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力两大社会功能理论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09-08-31李济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4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社会主义生产力

摘要:生产力的社会进步推动根本功能,已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正本清源理论与实践所证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其根本任务只能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发展,才能使中国不断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关键词:生产力;社会功能;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1-0069-04

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力。这种关系能力包括人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把握能力和利用能力。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生产力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功能;一是社会形态检验的根本标准功能。对于生产力的社会进步根本动力功能,通过近30年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已

形成全社会共识。但是,对于生产力的社会形态检验的根本标准功能,尚是一个空白。加大这方面研究和宣传力度,很有必要。

一、生产力的两大社会功能认识

推动人类社会的根本动力功能和人类社会形态衡量的根本标准功能是生产力的两大社会功能。深刻认识并运用这两大功能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于“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和引导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1.人是“最强大的生产力”

马克思对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贯穿其经济思想的全过程。生产力问题研究也始终贯穿于马克思对自然、社会发展研究的整个基本过程。

1845~1846年间,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探讨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作用,论述了人类社会历史上存在的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从“分工,分工的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基本观点出发,并主要依据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社会分工以及相应的所有制形式,把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发展,分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以及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三种类型。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社会基本矛盾时,特别强调了社会中人的“本身力量”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他们提出:“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这一时期,马克思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进一步写道:“由此就必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发展,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最强大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结论,首先就是以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发展为根据、为前提的,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马克思恩格斯相信,新的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他们指出: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

高度重视和评价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实际应用的社会革命意义,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也是贯穿他全部经济学研究过程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还高度评价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三大发明对封建制度的瓦解所起的革命作用。他指出:“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3.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马克思对生产力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认识和研究,在总体上是循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与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完善为主线的思路;二是以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剖析为主线的思路。在前一思路中,马克思注重于科学技术发展内部的革命性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在后一思路中,马克思则注重于生产力发展和科技革命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演进中的意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巨大杠杆,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现代制度下,生产力不仅在于它也许使人的劳动更有效或者使自然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更富于成效,而且它同样还在于使劳动更加便宜或者使劳动对工人来说生产效率更低了。”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富有成效地利用自然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对人本身的生产力的更大规模的掠夺。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对人本身生产力掠夺的加剧,必然在生产力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孕育着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力量。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将砸碎束缚自身的“锁链”、“桎梏”,使生产力发展引致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变成“人类发现的承担者”。这是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的主要方法和基本观点。

其次,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科学因素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科学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直接后果是机器的产生和应用,而“机器劳动这一革命因素是直接由于需求超过了用以前的生产手段来满足这种需求的可能性而引起的”。一旦传统的生产手段无法满足资本获取利润的需要,资本就迫切地追求一种新的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的出现,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科学介入生产的过程,使得科学成为社会生产力向其高度发展的革命性因素。马克思指出:“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同价值转化为资本时的情形一样,在资本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看到: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另一方面,资本又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

这就是说,科学因素介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是资本本质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就是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更有效率地吸收活劳动的必然要求。因此,马克思认为:“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社会智慧的一般生产力的积累,就同劳动相对立而被吸收在资本当中,从而表现为资本的属性。”

科学与资本的结合,必将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近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证明了马克思这一分析的正确性。

再次,科学在社会经济关系变化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科学因素介入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过程,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这是因为,科学因素的介入,使得原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早先的“人—生产”的直接的作用过程,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转化为“人—技术—生产”的过程,在机器大工业时期,特别是机器体系形成后,则进一步发展成为“人—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科学具有了进一步的规定性。在本质上,对于科学本身来讲:“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

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生产力的发展从来就是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与发展和经济关系演进之间从来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二)生产力标准是人类社会形态衡量的根本标准

作为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科学把握与理解,在生产力理论已深入人心并被广泛运用的今天,已经不存在“原则性”大问题了。但是,对生产力的另一社会功能即生产力的人类社会形态衡量的根本标准功能认识与把握,就一直还是个大问题、大难题,或者说是一个大“原则性”问题。

唯物史观所揭示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有五制度形态和三文明形态。五制度形态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三文明形态为:自然经济文明即农耕文明、商品经济文明即市场经济文明、产品经济文明即计划经济文明。不管是五制度形态还是三文明形态,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而衡量五制度形态或三文明形态的标准是什么?尤其是衡量的根本标准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根本标准是生产力。

生产力的社会形态衡量的根本标准是因为生产力的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标准决定的。人类社会制度形态(或文明形态)的形式序列,后一个社会形态相对于前一个社会形态更为进步,更为文明,其原因众多,但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即人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关系能力——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把握能力、利用能力——的提升或提高。这个关系能力的提升或提高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联系还没有彻底协调,而且还在协调的过程中又不断地产生出新的需要协调的关系即矛盾,人类能不断地寻求解决矛盾的思想、观念、方法与行动,从而促使人和人类不断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人和人类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和人类不断解放的过程,是人的质在量的不断积累中逐渐积累到最终完全实现的过程。因此,作为人的质的不断积累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力,必须是也只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人与实践同在”,“人与劳动同在”,“人与生产力同在”等命题都是这个意思。

因此,人类社会的后一个社会形态(或文明形态)相对于前一社会形态(或文明形态)的根本衡量标准就只能是生产力。笔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学习和研究,认识到马克思社会形态衡量标准是一个体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衡量一个社会处于什么社会制度形态或文明形态,其标准是一个体系,即以生产力标准为根本标准融合所有制标准,劳动形态标准、社会财富质量数量标准、社会分配标准、社会互动关系标准等组合而成的标准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形态序列,并因此而科学地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人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其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的标准是其基础、基石。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特别是生产力理论对空想社会主义的“非生产力”、“无生产力”的缺陷进行了改造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还不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是生产力,离开生产力,就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发展乃至谈不上人类的存在。而人类社会的最美好境界的社会主义,其前提条件就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没有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就没有社会主义;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必须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与压迫的社会,但这个社会必须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果。对此,马克思特别强调地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也正因为如此,当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以空想社会主义来反对科学社会主义时,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尖锐地批判,特别指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卑劣”与“反动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生产力两大社会功能的同时,也注意到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充分肯定,并且明确提出了当新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建立后,能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判断该种生产关系、社会制度优劣的最终标准的理论。

毛泽东于1956年宣布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其根本标准不是生产力标准,而是生产关系标准。这也正如斯大林于1937年宣布苏联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是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其判断的根本标准也是生产关系标准,而不是生产力标准一样。邓小平认定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判断的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之一。

二、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为其基础的理论。

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是以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为首要前提,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其内在趋向的。从理论上认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其基础;从实践中认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落脚点。

(一)对生产力社会形态衡量根本标准功能的运用与发展

运用和发展生产力社会形态衡量根本标准功能,确认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

1.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到底处于什么社会形态,这是中国建设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也一直是困惑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最大问题之一。

持“右”的观点的人借口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发生的多次失误,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即跨越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本质及特征设想来否认我们现实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持“左”的观点的人们则认为中国可以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中国社会就可以成为成熟的、发达的社会主义,而且,这部分人还以毛泽东的“捍卫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反对修正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的基石。

在关键时刻,邓小平站出来于1978年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鲜明指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其后,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讲:“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8月,在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谈到:“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制订制度。”

2.邓小平对生产力社会形态衡量根本标准功能的运用和重大发展

邓小平认定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石是什么呢?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以,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邓小平很明确地认定:中国搞了社会主义,但是“事实上不够格。”为什么“不够格”?生产力不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甚至:还没有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怎样搞社会主义”。邓小平衡量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合格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运用与重大发展。其科学运用指运用生产力社会形态根本标准来衡量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明确指出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不够格”,这不仅需要理论勇气,尤其需要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和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其重大发展指我们搞的社会主义虽然不够格,那我们就全力以赴地把社会主义搞够格。如何才能搞够格?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什么样社会形态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社会形态基础上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依据,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理论贡献。

(二)对生产力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功能的运用与发展

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鲜明地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必须搞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还不够格,还必须通过大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完全够格,并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需要不断解放与发展的这个基石,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论。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的结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主要矛盾如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都确认这个论断。

以经济为中心,是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和作为根本任务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党从路线上对其作出的政治规定。它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首要内容,和两个基本点有机联系,共同指导和规范着全党的行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对历史经济教训的深刻总结,是使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得到落实的根本保证,也是适应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形势的需要。

2.衡量我们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顺利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之后,邓小平又抓住时机,提出衡量各方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各方面的工作,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理论贯彻到底的逻辑结论,也是使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能够得到最终落实的重要条件。学习、领会、掌握邓小平理论,坚持生产力标准时还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理直气壮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使其在全党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扎下根来。我们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其服从、服务的程度、效果怎么样,是非得失如何,当然不能从它们自身加以说明,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标准加以检验,其首要标准是生产力标准。二是要把其他方面的具体标准同“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防止两者的割裂。因为生产力标准是个根本标准、最高标准。对于经济工作,生产力标准既是根本标准,也是直接标准。其他方面的工作,除了生产力标准外,还有反映自身特点的标准。把根本标准同具体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界定的创新认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理论概括,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表现出极大的理论勇气。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或本质特征作了理论概括。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鲜明表现出时代特征,闪烁着实事求是的光辉。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立体的经济学认识

列宁指出,事物的本质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这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由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质的本质立体。即社会主义本质由“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一级本质即基础本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二级本质即“中坚本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三级本质即“终极本质”这样三级本质构成的本质立体。而三级本质之间又存在必然的内在逻辑关系:基础本质和中坚本质互为条件,即离开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就不可能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而消灭剥削与消除两极分化又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人的条件”;而基础本质和中坚本质又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须的“物的准备”和“人的准备”;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终极本质”则是“基础本质”与“中坚本质”的自然历史过程作用的必然结果。

邓小平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层面给予认定,这是将唯物史观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质科学融合认识的结果,是将唯物辩证法与“具体”事物结合并进行理性抽象的逻辑结晶。既然当代社会主义都是历史规律特殊反映的逻辑结果,那么,当代的社会主义的第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生产力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存在,当然更谈不上发展。因此,将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加以界定,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有人提出,资本主义也在不断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相对而言,社会主义在现时的生产力解放与发展还没有达到资本主义的程度,如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予以界定,那就模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的质的规定性。笔者认为,就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现象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似乎相同,但就“质”而言,二者的区别是显然的:社会主义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能动的、主动的,是社会发展规律的需要反映,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也是为人的解放和发展需要服务的;而资本主义的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被动的、被迫的,是“人的异化”的反映,因为其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是满足极少数人的需要,且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2.邓小平依据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全面构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一切从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是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每个共产党人乃至具初中文化的中国老百姓所熟知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然而,如何运用这一原理来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从社会形态看,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而从生产力水平看,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则又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要不要坚持“生产力决定论”?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试图用先进的生产关系来说明,毛泽东为此曾付出了晚年的全部心血,但在实践中却未能成功。邓小平对此回答是:只有坚定不移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才能在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而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雄辩地证明邓小平的正确。

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出发点辩证地处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方法,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地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邓小平以“生产力决定论”为其基础,将各种矛盾的“质点”界定于此,就使一些看起来十分复杂,甚至无解的矛盾和难题得以顺利化解,从而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力创造条件,反过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和结果又为解放各种矛盾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和强大中国”(中共十七大报告语)论断的科学性、真理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文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5]邓小平文选(第2卷).

[6]邓小平文选(第3卷).

[7]李济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立体认识[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5).

作者简介:李济琛(1951- ),男,四川大学非公有制经济研究所所长,中组部民企党建专委会特邀研究员。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社会主义生产力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