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辈出展风姿
2009-08-31吴咏林
吴咏林
《湖北日报》创刊60年问,随着湖北日报社媒体的不断发展,报社记者、编辑一批一批,一代一代,记录荆楚大地的跌宕起伏、历史演变;湖北日报人艰苦创业,一步一步推进报社(集团)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展现出勃勃上进的风姿!
记者艰苦深入
1951年2月,湖北日报社开始在大冶、荆州、襄阳成立记者站。到1955年10月。全省6个专区和黄石市7个记者站全部建立。首批派出常驻记者20余名。
1954年,时任副总编辑祝季伟在一次记者会上作《关于地方记者工作的方针与任务》的讲话,提出“重点深入,是全部记者活动的基础”。同年,《地方记者站工作暂行条例》诞生。1955年,省委组织部给各记者站党员记者发了一个特殊的证件——《党员记者介绍信》,规定党员记者持此证可以列席或参加当地党委会议。
在湖北日报社60年陈列室内,展出了大量各个不同时期报社记者使用过的采访笔记本。有人说,看到那一摞又一摞、每一本都写得密密麻麻的采访笔记本,你会真正理解“记者”二字的原本含义,懂得要当好一名党报记者所应付出的辛勤劳动。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报社崇尚“铁脚板精神”和“贴巾精神”。山区记者下乡要翻山爬坡。翻一座山,就是一身汗,山风吹过,很容易感冒。记者往往在爬坡之前在背上贴条毛巾,爬到坡顶将毛巾抽出来。有时可以拧出水来,内衣却还是干的,人不易感冒。党委领导同志听到这种情况,十分感动,称这种深入山区采访的精神为“贴巾精神”。
一茬又一茬,一轮又一轮,60年间,湖北日报社先后有200余名干部下记者站当记者。
横贯湖北的滔滔长江,为两岸人民带来舟楫、灌溉之利,亦不时洪峰汹涌,洪魔肆虐。宽阔的大江,也阻断了南北交通。征服长江!驯服长江!湖北日报社记者深入一线。不畏艰险,用他们手中的笔和照相机,记录了一段段英雄壮举……湖北日报社记者见证了长江,长江也见证了湖北日报社记者的英姿——
1952年。为报道荆江分洪工程建设,报社先后调动数十名记者赴前线采访,近四个月时间,发表了近百条消息、39篇通讯和大量的图片。摄影记者张其军跳进齐大腿深的淤泥,拍攝到一幅后来在全国获大奖的作品——《鼓动》。
1954年,湖北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湖北日报社先后有数十名记者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顶风冒雨,涉水蹬泥,忍饥挨饿,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写出了《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保卫者——记战斗在荆江大堤上的人们》等许多有分量的报道。三个月下来,编辑部给一线记者发的雨衣、胶鞋,许多人都穿破了。
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毛泽东挥笔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诗句变为现实。大桥于1954年开始兴建,湖北日报社先后派出十余名记者跟踪采访,四年间发稿近300篇,留下《驱车过长江》、《创造奇迹的年代》、《欢呼天堑变通途》、《人民的喜悦和骄傲》等一批文笔细腻、笔尖传情的主打稿件。自武汉长江大桥之后,到2009年,长江湖北段先后建起15座跨江大桥,均留下集团各媒体记者深入采访的足迹……
从1953年毛泽东乘船视察长江、研究三峡工程至2003年,《湖北日报》及报社(集团)所属子报、子刊、网站的记者,一拨一拨,一代一代,顶峡江风雨,伴三峡涛声,采写或拍摄了近万件有关兰峡工程的新闻作品。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楚天都市报》记者巧取角度,拍摄的《截断长江》的照片,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下闸蓄水,《湖北日报》8位记者分布在峡江150多公里的不同地段蹲守,目睹“千古峡江顿失滔滔”,共同采写的消息《三峡大坝昨下闸蓄水》,再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998年夏秋之际,湖北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湖北日报社先后有120多名记者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生动抒写了百万军民奋力抵御世纪洪水的英雄壮举,热情讴歌中华民族震烁古今的抗洪精神。100多天,4000多篇(幅)报道,为人们构筑起一道击退百年洪水的精神堤坝。一线记者采写的《生命大营救——嘉鱼县簿洲湾灾区紧急营救纪实》、《抗洪先锋李向群》等作品以及摄影记者拍摄的《总理拥抱将军》、《灾后重逢》等照片,均是这次报道的精品……
1957年以后,中华大地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湖北日报社大批记者走农村,跑工地,访基层。满怀激情书写荆楚大地生产、建设成就,对于鼓舞、激励群众,顶住西方压力,凝聚民族精神,发挥了报纸特有的作用。这一时期,《湖北日报》先后作出有关“武”字头大型国营企业、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江汉平原农业生产以及“一、二、三”工程建设等重点报道,影响深远。
从1956年开始,武钢、武重、武锅、武船、武汉肉联等“武”字头大型国营企业的建设如火如荼,十几位记者密切关注这些企业的建设步伐,先后发稿近千篇(幅)。《武钢一号高炉铁花开》、《炉前激战》、《重型机床厂投入战斗》等新闻报道,均是当年振奋人心的作品。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建国后湖北境内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3年间。十几位记者深入工地采访,报纸陆续刊发有关丹江口工程的各类稿件110多件。
1961年3月。时任总编辑海波率记者周维敷随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到江汉平原调查研究之后。历时半月,行程千里,途经数县,采写出10篇文风清新的评论性通讯《江汉纪行》,近3万字,生动反映江汉平原在贯彻落实农村政策后的农业生产新貌。《江汉纪行》是《湖北日报》最早的一次系列报道的成功探索。
1979年至1984年,十几位记者以大量篇幅报道湖北“一、二、三”工程建设。这就是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第二汽车制造厂和“三·三O”工程(即葛州坝工程)。仅“二汽”的报道发稿近300篇(幅)。
改革开放初期,《湖北日报》大批记者于1980年前后广泛深入农村,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采写出大量反映农村探索改革新路的新闻稿件。《“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个抵门杠”》、《要真社会主义不要假社会主义》、《“唯实”记》、《从历史的惩罚中吸取教训》等许多稿件,对解放思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记者关注、捕捉和报道湖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新的信息。记录楚地焕发出新的文明光彩。对此,《湖北日报》先后推出《龙头舞起来》、《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聚焦武汉城市圈》、《天路传奇》等大型系列报道。2005年,《天路传奇》采访小分队进工区、钻隧道、下深涧、攀高崖,历时近20天,行
程3200多公里,全程踏访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的20多个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和沿线部分县市、企业、乡镇村组,发稿90余篇(幅)。
1950年2月1日,在《湖北农民》报100期纪念专刊上,时任副社长雷行一篇《几点希望》的文章就提出:“希望多提倡那些对人民有利的新生的事物,表扬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用这些典型的事例与人物带领群众向新社会新道德前进。”这可以说是湖北日报人最初对先进典型宣传的认识。60年间,《湖北日报》记者不断发挥党报优良传统,讴歌先进典型,弘扬人间正气,精心抒写闪光心灵。20世纪50年代的饶兴礼、马学礼、方和明,60年代的夏菊花,80年代的朱伯儒,90年代的潘星兰、杨大兰、吴天祥。进入新世纪后的陈刚毅、吴敬琏……这些名字,如璀璨群星,光华长在!记者在采写这些先进模范人物典型时。十分注重挖掘、发现人物的闪光心灵和闪光语言。工人革新能手马学礼的闪光思想“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雷锋式人物朱伯儒的“炭火精神”,信访干部吴天祥的“要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里!”都曾在广大读者的心灵深深打上烙印,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湖北日报社各媒体记者的脚步。还遍及大江南北、神州各地。
——1995年,记者江作苏、熊振宇从“东风”车的故乡出发,循着“东风”商品汽车的流向,途经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11个省市,行程23000公里。进行追踪采访。开辟“我随东风行万里”专栏,发稿23篇。
——1995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前夕,摄影记者杨发维、郑元昌赴西藏采访,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随拍随写随发,及时向读者报告西藏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民族之间的融融亲情,介绍我省援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展现我省援藏干部的勃勃英姿。
——2004年和2005年,《楚天都市报》的三位女记者结伴,分别赴新疆、西藏,穿越茫茫戈壁,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辗转数千公里。寻访天山脚下和雪域高原湖北人,采写和拍摄了40多件作品,讴歌湖北人的支边业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楚天都市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当晚抵达都江堰,是全国首家抵四川灾区的外省媒体记者。随后15天,15位记者在灾区一线,冒着余震危险,采写了近400条新闻稿,拍摄了300余幅照片,准确、生动地报道灾区军民克难挺进的壮举。
——2008年9月,“神七”飞天,《楚天都市报》记者分别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见证了“神七”成功腾飞和完美返回这两个历史时刻。在追访“神七”20多个日日夜夜中。前方6名记者克服重重困难,共采写了60余条新闻稿件,拍摄了30余幅照片,记录了“神七”问天全程。
60年间,湖北日报社先后有300多位(次)记者及相关人员走出国门,开阔视野。1998年,《湖北日报》记者赵洪松随中国南极考察队成功地在南极库维勒岛登陆,将湖北日报的旗帜带上了南极。
《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报社各媒体实实在在地坚持60年如一日。记者走基层。
2007年,《湖北日报》开设“记者走基层”专栏,两年时间,一拨一拨记者浓墨大写普通人,共刊发现场新闻300多篇。这一举动与20世纪50年代“记者背着背包下基层”、70年代80年代记者发扬的“铁脚板精神”、“贴巾精神”和2002年前后的“体验种田”、“走农家”一脉相承。
中宣部新闻阅评组对《湖北日报》“记者走基层”的这一做法专发阅评件,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也分别作了报道,认为记者走基层是党报记者优良传统的回归。“记者走基层”专栏荣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
编辑伏案耕耘
60年间,湖北日报社各媒体编辑,成年伏案劳作,为人作嫁,辛勤耕耘,慧眼识珠,从无数来稿中沙里淘金,经加工、提炼、改写,变成一条条影响广泛的新闻精品,化为一版版、一本本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各类专副刊和各类期刊,而他们自己却退居幕后,往往不为人所知。1980年以来,各媒体编辑从大量通讯员来稿中精心选择、编辑的《随县县委书记走访鼓励包产户》、《会计嫌我的油壶小》、《杨凤玲和她的军属互助会》等两百余条新闻获“中国新闻奖”和“湖北新闻奖”。60年间,各媒体编辑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根据读者需求,因时因势推出过四五百种专刊、专栏。仅《湖北日报》就先后开办过“啄木鸟”、“职工广场”、“思想通讯”、“群芳谱”、“世界博览”、“人与自然”、“快報”、“灯下漫谈”等近百个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专刊、专栏。文艺编辑精心经营的《东湖》副刊近五十年长盛不衰。编辑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群体。这就是夜班编辑。他们默默无闻。他们是夜的精灵。夜班编辑通过组稿、精编稿、制作标题、拼版,用版面语言提升稿件宣传效果。他们把青春和生命都溶入了迎接黎明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媒体版面编辑年年都有图文并茂的优秀版面获“湖北新闻奖”。1992年,报社党委表彰了34位上满10000个夜班的工作人员。
60年间,湖北日报社高举言论旗帜,报纸编辑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刻领会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精心组织和撰写了万余篇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言论。其中,上世纪50年代3000余篇,60年代至90年代6300余篇,进入新世纪以后1100余篇。1980年以来,报社各媒体先后有《切不可大意失荆州》、《抗洪精神震古烁今》、《反对空谈》、《要敢于负责》等50余篇言论获“中国新闻奖”或“湖北新闻奖”。
1999年以后,《湖北日报》相关编辑承办的“文化聚焦”、“三楚放谈”、“大家谈”等三个群众性言论专栏,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改革开放以后,湖北日报社各媒体还积极探索编辑工作创新。《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为加强编辑与读者交流互动,先后开通了24小时“新闻热线”。随着技术进步,集团各媒体在网上设置“通讯员稿箱”。荆楚网开通各媒体互联网“在线投稿系统”。广大通讯员通过互联网源源不断向集团各媒体传送稿件,编辑在网上处理、编发新闻稿,便捷、迅速。
2006年,《湖北日报》一组系列报道《荣辱观的生活解读》进一步创新了新闻报道方式。
这年8月12日至21日。集团领导挂帅策划,19位编辑、记者合作,共同采写、编辑系列报道《荣辱观的生活解读》。9篇作品,每篇篇首有“拎”出人物特点和作品主题的“引子”,篇尾有短小精悍、画龙点睛的“编辑评点”,且文字与图片相辉映,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吸引力。中宣部第457期《新
闻阅评》赞扬这组报道在新闻宣传方式上有突破;该系列报道获2006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通讯员遍布荆楚
湖北日报社在60年的队伍建设中,始终重视编外“记者”即广大通讯员、通讯干事的联络、培养与发展。
1950年10月20日,报纸公布了《湖北日报通讯员工作暂行条例》。1951年1月27日,湖北日报社公布首批通讯员名单。这些通讯员中,有很大一批后来都成长为省、地、县级领导干部。1951年1月。专门用于輔导工农通讯员的《新闻工作》刊物创刊。后来湖北日报社还办了《通讯工作》、《湖北日报通讯》、《编通往来》等供通讯员学习的内部刊物。1954年,各县专职通讯干事基本配齐,全省通讯干事、通讯员共达2290多人。1964年5月9日,《湖北日报》编委会提出《关于改进编辑部工作的一些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群众工作与记者工作作为一条专门战线,由一位副总编辑专职领导。”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报社根据省委指示,广泛组织成立写作小组。省委写作小组笔名为“龚同文”。与《湖北日报》有联系的写作小组,全省有80个,参加的成员共计775人。从1958年1月到1960年3月底,《湖北日报》共发表315篇各地写作小组的文章。为了加强党委写作小组与报社的联系,经省委批准。各级党委的写作小组均指定专人担任《湖北日报》特约记者,共有特约记者215人。地(市)县的特约记者,绝大部分“有相当写作水平,相当于县委委员以上的党员干部”,其中有40名县委书记以上的负责同志。到1965年,全省各县委及县以上工交财贸政府部门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通讯干事,全省专职或兼职通讯干事总数达到500人左右。
广泛的写作小组,特约记者,专职或兼职通讯干事以及遍布全省的广大工农通讯员,在当时条件下,保证和丰富了《湖北日报》的稿源。各地专职通讯干事成了《湖北日报》十分具有生气的专业“地方军”。
从1988年起,湖北日报社年年举办通讯干事、通讯员培训班。到2008年,共办培训班近40期,累计培训通讯干事、通讯员近5000人(次)。1988年至2008年,全省2200余人(次)获《湖北日报》最佳通讯员和模范通讯员称号。2008年,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各媒体保持经常联络的通讯员。全省约3000人。
政工、经管干部人才济济
随着湖北日报社(集团)媒体战略的实施,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政工、经管战线的职能不断扩大,机构、人员逐步增多。20世纪50年代,湖北日报社从事行政工作(含广告、发行)的机构只有三个;2008年。集团负责政工、经管的机构达17个。20世纪50年代报社从事新闻业务和从事行政工作的干部比例大约为3:1;2008年,全集团职工队伍中(印刷厂工人在外),新闻业务岗位和经管、政工岗位的人员比例为1:1。随着政工、经管机构的逐步加强和完善。他们对报社的经济、后勤、思想保障作用愈来愈强。
2008年。全社政工、经管战线有74人被聘任为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等专业技术职务,其中聘任为正高专业技术职务的有21人。
《湖北日报》自创刊至今,人才逐步成长,硕果满枝头。至2008年底,全社近200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其中,获长江韬奋新闻奖2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7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4人;湖北新闻名人奖20人(含提名奖);7人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7人获省级政府专项津贴:10人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80年以来,全社各媒体有60件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1990年前称“全国好新闻”),其中一等奖16件,涉及到44人(次)。
新闻系列恢复专业职务评定工作以来。经湖北省新闻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定。全社先后有96人被评定为高级编辑、高级记者;219人被评定为主任编辑、主任记者。
1980年以来。湖北日报社工作人员著、编书籍百余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