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应该等我!
2009-09-01张爱玲
张爱玲
[案例]
刚下过一场雨,校园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就连平日里热闹的操场上也寂静了许多,放学以后,就只有零星的几个人了。老师刚走到操场的边上,就看见从校门口急匆匆地跑来一个人,五十多岁的样子,边走边向着操场上一个劲儿地喊:“快走,就等你一个啦!”他的手势似乎是朝着一个手里拿着足球的孩子,谁知那个孩子却一点儿也不着急,还在那儿绕着水洼踢球,一幅悠闲自得的样子。老师以为那个孩子没听见,忙叫一个同学去喊他过来。谁知竟有了下面的对话:
“老师,找我什么事?”
“你家里人在叫你。”
“啥家里人?是校车司机,整天跟个催命鬼似的,肯定是叫我快走。”
“那你还不快走?一车的人都在等你呢!”
“他们就应该等我。我是足球队的,还要训练呢!”
“足球队员也要守时,不能让那么多人等你一个。再说,操场上全是水,根本没法训练!”
“我这也是为了给学校争光!”
“你这是强词夺理!”
“老师,你骂我!”
“我没骂你,我只是就事论事!”
“你就是骂我,你必须向我道歉!”
老师无语。
[策略]
这个学生显然是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他丝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而且善于讲“歪理”。更重要的是,他受不得一丁点儿的委屈,认为别人不能批评他,一批评就是辱骂他,还振振有词地要别人向他道歉。其实,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刺儿头”,聪明是聪明,可小聪明也的确不少。对这样的孩子一定不能正面冲突,否则只会激化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迂回,少些说教,尽量让其自我反省。
第一阶段:侧面矫正法
“如果你认为老师应该向你道歉,请你回家以后写出应该道歉的理由。如果你的理由充分,老师可以向你道歉;如果你的理由不充分,那么请你想想自己该怎样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当前的矛盾暂时搁置,避免矛盾激化,让学生冷静下来后进行自我行为的反思。因为孩子有这样的言行也往往是出于“下不了台”,自己为自己辩解,找台阶下。那么给他一定的时间,他就会静下心来,比较冷静地看待所发生的问题。
第二阶段:换位体验法
在班级活动中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专门为这个孩子设计一个“等人”的心理体验活动,如:“士兵突击”的游戏。让这个孩子做接应的士兵,在一个固定的地点等待突围的战友,而老师则带领其他同学去佯装战斗。游戏结束后,请同学分别谈谈自己的活动体会。老师借独处的时机让这个孩子进行换位的思考,以期待孩子自我的警醒。
第三阶段:沟通交流法
当这个孩子有了一定的认识,再让他自己决定如何和发生冲突的老师进行沟通。我们也可以给他一定的建议,如找到老师真诚地道歉,或者给老师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等,由他自己进行选择。最后,监督他实施落实。
到此,事件才算是圆满结束。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
责任编辑王红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