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参与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2009-08-31潘加磊
潘加磊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从教学方面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把主体教育理念转变成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教学策略理念
1活动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逻辑起点
主体一参与一活动,参与成了主体与活动之间的一个中项,是活动产生的前提。主体参与和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活动是主体参加的目的、对象与内容,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活动不会自动地产生,正是人的主体参与使活动成为展现人、发展人的重要途径。
我们观察一下正在玩耍的儿童就会发现,他们是那么认真,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妈妈规定的回家时间”,不在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可以说这时儿童精神高度兴奋,注意力十分专注,他们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地步。他们主动参与游戏,参与度是很高的。这种活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他们在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了一种自由,他们可以随意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去进行活动。我们有理由认为,自由是人参与活动的最佳境界。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通常有主动参与、被动参与。主动参与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被动参与却是一种非自由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教学中的自由表现是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这有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掌握;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中处于平等地位。学生能够在教师面前随意表达,并有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权利。没有自由的学生,在教学中就谈不上主体参与。
2民主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的沟通、理解,合作共事要基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正因为如此,近几年师生关系的研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等,但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客观上的不对等指学识的不对等,但教师必须从“人——人”关系上理解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在主观上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社会成员,要视他们为真正的主体。实施民主性教学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场,在这种场中师生会产生许多正向的互动作用。
3需要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在机制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部机制是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需要和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这可以说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在机制。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在发展的需要的驱动下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现时性倾向的状态。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不仅存在于需要的不满足之中,也存在于需要的满足之中。当学生总是在教学中受挫,没有成功的体验时,其求知与发展的需要之门就要“关闭”。
二、生物学课堂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
1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因为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智力活动的进行;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感到愉悦,身心处于自然的放松状态。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并由此产生最佳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这种教学氛围。
要营造这种教学氛围,师生都应把对方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赖。教师应把自己外在的权威转化成内在的权威,即去除外表的威严,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这样既可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乐于发表见解,勇于创新。
2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兴趣中萌发、强化,学习效果在兴趣中呈现,学习能力在兴趣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生”,即必须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熟悉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及学习起始状态等;了解学生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要与没有明确需要的学生多进行个别交流,帮助他们确定目标,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树立远大理想相结合,从而激起学习欲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向学生生动地讲明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教材为载体,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石油草”、“转基因水稻”等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其中,将人类面临的“沙尘暴”、“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这样,既可以保证全体学生能产生愿学、乐学和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情感与态度,又能促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和谐发展。
3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诸要素进行优化设置,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过程的实施,完全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练习、实验操作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有机地组合、合理地安排。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人们的思维常常是由疑问而开始启动的,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到活跃状态,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师要在教学伊始引导学生质疑,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操作实践,积极思维,主动探求,获得新知。这样,教学的过程就成了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自主探索的过程。不论学生的探索成功与否。学生都可以从中得到锻炼。学习目的性会更加明确,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提高。
5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由讲解获得体现。教师的讲解要“精”,要讲在关键处、要害处,要以精要的点拨,收“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要以讲启疑,以讲导思。只有“精”,才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腾出时间和空间。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带”。首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其次要认识到“空白时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课堂上留有时间给学生交流撞击,争论探求。留有空间给学生操作实践、提炼升华。教师的少讲促成了学生的多思、多练。实践证明,这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会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各方面都能得到主动发展。
总之,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它是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