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章小调班的传承与发展

2009-08-31李光礼

艺海 2009年7期
关键词:宜章小调剧种

李光礼

至清以来,在湘南的宜章、临武、汝城、苏仙、北湖、资兴、桂阳、嘉禾、永兴、安仁、桂东以及宁远、新田等地区,流传着一种古朴的、独具湘南特色的地方戏曲——小调班,俗称“秧歌调”、“调班子”、“调班社”、“地花鼓”、“花灯戏”等。历经数百年,迄今宜章县境内仍有麻田、黄沙镇大元村、迎春乡碕石村、白沙乡腊元村、一六镇、长策乡新屋村等常年活动的小调班。其中,麻田小调班、黄沙镇大元村小调班先后于1998年、2000年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农村百佳业余剧团”称号。2008年,宜章县已将宜章小调班申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宜章小调班是什么剧种?起源何时何处?社会影响如何?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当地人们怎样传承、挖掘、保护、发展、创新小调班?

一、 小调班形成的历史沿革

宜章小调班是湘南小调班的一个分支,是湖南的民间地方小戏剧种之一,它直接脱胎于早期的花灯、秧歌等民间歌舞,属湖南花灯戏的衍生剧。而湖南花灯戏历史悠久,据《桂阳郡志·俗乐之八》载:“东汉建午年间(公元25年),桂阳郡(郴州)人口逾五十万,粮足,种桑织布手工业皆丰。民乐随之,大开农耕,田间起舞,曰‘秧歌”。《郴州总志·风俗》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版载:“元宵自十三至十五夕,装扮故事、龙灯以乐太平。农务既毕,秋乃赛神,摊钱设醮演戏,谓之‘报赛。小年大年放爆、鸣金鼓、百戏演之”。而《嘉禾县图志·卷十》清·同治三年(1864年)版载:“逢年过节,少年子弟列队为鱼龙灯、狮子、竿僮、角觗诸戏,或秧歌。秧歌亦谓之花灯,饰童男童女,相对跳唱,金喇叭与身手相凑。……其风至十五日止,谓之‘耍元宵”。

从以上史料可证,郴州一带民间的“花灯”、“秧歌”,当是花灯歌舞最早起源于田间,调节劳逸的原始歌舞。且先是童男童女二人相对跳唱,后加入一丑角,成为三人戏。及至清康熙后,在湖南各地盛行“大戏”,先是由外地(京都)流入,后是自己办班,如:桂阳有专唱昆曲的集秀班,临武有高昆弹兼唱,郴州一带有老天源、老吉祥、清华、祥泰等戏班,其剧种有湘昆、湘剧、祁剧、花鼓等。在这些“大戏”的影响下,原来比较单调的花灯戏班,把各剧种易于上口,群众爱听,爱“哼唱”的短小“调子”移植过来,混在一起,为己所用,形成了后来的多声腔、多剧种、多风味而独具特色的小调班。许多“大戏”中的小型剧目也“拿来”演,如,《下洛阳》、《磨坊产子》、《王氏改嫁》等。其演员也打破了原来二人、三人唱跳的格式,随剧目人物而定了。这样一来,其剧场效果比原始的“秧歌舞”生动、活跃得多,特别受观众青睐。这种剧式,宜章俗称为“地花鼓”、“调班子”,现在统称为“小调班”。

二、 宜章小调班的传承与发展

宜章地处湘南边陲,人口密集,物产丰富,是中原与岭南往来、商贸的要道,古称“楚粤孔道”。据《宜章县志》记载:“县处湘粤冲要,南北商货转输关键,清咸丰间,水运僦舟,陆运顾夫……”正因为水陆交通之便捷,铸就了宜章人丰物阜之盛世,也就激活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风潮。在城乡,时有各种戏班子在活跃。清以后,在宜章县的各乡镇集市圩场和一些大村庄,都设有专门戏台(楼),据不完全统计,至1952年止,全县有保持完好的固定专门戏台218座。宜章戏剧活动的繁华略见一斑。其中一些职业、半职业、业余戏班常年活动在各地。专业戏班多为演大戏,业余戏班也有唱大戏的,也有演小戏的。剧种多为祁剧、花鼓戏和小调班。唱祁剧的业余班多在宜章的南部乡镇,如麻田、碕石、浆水等,其余的大多数是小调班。

宜章小调班的鼎盛当数1949年至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作主人,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崭新阶段,人们欢欣鼓舞。宜章小调班风起云涌,乡乡社社(初级、高级社)都有剧团(小调班),这时的小调班都是一色的小调剧(节目)。1959年至1961年,时逢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全民吃公共食堂,加上工农业“大跃进”,人们白天出工,晚上还要开夜工,从物质、精神、时间诸多方面,都不利戏剧生长,各地业余剧团寥寥无几。1962年后,公共食堂解散了,社员分得了自留地,人们生活不断上升,农村业余剧团(小调班)又得以复苏。接着便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那种炽烈的政治氛围中,不论男女老少,谁都想唱、想跳、想演,谁都能唱、能跳、能演,谁都要唱、要跳、要演。唱革命歌,跳“忠字舞”,演样板戏。这一时期,几乎每个村委会(大队)和稍大一点的自然村都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业余剧团)。一个大队(村委会)三四个宣传队是常见的。但是,这一时期的业余剧团就不是纯小调班了,而是革命歌曲、三句半、对口词、锣鼓词及至后来的“样板戏”(京剧),唱小调的节目有,但份量很少。而且传统节目被视作“封、资、修”、“四旧”遭封杀。“文革”后期,业余剧团基本上转演样板戏,一些演员少,缺文、武场的宣传队就望尘莫及而歇演了。1975年,农村电影在宜章普及后,农村业余剧团几乎偃旗息鼓了。1980年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步步深入,政治、经济、文化日趋稳定、发展、繁荣,八音班、腰鼓队、管乐队和小调班,再度复兴。首先是由麻田、梅田、浆水、一六等乡部分文艺爱好者联合办起了“麻田小调班”,开始不收费,后来每场收费200元。在宜章县南部、临武、粤北、嘉禾等临近乡村演出,生意红火。随后,黄沙镇大元村、迎春镇碕石村、一六镇水北岸村等都恢复了小调班。目前止,宜章县除新成立的专业艺术团外,在乡镇有正常活动的小调班8个,演唱队(有演唱、表演、乐队能力)7个、八人班(坐唱)32个,腰鼓队18个。

这时的小调班演出的剧目多为保留的传统剧目,其中有《下洛阳》、《下北京》、《李氏砍柴》、《丑人斗》、《云南寻夫》、《杨武龙借妻》、《张春打楼》、《磨坊产子》等。这些剧目多用祁剧小调的【南路】、【北路】等演唱。《打猪草》、《三毛箭打鸟》、《刘海砍樵》、《小姑贤》、《七仙姑下凡》和新创作的《山里舅舅》、《相亲》、《老表醉酒》、《独生子女好》、《三月三》、《大爱无垠》等,多用花鼓戏、黄梅戏、采茶调、流行民歌等小调演唱。

三、 宜章小调班的活动方式及其办团模式

宜章小调班的活动方式灵活多样,程式的有春节、清明、端午、尝新节、七月半鬼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目;另时的有各地、各行业的红、白喜事、商业、广告等。诸如七月半、修族谱、建祠堂、高寿老人去逝等,一演就是几天几夜。其活动范围多在湘南、粤北周边城乡,收费方式由原来的每场两百元左右,过度到三、四百元,至今仍保持在400—1000元之间,活动最好的麻田小调班最高年演出300场以上,年收入10多万元,黄沙大元村小调班年演出200场以上,年收入8万左右。

宜章小调班的办队模式归纳起来有四种:

1、麻田小调班:班主吴其生,现年76岁,从小受祁剧和小调班的熏陶,在农村业余剧团几起几落。责任制后,自办个体诊所。1981年,联络麻田、梅田、浆水、一六等相邻乡镇的文艺骨干,组成麻田小调班。班里的小样道具及演出的交通费由演员自理。音响、灯光、服装等大件开支,起初由吴班主自费购置,且不参加分红。几年后,每次按演出收入提留15﹪公积金,用作以后的大件设备的更新。迄今,该团拥有四万多元的固定资产,现有演职员20人。演员各自在家里熟读剧本,配好小调,平常在家务农、经商各做各的事。有演出,从各地召之即来。

2、黄沙镇大元村小调班:建团于1981年,现有演职员25人,所有演职员都是本村村民,以村组干部为小调班主管,班里的服装、道具、音响、灯光、乐器等大件,由村委会开支,演出收入归村委会,演员按实际演出出勤补足,小调班兼有龙狮、铜管乐队。

3、迎春镇碕石村艺术团:碕石村艺术团包括1个小调班、1个舞蹈队、1个龙狮队、1个腰鼓队,共有演职员60多人。其中有的1身兼多队,由村支两委主办、主管,副支书任团长。其中龙狮队、腰鼓队是经营性团队,各自独立核算。艺术团统一管理各队艺术排练、队伍组织和经费收支。小调班、舞蹈队在本村的公众活动演出属公益性,对外收费,但不明要价,仅收“红包”(演出点拿多少接多少)。其设备由村委会承办,演员按出勤发补助。年演出在100场左右。

4、长策乡新屋村演唱队:该队演员来自相邻的新屋、老屋两个村委会,属演员“斗米下锅”型。队里办设备所需经费按人头平摊,所有收入按人头分配,不留积累。其演出形式集八音班坐唱与小调班演唱一起,有戏曲小调、有歌舞、民乐、管乐演奏。打破了八人班只“唱”不“演”的格局,也改革了小调班专演戏曲,且每演必搭台、挂幕的旧程式,亦奏亦唱、亦歌亦舞、亦戏亦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有戏台更好,无戏台也行,颇受群众欢迎。

这些模式都是因地、因人、因经济、因演艺制宜而诞生的,不论哪种模式,能把小调班传承下来,正常运转,逗乐群众,就是价值。

四、 宜章小调班的社会、文化、艺术特征及其价值

小调班的衍生、演变、发展、传承,经朝历代,历史悠久,如果从东汉建年(公元25年)的“秧歌”算起,有了近两千年的历史。从清始称“戏”算起,也有两百多年。是什么原因能使这样一个“下里巴人”跨越悠悠历史长河不灭不衰,承袭至今呢!我想有如下一些因素:

1、 小调班剧式独特,声腔丰富,优美动听,喜闻乐见

小调班的剧目集各地大戏小戏之大成,其内容丰富,优秀剧本层出不穷,观众喜闻乐见。特别是小调班的调式,广纳各地剧种戏曲中易唱、易学、动听、耐听的小曲、小调,包括许多经典民歌,如《孟姜女哭长城》、《四季歌》、《茉莉花》等。这就迎合了各类型观众的“口味”。尤为花鼓戏、祁剧、黄梅戏、采茶调等小调在宜章盛行。其曲调运用有三种形式:一是一台节目一个剧种,如祁剧、花鼓戏、不杂其他调;二是按剧目风格而定,不同剧目用不同的小调,一台节目有多种剧种,这个样式最常见;三是同一剧目参杂不同的南腔北调,这种现象较少。其器乐,除武场仍是鼓、钹、大小锣等外,文场除了二胡、京胡、京二胡、大筒、月琴、中、小阮、唢呐、笛子等外,有的还融入了电子琴、贝司等电声乐,其伴奏也就丰富多彩更引人入胜了。

由于小调班剧目短小精悍,团队人员一般在15—25人左右,设备、道具轻便,演出收费便宜,吃的是农家饭,睡的是百姓床,一般乡村都请得起,可谓小调班有大舞台,出小钱看大戏,是当前农村文艺大军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是宜章地域文化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民族戏剧的部分。其社会价值显而易见。

2、 小调班的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多看不厌

小调班演出的剧目有两大类,一类是优秀传统剧,如:《下洛阳》、《下北京》、《丑人记》、《小姑贤》等,使人们从“戏”中领悟到做人最根本的勤劳、奋发、坚强、向往生活、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而另一类就是现代节目,现代节目多是根据新社会、新形势的新人新事、新政策以及当前中心工作而创作的,观众从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看而不厌,其社会教育价值毋庸置疑。

3、 小调班风格多样,小戏大风,演艺优美,想看想演

小调班虽“小”,却五脏俱全,它包括了编、导、演、奏、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行当,是综合艺术。最大的特色还在于腔调的多相兼容,集各剧种千腔百调于一体,容多种声腔于一炉,与周边省市县的各式地方剧血脉相融,有错综复杂的孕生关系,也就构成了小调班艺术上的形式多样,风格多彩,唱腔多变,立足地方性,拓展广褒性,既有祁剧的深沉又有花鼓戏的风趣,既有采茶调的优雅,又有黄梅戏的洒脱,可谓集众艺之精,博群苑之萃,有“阳春白雪”的气派,更多的是“下里巴人”的亲和,文化人听之悦耳,乡村人观之乐道,真乃况味无穷,戏韵悠悠。这就是宜章小调班的精髓所在。

小调班之所以历千年不凋,之所以能成为湖南地方戏的奇葩,之所以能傲立于民族戏曲艺术之林,而灿烂,就是因为采拮了各种地方戏的流行小调,以它风格的多样化,凝成了其他单一剧种不能替代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它包容了巨大的多重性的艺术空间,博采广纳,扬众家之长,吸取了其他剧种无比丰富的“营养”,获得了百川集汇,常演常新的“源头活水”,割舍避免了其他专一剧种专腔腔调、一成不变的腔式和调式狭窄的短处,使小调之花植根乡土,愈开愈艳,其艺术价值可鉴可考。

4、 小调班易懂易学,乐看不疲,群娱众欢,洋洋大观

小调班是地方性戏曲,具有湘南浓郁的泥土气息,山野风味,农家艺韵。它那多重戏种的精奇风采诱人心肺,每出戏,每曲小调,人们耳熟能详,不仅看得懂,且随口能哼,不仅看别人演,自己也能蹈舞一番,这就是小调班植根群众,缔结民间的纽带,也正是小调班历尽沧桑,经久不灭的生命源泉。

在基层文化门类中,其他歌咏、舞厅、棋牌、书、画等,都有它的单一性,而小调班演出,演则有一种群娱众欢的团队聚合激情,看则有成百上千观众观看自己才艺展示的自欣感,而演员与观众间,有一种莫名的“互娱”心理在“互激”和支撑,小调班也就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大”文化、“龙头”文化了。

综上所述,宜章小调班从它的孕育、衍生到发展、传承,都立足于民间、民俗、民众的土壤,这就奠定了小调班顺应民心,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基础。它与其他群众文化门类紧密地融合一体,却又左右着农村群众文化兴衰和导向。因此,它是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大繁荣发展,创建地域先进文化的一支群艺奇葩。

目前,宜章县已将“宜章小调班”向上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无疑给该剧种的挖掘、传承、发展、繁荣、保护带来良好契机。“小调班”复兴的春风春雨,必将沐浴宜章及湘南大地而万紫千红、奇葩盛开。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宜章小调剧种
宜章年关暴动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神眼
神眼
四 季 相 思
湘南起义朱德“智取宜章”是否赴宴考辨
思 夫
五河小调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