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疗效观察
2009-09-01陈晓芳
陈晓芳
[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的188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怀孕28周起开始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每隔1 个月注射1 次,共3 次。对照组产前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观察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及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5 例,感染率为5.3%;对照组94 例,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45 例,感染率为47.8%;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70 例(74.46%);对照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2例(2.12%)。结论: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蛋白被动免疫方式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加强产时、产后新生儿主被动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肝传播。
[关键词] 乙肝母婴传播;乙肝免疫球蛋白;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4.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062-02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 全世界大约有3 亿例HBsAg 阳性携带者,而我国约有1.2 亿例[1],HBsAg 阳性携带者中,约1/3 来源于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母婴间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宫内感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产时感染:生产时接触母血和羊水;产后感染:密切接触、乳汁传播。而宫内感染是乙肝病毒母婴间传播的主要途径[2],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能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笔者通过对94例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孕妇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肌注取得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0~2004年在我科定期产前检查并在我院分娩的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孕妇188例。年龄22~34岁,平均24.5岁。所选病例孕期均无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及妊高征史,无肝炎史及相应的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正常。孕妇分娩新生儿188例,其中,男108例,女80 例,无新生儿畸形及胎儿宫内窘迫史。
1.2方法
将188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两组孕妇年龄、孕产式、分娩时胎龄、分娩方式差异均无显著性。
1.2.1 治疗方法:治疗组94 例怀孕28周起开始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每隔1个月注射1次,共3次;对照组产前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2.2 观察检测方法:孕妇于孕20~24周抽静脉血查乙肝血清标志物5 项,新生儿断脐后,1 min 内在胎盘距断端2 cm 处经酒精消毒后抽静脉血查乙肝血清标志物5 项。检测方法:乙肝5 项指标的测定: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试剂盒购自厦门泰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美国DENLEY自动酶标洗板机、BIO2RAD450型酶标仪。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按照说明书。
1.2.3观察指标:观察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诊断为宫内感染)及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并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
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5 例,感染率为5.3%;对照组94 例,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45 例,感染率为47.8%。孕期应用HBIG可降低胎儿HBV感染率,孕妇HBIG治疗组胎儿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
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70 例(74.46%);对照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2例(2.12%)。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与孕妇应用HBIG预防呈相关性,预防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
3 讨论
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性传染病,母婴垂直传播是一条重要途径,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据文献报道,HBsAg 阳性及HBsAg-DNA 阳性携带者分娩的婴儿血清HBsAg-DNA 达50%~60%[2]。多年来的研究资料证明,HBV携带者中35%~50%在围生期被感染,而孕早、中期感染率较低,HBV 可以清除,很少发生宫内感染[3]。HBV 经胎盘感染主要发生在孕晚期。滋养细胞层变薄,乙肝病毒更易通过胎盘屏障[4]。
HBIG是乙肝疫苗免疫健康人后采集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制剂,属被动抗体。抗HBs抗体可与HBs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同时激活补体系统,增强体液免疫,还可产生抗体,该抗体也可中和乙肝病毒[5],降低母血中病毒含量,可防止和减少正常细胞感染,也可能减少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6]。孕20 周后,胎盘滋养细胞具有主动从母体转输IgG型抗体给胎儿的功能。新生儿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为IgG,新生儿体内IgG主要来源于母亲胎盘的运输,妊娠后期4~6 周胎盘对IgG的活性转运最明显,孕晚期胎盘有从母体输送抗体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使其在宫内获得被动免疫。
总之,孕晚期3 次注射乙肝免疫蛋白被动免疫方式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加强产时产后新生儿主被动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肝传播。
[参考文献]
[1]董兆文,王德启.母婴传播疾病诊断技术与防治[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46.
[2]陈敏,朱坤仪,来华,等.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1(3):65.
[3]郭永,马振芝,王清图,等.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子垂直传播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9):68.
[4]闫永平,徐德忠,王文亮,等.胎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宫内传播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7):392-395.
[5]董得氓.儿科感染性疾病[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220.
[6]刘颖,庄依亮.产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2):92-94.
(收稿日期:20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