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企海外并购检讨

2009-08-31本刊编辑部

大经贸 2009年7期
关键词:劳工成本企业

本刊编辑部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经济成就。海外并购也成了中国企业的集体冲动。

中国积聚了2万亿美元外汇,一些优秀企业也财力雄厚,需要全球扩张。一方面,需要通过海外投资,来扩大全球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投资资源开发,获得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等等资源的开发权。

但是,从最早的首钢经营秘鲁铁矿,到TCL、联想的系列并购,海尔的海外拓展,再到最近的力拓收购案。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鲜有成功案例。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很难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分别体现在政治、法律和成本三个方面。

跨越政治障碍

首先,从政治上说,西方国家给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设置的障碍较多。

联想收购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并不涉及高科技,但是,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禁止政府部门与军方采购联想产品。

中国的廉价产品倾销全球。贸易盈余非常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一直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开放市场,多进口西方产品,来平衡贸易。但是,在高科技产品,特别是涉及军用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却是禁忌重重。

我们知道,汶川地震救灾中发挥重大作用的黑鹰直升机,是20多年前中美战略合作蜜月期进口的民用级直升机,是国内仅有的适合在高海拔地区飞行的直升机。1 989年也被列入禁运名单。

有关航空电子、夜视装备、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特种钢技术等等方面的贸易、技术转让、合资、合作,都属于禁区。

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对中国来说蕴涵着巨大的投资机会,比如通用汽车、波音、通用电气等等企业都不同程度遇到财务危机,理论上说,有投资机会。但波音、通用电气等等企业都有全球领先的军工部门,像波音的精确制导炸弹、通用电气的航空发动机等等,都是一流技术。所以,实际上,这些企业的投资机会对中国是大门紧闭的。

李嘉诚曾经计划收购巴拿马运河的四成股权,因为李嘉诚跟中国关系良好,这个收购案也遭到了美国的打压。

所以,有关军事、国家安全方面的贸易和投资,一定要谨慎。

另一方面,有关资源方面的投资,也可能会遇到麻烦。比如力拓,它的财务有问题,需要引入外部投资,而中国又需要铁矿石,本来可以是一拍即合的好事。但由于中国特色与普世价值之间的差异,导致投资项目流产。力拓的股权卖给英国公司可以,卖给日本公司也行,但卖给中国公司就不行——这是相当一部分西方人的观点。

最近,中国企业在越南的铝矿开采项目也遇到了抵制。

这些,可以看作是维持中国特色的政治成本。但这个成本往往要做海外贸易与海外投资的企业来承担。

克服法律风险

应该说,中国的法律环境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有较大区别的。世界上通行的“国民待遇”观念是,商业机会、行业准入、就业机会、税率等等,对自己国民优惠。所以,外资进入时往往要求“国民待遇”,即要求前往国政府,你不能歧视我,要像对待你们自己的国民一样对待我,不能设限。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早遇到的是劳工问题。在世界比较通行的法律是,劳工拥有结社权,集体议价权。通俗说,就是劳工可以自由组建工会,可以同资方讨价还价,可以用罢工做手段来达到加薪、改善劳动环境的目的。这是大多数国家的法定政治权利,包括像越南这样的国家,政府也不干预劳资关系中的劳方权利。

首钢是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之一,它在秘鲁的铁矿,就因为劳工问题,搞得焦头烂额。

像2002年美国西海岸码头工人大罢工,它造成了美国西海岸29个港口封港,美国的太平洋航线全部停驶,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美国码头工人的年收入大体在8.5万到15万美元之间。他们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加薪。二是资方不能雇用廉价的外籍劳工,必须优先雇用工会会员。这场大罢工发生在伊拉克战争正在进行中,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但是布什总统也没办法,只能呼吁劳资双方对话。

所以,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的话。一定要有思想准备,换一种法律环境,企业怎么做;一旦遇到强势工会,怎么应对。

劳动力成本高昂

其它物料采购成本、能源动力成本、行政成本,国外可能还便宜过国内,但是劳动力成本,绝对是国内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这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来广州,他提出的数据是,中国产业工人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4%;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的工人工资是中国工人工资的3倍。

日本80年代有一个海外并购高潮,那是因为日本经过三十年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同时也因为日本的工资水平基本与美国持平了,所以有强烈的海外发展冲动。

但是,今天的中国,经过30年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但比照大多数国家,还是非常低廉,所以制造也还是留在中国国内较好。

当然,出于市场目的和获取资源的目的,走出去搞海外并购,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

猜你喜欢

劳工成本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目击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