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势在必行
2009-08-31章全华
章全华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日渐加速。为了适应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势在必行。文章主要探讨了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意义,分析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要求,并对如何营造工程量清单计价良好环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管理;自主报价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3-0107-02
随着我国加入WTO,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日渐加速。为了适应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势在必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属于全面成本管理的范畴,其思路是“统一计算规则,有效控制水量,彻底放开价格,正确引导企业自主报价、市场有序竞争形成价格”。为此,《建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报价方式,建立工程造价市场形成和有效监督管理机制。”这是建设工程承发包市场行为规范化、法制化的一项改革性措施,也是我国工程计价模式与国际接轨的一项具体举措,我国建设项目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报价也是大势所趋。
一、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意义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在适用范围、计价形式、计算规则、风险分担等方面都有所区别,但最本质的区别还是项目划分的不同。工程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永远是相对的,粗可到以一幢房屋,细可到一颗螺栓,孰优孰劣很难简单做出结论。但在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便因有了明确的参照而可以较好地得到解决。在项目划分上,工程量清单遵循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基本以一个综合实体而不是一道工序来考虑,一般一个项目包含多项工序。工程量清单相对较粗又全国统一的做法,具有如下优点:
1简化了计算。这种简化首先体现在工程量清单计价项目较少上,以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为例,清单项目为100项,而定额子目为1000项(以《2003版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为例),两者相差近lO倍。
其次,工程量清单计价计算规则也相对简化。除另有说明外,所有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均以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完成后的净值计算。这较以前定额中计算土方的放坡、计算电缆的预留量等规则方便简单的多。
2为打破地区差异、使工程量清单计价具有可比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定额计价模式下,许多地方都在全统定额的基础上编制了地方定额,以至形成了一个地区一套定额的现象,这与市场经济的流动性相违背,阻碍了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跨地区发展。而工程量清单计价“四统一”的要求,打破了不同地区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的差异,同时符合加入WTO后的有关要求,从而真正与国际接轨。
工程量清单的这些优点也正是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本质区别。
要着重指出的是,以上这些优点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本来应该具有的,也是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要目的。但在实际推行中这些优点不但没有发挥出来,甚至反而变为弱点:两次算量,两次组价,繁琐不堪。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到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本质区别,这种“工程量清单一定额一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法本质仍是定额计价,无非最后以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许多地方无论是在清单贯宣中还是在制订地方性的工程量清单实施细则中,都把工程量清单和传统定额牢牢捆绑在一起,甚至一一列出工程量清单和定额子目的对应包含、组合关系,把工程量清单项目看作是定额子目的小综合,并据此来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这实在是推行工程量清单中的一个怪现象,必须得到彻底根除和纠正。
3有利于贯彻“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业主与承包商在统一的工程式量清单基础上进行招标和投标,承发包工作便于操作,有利于防止建筑领域的腐败行为。
4工程量清单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不同以往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报价,工程量清单报价可以在设计阶段中期进行,缩短建设周期,为业主带来明显经济效益。同时,设计周期也可适当延长,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
5工程量清单要求承包商根据市场行情、项目状况和自身实力报价,有利于引导承包商编制企业定额,进行项目成本核算,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6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主要采用综合单价计价。工程量清单条目简单明了,有利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计量,造价工程师进行工程结算,加快结算进度。
7工程量清单报价对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承担的风险进行了明确划分。业主承担了动态的风险,承包商承担了工程价格波动的风险,对双方的利益都有一定程度的保证。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要求
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提供工程量清单时,是按照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即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方法、统一的计量单位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并予以统计、排列,从而得出清单。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人员必须是具有较强的预算业务知识,而且应当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知识和施工经验,以及材料与机械施工技术等综合性的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工程量计算时不重不漏。其中,编制依据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工程子项划分、工程计算单位等规定,并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计算。对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项目应具有调试的概括性,条目要简明,同时不能出现漏项、错项,应保证计价项目的正确性。要将不同等级要求的工程区划分开,将情况不同、可能要进行不同报价的项目分开。这就要求清单编制人员在编制时,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分析招标文件中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及不同的技术要求,熟悉所有工作的程序,并且要认真勘测现场情况,尽可能预测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对将要影响报价的项目予以划分。另外,因为工程量清单中计算出的工程量为不完整工程量,考虑建设单位的利益,应明确中标价中的综合单价为不变价,工程量清单的数量按实际施工实做实计。
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的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一次包死不作调整(除非政策性调整以外)。结算时,实际发生的按招标时所依据的施工图纸以外的工程量变更和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计算误差应预调整。在工程量调整时的结算中,工程量清单中原有的项目,应按投标报价中的综合单价确定;工程量清单中有类似的项目,应参照类似工程项目报价中的综合单价商定;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项目,按现行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结算。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缺乏自主报价的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实施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自主报价。但是,由于大多数施工企业未能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在制定综合单价时,多是按照地区定额内各相应子目的工料消耗量,乘以自己在支付人工、购买材料、使用机械和消耗能源方面的市场单价,再加上由地区定额制定
的按工程类别的综合管理费率和优惠折扣系数。相当于把一个工程按清单内的细目划分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去套用定额,其实质还是沿用了定额计价模式去处理。这个问题并不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固有缺点,而是由于应用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企业定额体系的建立是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要工作。
2缺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目前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制度主要是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主要包括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编制规则和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但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配套有详细明确的工程合同管理办法。
3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本身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与定额计价法相并列的一种计价模式,其核心是为了配合工程价格的管理制度改革。
4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应该加强的工作。(1)应当加快施工招标机构的自身建设;(2)必须加快建设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3)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
四、营造工程量清单计价良好环境
1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长期以来,以预算定额为基础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为工程计价人员所熟悉、掌握与运用,可谓是根深蒂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后,社会上流传着“定额无用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定额计价作为一种计价模式,今后将继续存在于工程发承包计价活动中,即使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在工程发承包计价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仍是一种补充方式。定额的作用,还体现于建设部令第107号《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和国家标准《计价规范》中,招标工程如设标底的,它是编制标底的依据,也可作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参考。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设计单位编制施工图预算,业主预测工程投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编制概算定额、估算指标。法院和仲裁机构处理工程造价纠纷等均离不开定额。所以说,定额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平均消耗量指标,它将在经济工作中将长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新旧计价方法交替之际,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2深化设计,保证设计质量。工程量清单是指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按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将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及工程质量等要素转换成分项描述及提供相应数量的文件。工程量清单编制的精确程度主要取决于设计深度。
当前,施工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缺以及前后矛盾等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程度,造成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项目内容无法表达清楚,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中的索赔。再者,施工过程中变更较多,特别是一些装饰工程,设计深度不够,细部不细;有的只有示意图,尚无详细结构图纸,既不便计价,也无法施工。也有一些建设单位,无视设计文件的严肃性,随意修改设计图纸,难以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造价计算方法,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由市场形成介格的新的计价模式,对推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在造价管理改革中计价模式的改革首当其冲,势必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