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2009-09-02孙仁国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14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

孙仁国

摘要:建设项目投资失控是我国固定投资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工程实施阶段在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工程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及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相应的措施,为建设项目在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管理

目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管理与造价管理往往相互脱节,工程造价难以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我们必须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活动去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工作。在工程项目完成立项决策及设计阶段后,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成为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可分为三个阶段:工程招标及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

一、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工程招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工程招标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招标代理机构缺少配套的专业人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不高,特别是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工程,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不清、工程量不准等,给工程施工和结算带来麻烦。二是现行工程招标的标底是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套用国家各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颁布的定额以及费用定额计算出的价格。各投标单位必须严格在标底允许的范围内竞争,阻碍了投标单位在价格上的竞争。三是评标过程时间较短,投标单位采用不平衡报价难以被发现,造成投标单位总价为合理低价,结算时造价失控。

2、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1)加强对招标文件的编制管理,保证招标文件的质量。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人员必须是具有较强的预算业务知识,而且应当具备施工经验,这样才能在工程量计算时不重不漏。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可以委托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编制,同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工程造价的条款进行审定。招标文件中涉及技术条款也可以委托监理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进行审核并提出建议。另外在招标时不设标底或淡化标底,使投标单位根据自身实力竞价。(2)重视评标过程,推行合理低价中标,进一步落实投标文件复核澄清工作。

在评标过程中,要对投标单位的总报价和单项报价分别进行评审,总价符合要求并不能说明单项报价符合要求,总报价最低并不能说明单项报价最低,投标人往往在保持总造价不变的情况下,将工程量可能变化较小的項目单价降低,将可能变化较大的项目单价增大,以达到在竣工结算时追加工程款的目的,要对工程数量大的单价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询标,排除可能存在的欺骗性及明显低于成本的不合理报价,针对有关问题招投标双方进行必要的解释、澄清,为确定合理的合同价格提供必要条件。

(3)加强施工合同签订管理和合同的跟踪管理工作。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严密的合同可减少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建立合同管理合帐,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跟踪管理,根据合同执行情况的偏离,采取积极主动措施进行事中控制。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违反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的“三边”工程,建设单位急于开工,没有做好对建筑标准、设计深度的审查,对设计单位没有监督机制和制约措施,造成施工中出现大量的变更,致使工程造价难以控制;二是对于工程变更一般由建设单位决定,监理单位形同虚设,造成工程造价失控;三是现场材料质价不符,以次充好提高造价。

2、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1)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投资范围内。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是影响项目造价的主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必须严把工程设计变更,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对拟发生的变更项目进行费用测算,决定是否需要变更,发生变更或增加项目是否需要通过另行招标选定队伍等。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确认,在施工前完成变更方案的确认工作,避免对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工作内容进行拆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施工现场还应设置专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随时掌握现场变化,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变化情况、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

(2)把好材料质量、用量关,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材料价格控制是工程总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装饰工程中,装饰材料品种繁多,同种材料不同的进货渠道或等级不同,价格就会千差万别。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入市场,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并及时对需找差的材料进行价格确认,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

(3)引进竞争机制,通过竞标选用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

三、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施工单位在结算中存在着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大工程量;二是高套定额,把定额中已包括在综合单价中的内容单独列项;三是提高取费标准,扩大取费范围。

2、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1)收集整理送审资料,保证结算资料的完整性。特别是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等,避免边审核边补交结算相关资料,在规定的审核时间内完成不了审核任务,严重影响审核效率的情况发生。建立健全结算资料完整性及符合性的审查制度,是保证审核质量和效率的前提。

(2)严格按工程结算编制依据进行审查。要确保工程结算的审核质量,在审核前,必须要依据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对施工合同条款要准确理解,明确工程项目的承包形式、计价方式、价差调整办法、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结算方式、投标承诺及作为施工合同附件的澄清纪要,对工程结算的编制依据进行全面审查,做到审核有所遵循、思路清晰。

(3)对工程量及单价的审查。1)工程量的审核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在全面熟悉图纸,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察看并实地测量,依据编制原则逐项进行细致的审核。2)在结算审核中,还应注意审核项目的单价,对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投标人的综合单价为固定单价。3)材料价格调差是否符合施工合同的约定。如:找差类别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可找差的材料价格是否按合同约定的原则进行找补;另外不同厂家、不同等级,不同材质是影响材料价格的主要因素,为防止材料质价不符,对主要材料价格进行实物审核也十分必要。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日益国际化、信息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在实施各阶段都应加强管理,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首先,在招标阶段应推广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强调风险分担,促进各方面管理水平提高;其次,施工阶段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再次,竣工结算阶段应用工程造价软件,提高审核效率,加大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在项目实施阶段只有正确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实施动态控制,全面了解各阶段造价控制的特点,才能将造价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安邦孙贤伟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2]谭艺,工程量清单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建筑经济2008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造价管理
完全EPC发包模式下公共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问题审计研究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电力工程造价中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模式的实践探究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哪些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