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强化过程监督,提高效能监察综合效益的思考

2009-08-31刘亚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4期
关键词:效能监察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企业效能监察的优势作用以及始终效能监察的思路、具体措施,细致论述了通过强化过程监督,提高企业效能监察综合效益的方法。

关键词:过程监督;效能监察;监察责任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1-0054-02

实现效能监察整体效益的途径,包括事后监察和事中监察。企业效能监察只有以事中监察为主、事后监察为辅,既强化事中监督、又做好事后监察,对企业管理行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把监督与教育、惩处与预

防、挽回损失与避免损失,即治标与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监察效益的最大化。

一、事中效能监察的优势与作用

所谓事中监察,是相对事后监察而言的。这里的“事中”,是指事物发展的“过程当中”,而不是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因此,事中监察的确切含义应为“对管理行为实施全过程的监察”,既包括起始阶段的监察,也包括中间阶段和结尾阶段的监察。其主要优势为:

一是有利于配合企业中心工作。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效能监察,是企业效能监察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企业效能监察首先要承担和完成的任务。因此,效能监察不仅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选题立项,而且更需要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开展同步进行,以较高的监察时效确保中心工作规范、高效地开展。

二是有利于防止违纪、违法行为。历年来效能监察发现的众多问题和对违纪、违法干部的惩处,说明了效能监察在惩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效能监察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对问题的查处和对责任人员的惩治,更重要的是通过监察防止违纪和教育、保护干部。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事中监察,使监督“关口”前移,使管理者面对纪律和监督“不敢违”、“不能违”,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和杜绝违纪,教育和保护干部。

三是有利于避免经济损失。事后监察虽然能为企业挽回部分经济损失,却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经济损失,而且所挽回的这部分损失又是以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代价的。如果能够对管理活动进行认真的事中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堵塞管理漏洞的话,问题和损失就不会如此巨大了。

四是有利于提高监察效率和整改问题。事中监察因其能够对管理行为实施即时性的监督,因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而保证较高的监察效率。如医生治病一样,效能监察“诊断”企业管理问题的目的,在于整改问题、规范管理、避免经济损失。如果效能监察滞后开展,必然因贻误了对企业管理问题“诊断”的最佳时机,而加大“治疗”的难度。

二、强化事中效能监察的思路

强化事中监察,不仅要将其放在提高效能监察整体效益的高度,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要从事中监察的介入方式、关键环节以及监察责任的落实等方面认真加以研究,以采取相应的实施方法。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改变实施方式。首先,要组织力量对事中监察的特点、规律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事中监察的实施细则;要组织监察人员和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认真地学习讨论,使人们对开展事中监察的目的、意义及重要作用形成共识,改变那种重事后监察、轻事中监察,重惩治腐败、轻预防违纪,重挽回损失、轻避免损失的认识和倾向,切实将效能监察的实施方式从以往事后监察为主调整为以事中监察为主的实施方式。

二是坚持全程介入,把握关键环节。事中监察的显著特点是“全过程介入,全方位监察”。一方面,既要坚持全过程介入,又要防止越俎代庖。事中监察必须妥善处理监察工作与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的关系,“全过程介入”不等于监察部门将管理部门的职能揽为己有,而是要在让管理者大胆履行职责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管理行为实施再监督。另一方面,既要保证全方位监察,又要突出关键环节的解剖。“全方位监察”不是要监察部门不分主次、轻重,对所有管理行为事事责问,而是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重点环节的监察。

三是明确监察责任,严格检查考核。明确监察责任和严格检查考核十分重要。一方面是明确责任问题。要建立监察人员责任体系,即分公司项目责任领导对油田公司效能监察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监察人员对分公司项目责任领导负责。另一方面是检查考核问题。每个项目结束后,分公司效能监察办公室必须组织严格的考核验收,要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做到监察责任落实、验收标准明确、考核认真细致、奖惩兑现严格。

四是多方协作配合,发挥整体优势。事中监察涉及领域广、牵涉部门多、专业要求高。要确保监察工作的整体效益,不仅要调整监察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增加财务、预算、审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而且必须调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多方配合,实现优势互补。

三、加强事中效能监察的具体措施

实践证明,分公司效能监察工作在找准切入点上动脑筋,在提高实效性上下工夫,强化事中效能监察的具体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监督计划立项,把住投资决策关。规范重大决策对于分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按照公司关于投资、基建管理政策的有关规定,纪检监察部门主动参与重大投资项目的立项决策,监督建设单位实行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立项的程序,防止个别违背决策程序、擅自决策立项的行为发生。同时,督促有关部门严格审核重大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计划立项的报批手续,杜绝计划外项目。

二是监督招标投标,把住队伍录用关。对基建工程、重要物资设备采购实行招投标管理,公开、公正、公平地录用队伍和采购物资设备,防止暗箱操作,保证投资效益。

三是监督施工管理,把住安全质量关。对定期跟踪的项目,从工程项目开工到各单项工程的分步验收,直至工程的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到现场,做到监督到位,并做好现场跟踪记录;对不定期抽查的工程项目,对关键部位、经济投入比较大的部位,按施工组织设计最高投入点,随时到现场,对材料、施工质量进行突击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监督竣工验收,把住资金结算关。在工程项目检查上,我们把现场勘察、实测实量、隐蔽部位作为重点,取全取准数据资料,与施工方、建设方三方确认,保证核查结果真实无误。

总之,效能监察作为覆盖企业众多管理领域的高层次管理,作为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再监督,只限于事后监察是不够的,必须建立起“事中监察为主,事后监察为辅”的监察体系,使效能监察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既当好“前锋”,又做好“后卫”;既堵塞漏洞,又疏导源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监察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发挥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刘亚军(1962- ),男,黑龙江肇东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储运销售分公司纪委书记(副处级)。

猜你喜欢

效能监察
基于J2EE的“挂号”式行政审批效能监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浅谈效能监察中跟踪审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