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艰难的抉择

2009-08-31李庆山

读书文摘 2009年8期
关键词:彭德怀毛泽东朝鲜

艰难的抉择

美国把战火已烧到了鸭绿江边,北朝鲜危在旦夕。唇亡必齿寒。美帝国主义无视中国政府的再三警告,对朝干涉步步升级,以其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同时还猖狂叫嚣,中国不敢与美国较量。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新政权刚刚建立,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一切都需从头做起,国内还在剿匪,确实不愿与美国打仗。

但是,已经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还能任人宰割吗?新中国还软弱可欺吗?绝不能!

新中国确实面临着诸多困难。中央领导层一开始对是否出兵朝鲜也有许多顾虑,意见不一致。

这确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抉择!军事统帅毛泽东领导中国军队历经了几十年国内各次战争,但对是否出兵朝鲜的决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毛泽东曾经说过,他一生遇过两件事最难下决心,其中一件事就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决心难下难在哪里?最终又是如何下决心的呢?

保卫国防第一次会议

新中国虽然面临着政权还不稳固、经济困难、军事实力不强等诸多困难,但面对美国对中国台湾和朝鲜半岛的入侵和战争挑衅,不能不做好准备,特别是近邻遭殃,中国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于是,1950年7月7日,保卫国防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召开了。

曾在军委办公厅工作过的王波在其《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中详细记录了这次会议的情况,现节录如下:

7月7日,中南海居仁堂院内朝阳初镀,晨曦下,花木葱茏,海棠飘香。

朱德、聂荣臻、林彪、罗荣桓、肖劲光、肖华、刘亚楼、杨立三、滕代远、李涛、许光达、苏进等我军的高级将领陆续走进,在会议桌旁坐下来,大家在小声议论着朝鲜半岛的局势。

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副主席看看各位将帅,说:“今天,美国已组成了所谓的‘联合国军,由美国指派司令官统率‘联合国军去南朝鲜协助李承晚作战。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向我党和我国政府通报了朝鲜人民军与美24师以及南朝鲜军队的战况。现在根据毛主席指示,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专门研究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的国防问题以及支持朝鲜独立统一战争问题。先请李涛部长介绍一下情况。”

李涛迅即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说:“目前人民军部队在西线和东线的进攻形势十分顺利,正在节节向南推进。金日成同志充满了信心,决心要把美帝国主义赶出朝鲜去。”

周副主席严肃地说:“形势是不容乐观的。朝鲜军队的实力与美国、南朝鲜的实力比较,是不容乐观的。所以毛主席指示我们研究国防问题。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北朝鲜军队进展顺利,但要考虑到美军介入以后,会出现极为不利的情况。”

周副主席略停顿一下,又说:“我在见我国驻朝鲜政务参赞柴军武时,对他说过,朝鲜战争长期化很难避免,这会带来影响全局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我让他到任后,要及时了解战场的变化。”

聂荣臻说:“美军有海空军优势,他们一定会在发挥自己的优势方面有行动。”

周恩来说:“将来战局可能要危及我们的国防,东北边境可能出现危机,从保卫国防的需要,从支持朝鲜统一祖国的需要出发,我们要考虑用什么部队加强东北边防。总参考虑用哪个部队合适呢?”

聂荣臻:“我考虑,还是用4野的部队。”

周恩来问:“林彪、罗荣桓同志,你们的意见呢?”

罗荣桓说:“朝鲜的陆地与我国东北毗连,地形、气候差不多。用4野部队比较合适。4野部队在东北时间比较长,熟悉东北的地形、气候、风俗民情。”

林彪:“同意考虑4野的部队。”

朱老总说:“用4野的部队可以很快进入情况。不知作战部考虑用哪几个军,这些军到达东北边防要用多长时间?我看朝鲜半岛的形势发展会很快,那个半岛像一个地瓜,地方不大么。”

聂荣臻说:“作战部有一个初步意见,用现在驻河南的军委战略机动部队13兵团,现在38军驻信阳,39军驻漯河,40军刚刚解放海南岛,正在步行向广州集中,都在战略机动位置,3个军9个师。考虑到3个军的兵力少一些,增加42军。42军在齐齐哈尔以及北安地区。已经同军交部门研究过,40军由广州出发,可于21日到东北;38军、39军16日由信阳、漯河出发,21~25日到东北。42军直接到辑安。这4个军12个师,预计本月下旬至迟月底,可全部到东北边防。同时还有3个炮师,炮1师在佳木斯,炮2师主力2个团在河南,1个团在秦皇岛,炮8师在安东。3个高炮团,是高炮4团、17团、18团,均在上海,调安东、沈阳集结。另外,4野再调1个工兵团运安东,1个战车团运本溪,从辽西抽调1个骑兵团。月底全部可以到达指定地点。”

周恩来问:“人数有多少?”

李涛说:“24万人。”

朱老总点点头说:“这是我们的精锐了。38军、39军都是井冈山红军的老底子发展起来的,40军是抗日战争时山东的老部队,解放战争时在东北都是战功赫赫,打过硬仗、恶仗,是经得起考验的。”

周恩来说:“这支部队我们起个名字,可以叫志愿军,我与朱老总、林总、罗荣桓同志研究,建议由粟裕、肖华、李聚奎3人组成边防军领导。粟裕为司令兼政委、肖华为副政委、调4野副参谋长李聚奎担任后勤司令。”

“粟裕不是正在组织攻台吗?”刘亚楼说。

周恩来说:“攻台问题得先缓一缓了,东北边防放到第一位了。”

朱老总说:“这里又上升为主要问题了。”

周恩来说:“现在大家考虑,是不是13兵团黄永胜到东北,还是另考虑别的将领?”

罗荣桓说:“朝鲜战争的作战对象主要是美军,美军用的是现代化兵器。黄永胜粗一些,而且最近带了几个干部到香港去玩,影响很坏。我考虑15兵团的邓华去比较合适。邓华善于动脑子,是个儒将。”

林彪插话:“邓华比黄永胜强。”

刘亚楼说:“邓华有谋略,文化水平也比老黄强。”

周恩来:“那就考虑邓华。我看黄永胜也难以胜任。邓华指挥打海南岛打得好。林总,你看政委和副司令的人选?”

林彪:“政委可以考虑13兵团副政委吴法宪,参谋长可以考虑43军军长李作鹏。”

周恩来问其他领导的意见,大家都认为这两个人比较合适,于是说:“好,15兵团司令员邓华到13兵团当司令员,与吴法宪、李作鹏组成领导班子。邓华刚刚指挥解放了海南岛,打得好。炮兵仍由万毅同志负责。后勤方面,弹药携带、交通运输、粮食准备、卫生野战医院、担架队、补充兵员等,我们还要开会继续研究落实。你们的意见呢?”

朱老总说:“同意。就这样准备吧。”

聂荣臻说:“关于着装问题,总参意见,参战部队均改穿朝鲜军服,待由朝鲜取回样式后,由后勤部布置赶做。计划每人单衣一套,棉衣一套,此外雨衣、帐篷、毯子及其他作战装备均做适当补充,均由军委后勤部负责。”

周恩来说:“杨立三同志,你与荣臻要碰碰头。”

杨立三点点头,说:“会后马上落实。”

周恩来又说:“我看这样比较稳妥。荣臻同志,把军委研究决定的事项一并报毛主席批准。”

夜幕浓重,虫声唧唧,丰泽园十分寂静。毛泽东的书房里,灯火通明。

毛泽东仔细审阅着聂荣臻送来的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的呈批件。尔后,他蘸蘸墨汁,在一页信笺上龙飞凤舞地批示:

荣臻同志:

本日会议决议事项同意,请即按此执行。原件存我处。

毛泽东

7月7日24时

随后,他又从桌面上拿过一个大信封,写道:立送荣臻同志。

在毛泽东批阅聂荣臻呈批件的同时,周恩来也在台灯下,用毛笔逐字逐行批阅着总参谋部送来的同一个文件。他多次与毛泽东交换过意见,我国与咄咄逼人目空一切的美国较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在台湾海峡,就在朝鲜半岛。在台湾海峡与美军作战,我军缺乏海空军力量,在东京的好战分子麦克阿瑟,正希望我们这样干呢。但在朝鲜打就不同了,陆地相连,可以与人民军共同作战,还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朝鲜多山,地形狭窄,便于我军步兵作战,不便于美军机械化部队展开。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好这一仗。但他觉得朝鲜半岛事件不可等闲视之,他缜密地思考着,掂量着,改了很多,又在空行处加了一些内容,然后呈毛主席审批。

秘书以特急件送到了丰泽园。给聂荣臻的批件刚刚送出,毛泽东又接到了周恩来的呈批件。他瞅着周恩来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不住地点头,觉得恩来考虑问题周到细致,办事令人放心,于是,又批示:同意,照此施行。

隔了6年之后,毛泽东在会见苏共代表团时讲起这件事,说:“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去3个军,后来又增加了2个军,总共有5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过来了。”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还惋惜地说:“可惜那时候只有5个军,那5个军火力也不强,应该有7个军就好了。”

毛泽东寝食不安,也不刮胡子

自从朝鲜内战爆发后,毛泽东密切关注着朝鲜局势。特别是美军仁川登陆后,毛泽东更加注重朝鲜问题,不断地听取各方面对朝鲜战况的汇报,他开始专心朝鲜战争问题,几乎到了寝食不安的程度。

根据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回忆:“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

胡耀邦曾回忆说:“考虑出兵不出兵朝鲜的问题,他(指毛泽东)不做声,一个礼拜不刮胡子,留那么长。想通以后开了个会,大家意见统一了,毛主席就刮胡子了。”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战略家,完全可以预料到中国介入朝鲜战争所面临的极大困难。中国军队装备太差,与美国发生公开冲突将导致问题的扩大化,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建设项目将不得不停下来,刚刚开始的新中国经济恢复工作将会遭破坏,而且解放台湾问题将不得不推迟,全国人民对此会有不满情绪。几天来毛泽东睡不着觉,在床上辗转反侧,日夜焦虑,估量着未来战局发展又反复筹划着初战的方略,觉得十分担忧,不容乐观。而且,中共中央许多领导都有这种担忧。大家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都是忧国忧民呀!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到一年,毛泽东正准备解放台湾和进军西藏,正在这个当口,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当局悍然介入朝鲜内战,并操纵联合国通过美国提出的援助李承晚政府的提案,纠集十几个仆从国的军队,以所谓‘联合国军的名义,武装干涉朝鲜。同时,美国第七舰队根据美国总统的命令入侵台湾海峡,公然阻止我军武装解放台湾。并且,‘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率领他的高级官员和将领,于7月底对台湾进行访问活动,麦克阿瑟威风凛凛飞抵台湾,吻了宋美龄的手,其意就在于向世界宣布:美国决意与蒋介石政府共同防卫台湾。而蒋介石也洋洋得意地宣称:由于能再次与老战友合作,胜利就有了保证。

蒋介石对麦克阿瑟访台一事大肆张扬———他与麦克阿瑟挽手合影的照片登在台湾报纸显著的位置———这件事使毛泽东敏感地意识到:朝鲜战争事态的扩大似乎使蒋介石看到了某种希望,而这种希望就是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果然如此的话,蒋介石便可以借助美国人的力量反攻大陆,报仇雪耻。一旦朝鲜战局恶化,北部,蒋的部队和美军便从鸭绿江逼入东北;南部,在第七舰队的海、空力量支援下,蒋可以反攻大陆。所以这些,使毛泽东唤起一种高度的警觉:反动势力试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对此不能不防。

美国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之后,于9月15日乘朝鲜人民军主力集中于洛东江战线,后方空虚之际,在美国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的指挥下,以第10军所属的陆战第1师、步兵第7师等部队共7万余人,在300多艘军舰和500多架飞机掩护、支援下,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实行登陆。之后,美军便立即向汉城、水原方向进犯。9月30日,美伪军越过了三八线,疯狂北犯。

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后,金日成首相就派朴一禹来安东(今为丹东)向中国边防军通报了这一情况,朴一禹是朝鲜的次帅,内务相,他代表朝鲜党和政府恳切地提出请求,要中国出兵支援他们。

10月1日,朝鲜外务相朴宪永携带着金日成首相给毛泽东主席的信飞到了北京。朴宪永当面向毛主席、周总理恳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兵支援。深夜,金日成首相在平壤又紧急召见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政务参赞、武官柴成文,提出希望中国尽快派军队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

此时,麦克阿瑟竟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无条件投降。面对麦克阿瑟的猖狂挑衅,金日成的回答是坚定的,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下定了长期抵抗的决心。10月1日深夜,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大使,他希望中国尽快过江支援朝鲜作战。

这天晚上,秘书报告毛主席,朝鲜外务相朴宪永带着金日成首相给毛主席的信飞到了北京。

毛主席“哦”了一声,说:“那马上见他吧。”目击者作了如下记录:

毛泽东的客厅内,矮胖的朴宪永向毛主席递交了金日成的一封信。毛主席阅毕,递与坐在一侧沙发上的周恩来。

朴宪永面色沉重地说:“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人民军作战。”

毛泽东坐到沙发上,抽了一口烟问:“你们向斯大林同志提出直接援助了吗?”

朴宪永说:“29日,金日成同志给斯大林同志写了一封信,要求在敌人跨过三八线以北的时刻,得到苏联方面的直接军事援助。”

周恩来问:“斯大林是怎么答复你们的?”

朴宪永说:“斯大林同志希望这一问题同中国商量。”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明白斯大林的用意,老大哥是要把球踢给中国政府。他们二人严肃地瞅着朴宪永。

毛主席说:“你们的请求,请容我们政治局研究后答复。”

朴宪永说:“请你们尽快研究呀!”

周恩来说:“我们党内先要研究统一意见,另外,我国政府还要与斯大林同志协商才能做出最后决定。”

毛主席、周恩来把朴宪永送出门外。

朝鲜大地在流血,朝鲜人民在遭受灾难。“邻家着火,岂能安之若素!”这几天毛泽东吃睡不宁,朝鲜问题在困扰着他。这天深夜,他反复阅读着金日成首相请求“出兵援助”的来信。沉思良久。朝鲜人民向我们发出紧急求援的呼吁,怎能见死不救呢?朝鲜处境危机,同时中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日本侵略者曾经说过:“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要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要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与台湾。”这是1927年田中奏折中说过的话。日本侵略者不但是这样说的,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自1895年以来,日本军国主义者就是按这一程序进行侵略的。1895年,日本侵略了朝鲜与台湾;1931年,日本完全占领中国的东北地区;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日本更发动了征服全亚洲的战争。美帝国主义1950年侵略朝鲜与台湾,正是在重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老路啊!

中国和朝鲜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唇亡便齿寒。两国人民有着长期的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友谊。如今,朝鲜人民在受难,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大门口。中国各族人民纷纷要求志愿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特别是与朝鲜一江之隔的我国东北地区的人民,还筹集了许多援助物资,抽调了许多医务人员等。在这种情况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面临着重大的抉择!

历史的经验告诉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只有坚决抵抗才是出路,妥协退让只能换来帝国主义的更大的贪心和自己国家的更大的屈辱。对于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来说,任帝国主义列强欺侮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出兵朝鲜”,虽然毛泽东和中央主要负责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反复商量过,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但这的确是非同小可的举动啊!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困难很多,这个决心可不容易下哟!毛泽东心思:“一声令下,三军出动,那就关系到数十万人的性命。常说性命关天嘛,打得好那没有什么可说的,打得不好,危及国内政权,甚至丢了江山,那我毛泽东对历史、对人民都没法交代呀!”

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又一支香烟,踱步沉思。“如此重大问题,绝非少数人决定哟!”他决定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并请在京的高级将领们参加,一起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

军委及早作出的援朝兵力部署

10月2日,军委发出指示,把准备参战的部队区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批,沿主要战略方向成梯次部署,区分了任务。又指出,在目前情况下,将预调至辽南地区的12个师于10月15日出动(后改为19日出动),位于朝北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开始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情况。一面争取时间,对参战部队进行改装和训练,完成以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歼灭美国侵略军。

另调24个师位于陇海铁路徐州以西,津浦线徐州以北及北宁线,作为援朝的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预计到1951年春季或夏季,按照当时情况,逐步投入作战。

第一批部署的12个师包括,第38军辖112师、113师、114师位于风城地区。第39军辖115师、116师、117师位于辽阳地区。第40军辖118师、120师位于安东地区。第42军辖124师、125师、126师位于通北地区。

准备用于第二批和第三批参战的部队包括:

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明,共9个师。第63军辖187师、188师、189师,第64军辖190师、191师、192师,第65军辖193师、194师、195师。

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共12个师。第20军辖58师、59师、60师、89师,第26军辖76师、77师、78师、90师,第27军辖70师、80师、81师、94师。

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以第66军作为机动部队,辖196师、197师、198师。

这些部队受命后,主要抓紧补充兵员,调整装备和建制,进行以抗美援朝为中心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组织在寒区的山岳从林地和近战夜战的训练。

根据美军1个军编成内通常是2个步兵师、1个机械化师的情况,其地面机动快,火力强,有制空权、制海权,军委设定:战斗打响后志愿军没有把握一次作战歼灭美军1个军,依据朝鲜战场的容量和美军的能力,可能在一次战役中以1~2个军与我军作战,如果敌人以1个军出现在战场,志愿军需要以4个军和1倍半至2倍的炮兵火力,即以2200门至3000门火炮,去对付敌人1个军的1500门左右的火炮,就能比较有把握地歼灭敌人。但是要达到炮兵火力的优势,需要装备、训练等一个过程,至少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基于这些情况,开始作战不能操之过急,歼敌规模不宜过大,战斗行动的目的在于迟滞敌人,争取时间。

毛泽东与彭德怀交谈

10月,中南海内秋色宜人,秋海棠像宝石般点缀在院内。说话间,吉斯牌轿车已停在丰泽园门前。

彭德怀与邓小平一前一后来到毛泽东的客厅。

“呀!彭大将军驾到,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毛泽东笑呵呵地站起来,同彭德怀握手。

彭德怀心想,好机会,先给主席说说西北吧,他说:“主席让邓政委接我来,我也正要找主席呢。”

“你找我谈啥子问题哟?”

“西北开发建设问题……”

毛泽东的大手直摆:“西北问题今天不谈,今天不谈。”

“啊?”

“我找你来,别言不叙,专门谈朝鲜局势。”

彭德怀凝神注视着毛泽东,点着头,在沙发上坐下。

“主席,”他嘟噜着脸严肃地说,“我昨天晚上翻来覆去,一晚上没睡好,总是在考虑朝鲜局势。他们怎么弄成了这么个局面?”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说:“昨天,你刚刚到会,没有发言,我就是想听听你的高见。我们确实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我们还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不敢说高见,主席。”彭德怀满脸忧虑地说,“我感到局势很严重。现在美军和李承晚军队正在疯狂地向北推进,人民军溃不成军,完全失去战斗力。如果让美帝侵占了朝鲜,好些动摇的国家和阶层就会倒向美帝国主义方面去。而且,对我们就成为一个直接威胁,好像一只老虎蹲在大门口一样。然后,美国又会把兵力转向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去,对我形成战略包围圈,我国就将陷于被动。假如美国又挑动蒋介石反攻大陆,在我东南沿海开辟第二战场,那么,国防、边防都会处于极不利的地位。我们党内、国内的恐美病者会更多,对内、对外都会产生极坏的影响。我对这种形势甚是忧虑。”

毛泽东听着,忘记了抽烟,指缝里的烟雾缕缕升起。

彭德怀停顿下来,询问似的注视着毛泽东。

毛泽东指指他说:“你继续往下说,往下说。”

“关于是否出兵问题,党内意见分歧,大家担心是对的,我也很理解。”彭德怀满面愁容,沉吟片刻,然后突然抬高声音说:“可是,我们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我们对于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劳动人民,能见死不救吗?邻家遭劫,我们能坐视不管、隔岸观火吗?中国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国际主义者,我们不能做自私自利的小人,不能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见不得这样的事!我反复考虑赞成你出兵援朝的决策。”

毛泽东欣喜地说:“我毛泽东早就知道,我的湘潭老乡呀,是一位热血将军。可是,我们党内意见不一致么,大家摆了很多困难。当然,我们现在确实存在严重的困难,比如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战争,满目疮痍,百业待兴,人民需要和平安定的环境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么。不知你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困难是客观存在。”彭德怀激昂地说,“我们的战争创伤还未治愈,经济恢复刚刚开始,军队装备和训练不充分,有一些部队已转向搞生产。国内军民经过长期的战争年代,现在都想过和平生活。但是,反过来想,如果现在不打,让我们松一口气,三五年以后再打,好不好?我说不好。”

毛泽东眉毛一扬:“唔?你说,你说。”

彭德怀慷慨陈词地说:“因为我们三五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一点工业,还是要被打得稀烂。那时候美国把日本武装起来,把西德武装起来,西德钢产量很大,加上日本的复仇主义,到时候更不容易对付。这样细算一下,目前打也许更为有利……”

毛泽东“嗯嗯”地点着头,说:“我们两个算是想到一起来了。”

彭德怀说:“当然我也不主张大打,不主张向美国宣战,我只主张以人民志愿军的名义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战争。”

“你这个主意好。”毛泽东说,“在出兵问题上,我毛泽东算是个好战分子了。现在再加上你一个,算是两个了。你看,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

彭德怀反问:“中央不是已决定林彪去吗?”

毛泽东说:“我同恩来、少奇、朱老总几位同志商量过,决定由林彪挂帅。林彪原是4野的司令员么,对东北地区熟悉,对4野部队熟悉,对现在集结在南满的13兵团和后方都熟悉,所以,中央一想就想到他。但是,林彪说,他有病,准备到苏联去治病。”

彭德怀说:“他有些神经衰弱是真的。”

毛泽东说:“我还在做他的工作,万一他托病坚决不领兵出征,我就考虑到你彭大将军了。你的身体怎么样?”

彭德怀说:“我壮得像头牛么。”

毛泽东哈哈笑了。邓小平也笑了。

毛泽东感慨万端地长出一口气,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北进犯,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在颐年堂开会。

毛泽东说:“继续开会,仍然是讨论朝鲜局势和中国是否出兵问题。”

朱老总说:“朝鲜局势很严重,我们的空军还未成立,出兵要有空军协同,我主张与斯大林协商共同出兵问题。”

少奇说:“这个意见是对的。”

林彪仍然坚持己见说:“关于出兵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我们国家刚刚解放,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取得的。我们实力不如美国,不能引火烧身。”

毛泽东的目光注视着彭德怀,问:“彭德怀同志,你的意见呢?”

彭德怀稍稍沉吟了一下,说:“我的话不多,我认为出兵援朝是必要的。”

他这句话,使与会的许多领导大感意外。

“我主要考虑三条。”他解释说,“朝鲜是我们的邻邦,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如果我们不出兵,让美帝席卷朝鲜半岛后,蹲在鸭绿江边,蹲在台湾,它随时都可以找到进攻你的借口,不以我们的意愿为转移。你想太太平平地搞建设,过和平的日子,不可能。将来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取决于它的胃。第二条,从最坏的结局着想,我们被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么。不能怕打烂坛坛罐罐。打完了,再建设。第三条,我们同是社会主义阵营,我们不能让美帝看社会主义阵营的笑话。”

毛泽东听完他的一席话,兴奋地说:“德怀同志呀,你讲得好,有气魄,有远见。”

彭德怀笑笑说:“我同意主席的意见,出兵援朝。”

毛泽东激动地提高了声音:“好,有彭大将军这句话,我毛泽东心中就有数了。我们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这是事实。但我认为今天老彭的发言很有说服力。现在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犹豫、退缩、担心、害怕都是没有用的。这些心理和情绪正是敌人所希望的。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在敌人进占平壤之前,不管冒多大风险,有多大困难,必须立即出兵援朝,协助朝鲜人民军抗击敌人。我考虑,林彪同志有病,不能去,这个司令员是不是由你当呢?由你挂帅出征,行不行?你的意见呢?”

彭德怀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

“那我们这次会议就算定下来了,中国出兵援助朝鲜,德怀同志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给你10天准备时间。”

散会后,林彪追着毛泽东说:“主席呀,出兵弊多利少,事关重大。你要好好考虑呀,要千万慎重呀!”

毛泽东说:“会议都定了么,不好改了。”

彭德怀走到中南海畔,高岗跟他开玩笑说:“彭总呀,看来你还是不服老呀!”

彭德怀苦笑一下,说:“我是至死不服老!”

未等对方说完,彭德怀倒剪两手,微耸双肩,昂首走去。

晚饭后,毛泽东又对彭德怀、高岗交代说:“你们俩8日先到沈阳,召开东北边防军干部会议。关于更换苏联武器装备和空军支援问题,恩来同志即去莫斯科与斯大林同志商谈,尽快解决。”

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

中国出兵朝鲜已成定局,联合国对此完全不知。

10月上旬,麦克阿瑟向金日成发出了敦促投降的最后通牒:“为了以最少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贯彻联合国决议,我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最后一次要求你们及你们指挥的军队,不管位于朝鲜的什么地方,都放下武器,停止敌对行动。”此后,由美军骑兵第1师和第24师、英军第27旅、南朝鲜第1师所组成的部队越过三八线,开始向北朝鲜进攻。

显然,中国希望在三八线停火并和平解决战争的设想已经不可能实现。

联合国军正式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即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令:

(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第13兵团及所属之38军、39军、40军、42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第1师、2师、8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令出动。

(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宜,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基础。

(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我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1950年10月8日于北京

1950年10月8日,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中特殊的军事名词———“中国人民志愿军”诞生了,它在以后的日子里将被全世界所关注,并最终成为坚强、不屈、勇敢的代名词,永远铭刻在世界战争史中。

同日,毛泽东告知金日成: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反对侵略军;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的后勤供应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负责。并请金日成派朝鲜劳动党中央党务委员、朝鲜政府内务相朴一禹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会商入朝作战有关问题。

一贯对党忠诚和无私无畏的彭大将军,坚决服从了中央的决定。从此,他只好搁置起建设大西北的宏伟计划,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涯。

出兵朝鲜前的紧急准备

在中央政治局作出出兵朝鲜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军委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各方面展开了全面快速准备。

10月8日,毛泽东致电金日成,通知了中共中央派兵援朝的决定后,随后对志愿军出国作战和国内防务作了稳妥的部署;派周恩来赴苏联同斯大林会谈,请求苏联政府派空军支援志愿军作战,并提供武器装备援助。把仅有的少数航空兵部队和几个高炮团部署在靠近沿海的大中城市,担负防空任务,并由周恩来、彭真、聂荣臻、薄一波、李立三组成防空筹委会,研究计划全国大中城市和工业基地的防空问题。

在广东和福建方向,各部署4个军,防止美蒋联合进犯,并加速华东和中南地区的剿匪和土改工作,以便对付美蒋可能的进犯。

在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动员全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为志愿军确定了“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的战争指导总方针。

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

13日下午4时许,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主席召开紧急中央政治局会议。

形势发生了变化,苏联不能为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在我军没有制空权的形势下,志愿军还要不要入朝作战?参战与不参战的利害关系如何?毛泽东主席让大家发表意见,首先问中央军委副主席、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彭德怀稍事沉思,说:“即使在苏联不出动空军支援的情况下,即苏联半洗手,我认为,我志愿军仍应入朝作战。我们可以考虑迅速增加防空炮火,调高射炮入朝。我们不能让美帝国主义放手吞并朝鲜,威胁我国国防。据外电说,麦克阿瑟野心太大了,他要联合日本军国主义和蒋介石匪帮跟我们打。我们与美军的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不打,以后到鸭绿江边还得打。这种形势是明摆着的。美军仁川登陆成功后,反动报刊吹嘘美军是不可战胜的。美军不会就此止步。现在联合国已经通过决议,美国有了法律依据,麦克阿瑟更不会就此罢手。他通过广播要求人民军在朝鲜的任何区域停止抵抗。同美国这一仗是不可避免的,与其到鸭绿江边被迫打,不如现在主动打。”

高岗问彭总:“你考虑这个仗怎么个打法?”

彭总说:“主席跟我多次谈了作战方案问题,按照主席的想法,第一个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还是有把握的,像在解放战争中打蒋介石部队时一样。原来考虑是在元山、平壤以北大块山区打开一块根据地,第一使我军站住脚,第二振奋朝鲜人民。现在形势又变化了,金日成建议在新安州、成兴一线。这个建议是对的。据情报说:西线即平壤这个方向主要是第8集团军的美骑1师、美2师、24师、25师,英27旅。东线主要是伪首都师、南朝鲜第1师、3师、6师、7师、8师。现在东线的南朝鲜3师和首都师已进入元山,占领了东海岸这个海港城市。估计南朝鲜军还会继续北进。只要在第一个时期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就可以起一个对我军有利的转变。”

毛泽东主席接着说:“当然,我军没有空军支援,伤亡会大些。”

彭总说:“但是,我们自己的空军一定要出动。有与没有大不一样。”

会议一直进行到深夜。毛主席反复征求大家的意见,对出兵一事思之再三,最后才下了决心,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有利,这样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如果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辽南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中央做出决定后,彭总立即给志愿军参

谋长解方发急电,要求志愿军各部继续做好出国准备,防止部队对出兵援朝产生怀疑和松懈情绪。

斯大林感言:“还是中国同志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没有苏联空军支援的情况下也要出兵的决定作出后,毛泽东立即电告在莫斯科的周恩来。电文如下:

恩来同志:

(一)高岗、彭德怀二同志与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生组人民军……。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

(五)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1950年10月13日

紧急约见苏共政治局委员莫洛托夫,转告了毛泽东的电报,要他立即向斯大林报告。斯大林接到莫洛托夫的报告后,深受感动,半晌沉默无语。

据后来的西方史料记载,当斯大林得知,即使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也决定出兵时,“斯大林流出了眼泪”,连说“还是中国同志好,还是中国同志好”。不管这种传言是否可信,中国人的举动出乎苏联人的预料之外是可以肯定的。

中国出兵援朝是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打的一场前哨战,以后牺牲的十几万战士,消耗的巨大军费,贫穷的中国全部独自承担,所有的民族牺牲和对朝鲜的人力物力援助都是无偿的。没让朝鲜出一分钱。而中国去打仗,苏联却贷款让中国买军火。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为此总共欠下了30亿人民币军火款。以后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咬着牙全部还清。

斯大林除同意卖军火外,还答应提供16个团的空军二至三个月后参战。

然而就在周恩来谈判完毕就要起程回国时,斯大林又变脸了!那16个团的空军二三个月后也不能进朝鲜,只能在鸭绿江边掩护中国领空!

这下,永远都是那么温文尔雅的周恩来也愤怒了,他语调平静却言辞尖刻地告诉苏联人:“我们中国人也可以不管别人的事,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刚决定的事,怎么又推翻了呢!不行,不管你们怎么样,我们中国已经决定了,是一定要出兵的!”

许多年以后,毛泽东、周恩来、金日成促膝长谈。当时中国与抗美援朝时的盟友苏联反目为仇,苏军刚在珍宝岛被中国军队惨败,中苏大战已是一触即发。但伟人们评论这段历史时仍然十分客观。

毛泽东:虽然摆了5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定不了……在那个时候,因为中国动摇,斯大林也就泄了气,说算了吧!后头不是总理去了吗?是带了不出兵的意见去的吧?

周恩来:两种意见,要他选择。我们出兵就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

毛泽东: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

周恩来: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支持,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

毛泽东:最后才决定了,国内去了电报,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我看也还要感谢苏联,它总帮助了我们军火和弹药嘛,算半价。还有汽车队呀。

这份朴素的历史记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气魄和中国人民不可侮的决心,也是出兵朝鲜艰难决策的最真实写照!

(选自《志愿军援朝纪实》/李庆山 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3月版/因篇幅所限,本文略有删节。)

猜你喜欢

彭德怀毛泽东朝鲜
彭德怀甄别伪造信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彭德怀咬文嚼字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