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辑的编版理念
2009-08-31谢婧
谢 婧
版面既是报纸内在品质和广告的载体,又是吸引读者的外在形象。因此,各家媒体越来越重视版面经营,有的还设立了视觉中心,有专门的美术编辑进行包装。
从表面上看,版面包装是美术编辑的事,但我认为,其实这更是编辑的事。在媒介产品的生产系统中,编辑部门处于核心位置。编辑担负着设计新闻产品的信息规模、结构和外在形象的任务,既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新闻产品的形象设计师。本文仅从报纸编辑的角度,探讨一下作为编辑应该如何“编版”。
内容:要有“读者为本”的理念
读者读报,首先感知的是报纸的版面。内容如何、版式怎样,成为读者阅读报纸的前提。在这盟,报纸的内在品质无疑是版面盼核心要素。所以,“内容为王”成为编辑编版考虑的第一要件。
内容是为读者服务的。新闻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读者为本。因此,无论是在编辑稿件,或者在策划版面、设计版面时,编辑要时时将“读者为本”这个理念放在首位,实现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出读者为本的理念:1、满足感。主要是指读者阅读的满足感,就是读者需要什么,想了解什么,编辑就要尽力满足什么。现在的读者不光是对社会新闻感兴趣,还喜欢阅读主流新闻、气象新闻和出行新闻等。编辑就应该充分遵从事件最大化原则和贴近原则,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2、依赖感。让读者对你的报纸产生一种依赖感,老想着你。所以,很多报纸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连续报道和打造品牌栏目,就是制造依赖感的模式。3、轻松感。让读者阅讀起来轻松。4、认同感。读者对报纸个性的认知,对报纸的认同,培养一批铁杆读者。
具体的操作有这样几条:一、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重大新闻做大做强的原则和重视本土新闻原则,让读者一次看个够。稿件配置时,要充分挖掘新闻信息资源,对新闻进行有效整合,全面反映报道事实,深化主题。版面设置时,要有一道“主菜”,同时还要有“配菜”,包括背景链接、数字、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和相关的图片、图示等。二、从打造好栏目人手。这样能够带动整个版面的质量提高。三、处理好新闻稿件与广告的关系。
版式:追求三个境界
每家媒体都有编辑流程,更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的版面标准,从而形成不同风格的版式。虽然各家媒体的版面标准不一。但形成的版式还是有内在的规律,我把它分成三个境界,也是三个不同的标准:初级标准、中级标准、高级标准。
初级标准主要体现在:一是报道中心突出;二是版面的总体布局匀称;三是文图并茂;四是方便读者阅读。这是版面应该遵从的起码标准。
中级标准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刻意求新、活而不乱。《巴渝都市报》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特刊”的版面就很有新意。导读版选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投降书的图片为背景,颜色为淡赭色,有历史的陈旧感,照片打破常规,铺满整版;背景上放一幅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浮雕作为主图;在主图的下方是“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几个暗红色大字和导读。整个版面寓意深刻,主次突出,色彩运用得当,新颖别致,受到读者好评。二是各得其所、优化组合。三是点眼突出、导读性强。四是标题出彩、感染力强。
高级标准就三个字“神、魂、韵”兼备。“神”是指整个版上的亮点,可以是内容,可以是标题,也可以是图片。“魂”是编辑的思想。有些版面看起来就像散了架一样,这是编辑的思想没有融人版面中,只是凑版面而已。“韵”就是整个版面的韵律。音乐、唱歌都需要节奏,其实版面也有节奏,即哪些版面要突出,要强化。强化的手段,比如标题加厚、字体加大、照片放大,比如加框处理和配言论、链接等等。版面的最高境界应达到“神、魂、韵”的结合。
标题和图片:让版面“亮”起来
做一个版无非三大件:一个是版式,一个是标题,一个是图片。这里着重谈一下标题和图片的制作和运用。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怎么制作?在厚报时代,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标题要吸引读者,要为读者节约时间传播有用信息,无疑是编辑应该着重考虑的。标题,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的标题,应尽量简约明晰,直接告诉读者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和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编辑还应该根据当天版面编排的需要、报道的意图、稿件的重要性、篇幅长短和体裁,决定标题结构。当然,为了保证报纸形象的相对稳定性,标题的制作要有一贯的风格。
照片的运用和处理。现在的报纸,将新闻图片和图示的运用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有时甚至盖过文字。编辑每天接触的图片不少,怎样选择最适合的图片?我想主要抓住“三强”:可读性强、现场感强、震撼力强。这里有个二次加工的问题。编辑要对照片进行必要的剪裁,制作醒目的标题,从而突出报道主题,使照片更有视觉冲击力。使之在版面上“亮”起来。
美编:主动将位置前移
版面设计本来是编辑的一项基本业务。但现在不少报纸的版面设计由专职美术编辑负责,编辑只负责稿件处理和配置。这种分工有利有弊。优点是版面设计由美编来做。能够提高版面的艺术性,但缺点是各司其职,版面形式和内容难以很好地结合。如何做到二者的较好配合呢?
我认为,首先必须明确二者的关系。编辑是编版的灵魂,应该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不光对稿件进行处理,而且对版式也要有自己的设想,而美编就是帮编辑实现想法的人。
其次,美编也不能简单地放大编辑意图,而应该主动将位置前移。在编辑流程中,美编每天应与文字编辑和相关记者一同在采前会上研究报道方案,进行版面设计的构想,根据版面的需要,指挥记者采访写稿和拍摄图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新闻图示,使整个编辑流程能够围绕版面表现的最终效果进行有效的运行。
求变:打破常规出新意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的版面主打稿件的处理越来越醒目、图文并重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厚题薄文的形式越来越时尚、标题制作越来越简洁、导读功能越来越翻新、板块结合的结构越来越看好、专题聚焦的表达越来越常见、色彩符号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如何在这些流行的趋势中技高一筹?有的报纸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在制作一些特别报道时,编辑部门对版面进行整体包装,要求编辑制作相同字数的标题,美编设计统一的题花和版式,让版面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比如,移植其他领域的一些操作模式。在报纸多达上百个版面时。读者如何从众多的版面中寻觅他所需要的新闻信息。《重庆时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运用图书馆惯常采用的索引功能,在固定版面的相对固定的位置。设置“全报索引”。比较详细地列出当天报纸各版的主要新闻标题(包括广告在内),这样做显然比仅在头版设置导读更方便读者,是一个突破。比如,单行标题越来越多,标题字数越来越少,有的还采用“锤题”,在视觉效果上如锤子敲下来一样简洁有力,夺人眼球。还有的在版式的设计上直接引入艺术理念,让版面韵味十足。如同一件艺术品,具有珍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