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释义

2009-08-31孙慧霞

艺海 2009年7期
关键词:卦象天意圣人

孙慧霞

“意象”一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一个术语。“意象”本名曰“象”,最初的涵义是指大象,后泛指各类物象。将“象”与表意的功能互相联系起来,当始于《周易》的卦象。伏羲氏造八卦之说虽未能考证,但商代和周朝人借用卦象来占卜吉凶,则无可置疑,于是卦象也就成为表意的一种工具,这“意”自然是指天意。天意为什么要通过卦象来表述呢?《易传》中有这样的解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賾,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P639,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这就是说,天意幽深精微,难以用普通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只有凭借虚拟的“象”,采用比拟、象征的手法,才能加以领会和传达。这样“象”便具有了“形而上”的意味,而“立象尽意”也就成了“意象”说的导源。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各种文化思想开始萌芽的阶段,哲学观、美学观也开始了一体化的演进。其中“象”杂糅在哲学家们的哲思论著之中。《老子》则将“象”提升到形而上的哲学范畴。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如其所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道”自身不能等同于任何一种实物,它必然是无形无质、无可名状的。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孙以楷:《老子通论》P355,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道”虽无形无质,但它能化生出天地万物,其中定然蕴含着化育万物的功能与信息,也就是这段话里所说的“有象”、“有物”、“有情”、“有信”,不过这些功能与信息并不以实物的形态展现,而只能通过人的意念和想象来加以把握的,所以见得“惚恍”、“窈冥”,似有若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上P432)。

庄子在意象说上颇具影响的是《外物》篇中的一段论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里并没有出现“象”这一词,但事实上,庄子的所谓“意”不作意思解,而是指通过“象”体悟天地之道的过程和结果,即之后宗炳所言“澄怀味象”、“澄怀观道”。“言”乃是对“意”的描述,“意”的境界就是与道相适合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魏晋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的出现,才真正从审美意义上熔铸成了“意象”这一范畴。《神思》篇中:“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则从艺术的角度来探讨意象。在《体性》篇中说:“意象是在创作储备过程中出现的内在的、具有高度凝聚性的心理存在,艺术创作的关键就是对其的关照与直觉。”《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意象理论的肇始。

唐宋时期的“意象”观出现两个特点。其一,“象”与其他艺术范畴结合,逐步向意象靠拢。其二,“象”向“境”转移,“意象”向“意境”演化。“意境”范畴是意象说发展到唐代的特殊表现。

清代叶燮《原诗》则更深一步:“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事,又安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墨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又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入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叶燮从四个方面对意象的审美特征进行把握。首先,意象不粘连艺术形象;其次,逻辑思维不惯穿于意象中;再次,意象介于可言说与不可言说之间,带有鲜明的个体性与主体性;第四,意象是知觉、体验式的艺术至境,具有表情达意叙事的独特功能。可以这么说,叶燮在意象审美特征问题上的审识,是中国古代的最高水平的总结形态,直接启示着后人。

西方的意象说则在20世纪初才伴随着诗歌运动的产生得到了发展。

当今人们谈论的“意象”,实际上已经是把我国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文论、美学与当代文化观念相融合的意象了。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卦象天意圣人
《易经》象数模型在股市行情预测中的应用探析
如果爱有天意
天意
天意
李健 『假如爱有天意』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