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意共生 文道和谐

2009-09-01张海兵

中小学德育 2009年15期
关键词:共生词句人文

张海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重视人文、渗透德育成为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并实践的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关注人文性却成为了离开语言文字的空谈,“得意忘言”现象普遍存在,德育渗透目标自然难以达成。

据此,我认为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必须让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让思想熏陶融合在语言文字的学习感悟中,实现言意共生,文道和谐。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在品味词句中共生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借助具体的字词句来表达的,一个字词往往有非常丰富的形象内涵和情感内涵。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重要的词句,引导学生反复品味,细细咀嚼,理解这些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贴切,表情达意的准确,感悟那隐藏背后的“只可意会”的意蕴,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到人文的关怀。

《艾滋病小斗士》一课要让孩子们感受恩科西顽强抗争的精神,于是我抓住“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中重点词语“挺”组织教学:先是让学生理解“挺”即“坚持”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辨析:“挺”能不能换成“坚持”?接着,在研读文本深入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恩科西是怎样一步步挺过来的,体会“挺”一词的贴切与准确。到此时,一个顽强的小斗士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他与病魔作斗争的顽强也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了。

二、在角色体验中共生

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的抒发,而作者的情感抒发又和他所处的特定的时空背景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把自己和文中人物联系起来,把事件发生的环境与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移情入境,设身处地,以角色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在特定情境下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和作者共爱共恨,从而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德,并转化为自我的品质。

《清平乐·村居》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领会“醉”一词的丰富内涵,先指导学生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生平,让学生知道收复失地,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是辛弃疾一贯的主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由这个“醉”再去想一想:都是谁在醉?为何而醉?如果是你,最让你醉的又是什么?学生描述着翁媪心中渴望的那美好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画面,畅想着温馨的村居生活,从而真正体味到白发翁媪正陶醉于美满生活中。角色体验帮助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充分理解了作者爱国为民的情怀。

三、在融情想象中共生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言,所以,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感悟词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而这种感悟,仅仅依靠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多的要以情感为线,反复咀嚼文本呈现的丰富意象,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文字还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学生才能在想象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通过情感与形象的对话建构语言、提升精神。

比如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学中,我以“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切入,引导学生想象“这都是谁的眼泪?这点点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眼泪啊?”体会诗人之悲愁;让学生想象身处北方的遗民的生活画面体会诗人之愤懑;想象南宋的权贵醉生梦死的场面,体会诗人之忧愤;借助“东流水”的意象想象诗人“醉里挑灯看剑”、“想剑指三秦”的壮怀激烈。这样学生就真正读懂了诗人用全身心的感情去倾诉、哭泣、呼号,抒写的爱

国主义动人乐章,而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也必将震撼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精神提升的自觉需要。

四、在模仿抒写中共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各种写的练习。这种练习要把对课文语言形式学习、内容理解、情感熏陶有机结合在一起,彼此交融。这样的过程,内容理解和情感熏陶促进了语言的学习运用,反过来,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又深化了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真正达到言意兼得。

《鸟语》第7、8小节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后,以你从这些熟悉鸟儿的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呢?模仿课文“从(什么鸟)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道理)”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交流中发现,模仿抒写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更是激活了他们知鸟、懂鸟、爱鸟、护鸟的情感,人文熏陶水到渠成。

五、在资料拓展中共生

语文教学中要有效进行德育渗透,光凭一篇课文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从作者、主题、内容等不同方面引导学生搜集阅读更多的文本资料、声像资料等,互文参读,从而更好地拉近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把握文章的基调,体会作者的内心,深切感受文本所蕴含的内涵。

《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散发着母爱的光辉,在通过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之后,教师补充了关于《游子吟》、《背影》、《献给母亲》等美文及相关主题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就帮助学生将学习和生活打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着文章的思想内涵,同时,文章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解读了生活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爱的伟大,升华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

语文教学中落实人文性,教师就一定要以文本为基础,从品味重点词句出发,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融合中找到最佳结合点,把语言的理解感悟和人文的熏陶有机融合,并进行适度拓展,感悟人文内涵后再回到语言,真正让德育有效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达到言意共生、文道和谐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三和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谢光灵

猜你喜欢

共生词句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