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补救措施

2009-09-02王金华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14期
关键词:补救措施灾害影响

王金华

摘要:低温、干旱及涝渍的出现,都将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同限度的影响。补救措施得当与否,直接关乎着玉米的增收。

关键词:灾害;玉米生产;影响;补救措施

玉米由于未能适时播种或在生育过程中,-遭受低温、旱、涝等自然灾害,使其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同时也易发生各种病虫害,最终导致玉米减产或品质不佳。因此,面对各种自然灾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低温期的补救

低温主要是指玉米在生育过程中因热量不足,或生育后期易遇低温、霜冻而造成减产。

1抗低温保苗技术

(I)适期早播玉米适期早播,可以向前延长苗期生育日龄,充分利用有效积温;用其补充玉米苗期生育缓慢所消耗的时间,保证发苗。

(2)种子播前处理这是促进玉米出苗的有效措施。抗低温、促出苗、保全苗,关键要选择抗寒、抗旱品种,因地制宜地确定主推品种;做好选种、种子播前处理等工作,提高种予的生命力,提高发芽势。

(3)茁期施磷苗期施磷肥不仅可以保证玉米苗期对磷素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提高玉米根系的活性,是玉米抗低温发苗的最有效措施。最好的办法是在玉米种肥中施入全生育期磷肥总量的1/3磷肥,或施人富尔磷钾菌30~45千克/公顷,效果较好。对于没有施人种肥的田块,可在苗期喷施磷肥叶面肥,效果也很好。

(4)加强苗期田间管理在玉米苗期采取深松、早耥、多耥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玉米植株根系活性。通过改善玉米苗期的土壤环境,提高玉米的根系活性来促进玉米发苗。

(5)苗期早追肥早追肥可以弥补因地温低造成的土壤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养分释放少、底肥及种肥不能及时满足玉米对肥料需求量的要求,从而促进玉米早生快发,起到促熟和增产的作用。

2抗玉米生育中后期低温技术

(1)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抗御低温冷害、春旱和实施早播,实现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玉米覆膜可增加有效积温200℃~300℃,提早成熟7~15天,可使中晚熟品种进入无霜期较短区域内种植,一般每公顷可增产3000千克左右。

(2)加强田间管理铲前深松或深耥,一犁,能起到散墒、沥水、增温、灭草的作用。在玉米开花授粉后,人工铲除大草,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加粒重,减少秃尖,促进早熟3~4天,增产效果明显。

二、干旱期的补救

玉米苗期、生长期遇有较长时间缺水,可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

1苗期抗旱技术

(1)选用抗旱品种选用抗旱品种,提高玉米的发芽率,确保播后不烂籽,出全苗。

(2)生物拌种提倡用生物钾肥拌种,每公顷用7.5千克,对水375毫升溶解均匀后与玉米种子拌匀,稍加阴干后播种,能明显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也可用禾欣液肥拌种,播前每公顷用禾欣液肥750毫升,对水7 500毫升稀释后拌种,可提高抗旱能力;用sA l吸水剂拌种,方法是先把玉米种子浸湿,再拌上种子重量1.5%~2%的吸水剂,晾干后播种。

(3)抢墒播种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失墒快,土壤含水量低。因此,要在可能的条件下,适时早播抓住土壤墒情,按照积温带抢墒播种。

(4)采用地膜覆盖催芽坐水保墒播种。

2生育期抗旱技术

(1)灌水适时灌水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株间温度1℃~2℃,增加相对湿度,有效地削弱高温干旱对作物的直接伤害。

(2)进行辅助授粉在高温干旱期间,花粉自然散粉传粉能力下降,尤其是异花授粉的玉米,可采用竹竿赶粉或采粉涂抹等人工辅助授粉法,使落在柱头上的花粉量增加,增加选择授粉受精的机会,减少高温干旱对结实率的影响,一般可增加结实率5%~8%。

(3j根外喷肥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及过磷酸钙,草木灰过滤浸出液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穗期、灌浆期连续进行多次喷雾,增加植株穗部水分,能够降温增湿,同时可给叶片提供必须的水分及养分,提高籽粒饱满度。

(4)应用玉米抗旱增产剂施用奥普尔有机活性液肥(高美施)600~800倍液或垦易微生物有机肥500倍液、农一清液肥每公顷用量7.5千克对水150倍喷洒;也可喷洒农家宝、促丰宝、迦姆丰收植物增产调节剂等。

三、涝渍期的补救

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在苗期表现更为明显。一般淹水4天减产20%以上,淹没3天,植株死亡。玉米出现涝渍害以后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1浸种处理春玉米播种时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出现烂种,降低发芽率。要在种植前进行浸种处理,能减少烂种,促进发芽,使发芽整齐,发芽率高,幼苗健壮,生长快。具体方法是在种植前,将玉米种子拌于l 500倍神农素整合肥、5000倍云大-120混合液中浸5~6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湿膨胀,捞起后,沥干水分,再用1000倍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种子,除去种子表面的各种病菌,然后种植。

2排水降渍要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达到能排、能降的目的。

3中耕松土涝渍害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影响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及营养物质的吸收。降水后地面泛白时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

4早施苗肥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涝害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严重,苗势弱,要及时追施提苗肥(每公顷施尿素150千克和复合肥300~450千克),大喇叭口期每公顷追施尿素300千克。对受淹时间长、渍害严重的田块,在施肥的同时喷施高效叶面肥(1%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氢钾)和促根剂,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5补种玉米对受淹时间过长、缺苗严重的田块,灾后应及时重新播种或改科哄他作物。

6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田间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如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因此在喷施叶面肥时,可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或多菌灵,喷雾,喷药时要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防治大小斑病可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7~10天一次,连续2~3次;防治玉米螟应在拔节至喇叭口期用杀虫双水剂配成毒土或用辛硫磷灌心。

四、熟期延迟方法

为了适时收获,可采取促熟法,缩短其生长期,达到提早或适时收获的目的。

1放秋垄在籽粒灌浆阶段放秋垄,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

2合理迫肥在玉米吐丝期,每公顷用硝酸铵150千克开沟追施,或者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如果吐丝期已经推迟,可通过隔行去雄,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叶温,加速生育进程。此方法一般可使吐丝期提早2~3天。

3喷洒生长调节剂玉米受精后花丝初干时,向雌穗和叶片上喷洒矮壮素、增产灵等,具有促早熟、增粒重的效果。

4剥皮晒韩在玉米灌浆后期籽粒达到正常大小时,将苞叶剥开,使籽粒外露,促使其脱水干燥。这样,一般可比正常熟期提前4~5天,比在同一时间直接收获增产6%~15%。

5整株晾晒把玉米植株带果穗一起砍掉,竖在田边或场院,经过一段时间晾晒后,再去穗脱粒。

猜你喜欢

补救措施灾害影响
嫁给马云
灾害肆虐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水工建筑工程泵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