安全有效运行。

(三)促进救灾款物的及时发放,提高救灾款物的使用效果。通过第一阶段审计发现各级滞留、欠拔应急资金和救济粮现象比较普遍,审计后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各级政府及时予以拨付,认真调查核实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灾民心中,维护政府的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

猜你喜欢

勉县款物审计局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勉县优质米水稻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
“三措施”严格规范涉案款物管理
职务犯罪涉案款物处理的现状与思考
涉案款物管理实行“双轨制”效果好
一个陕西省“工人先锋号”的速写 勉县所四岁记
民政部:全国已接收玉树抗震救灾捐助87.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