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09-08-31王勇刚

江西教育C 2009年7期
关键词:平方差公式交流

王勇刚

摘要:合作学习有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进共荣之效。但要力戒赶时髦、图形式,求真务实方能奏效。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 务求实效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多创设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谓数学学习的合作交流,指的是同学之间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彼此之间沟通的目的。但是,有些教师所谓的合作学习只是迎合新课标,赶时髦。他们在操作时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合作操之过急、合作次数过多、合作时间不充裕、讨论的问题价值不大等。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我们来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典型现象。

现象1几个学生坐在一起,但合作小组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他小组成员。

后果没有全员参与,学困生成了陪衬,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现象2教师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讲清楚,学生不能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甚至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

后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

现象3问题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不是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深入思考。

后果费时多,成效微,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现象4 合作交流的时间不够,刚开锣,就草草收场,教师急于归纳总结。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教师观念陈旧,怕耽误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计划。

后果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插花点缀,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探究问题的浅尝辄止,不仅会给学生留下遗憾,还会浇灭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热情之火。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教师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有许多方法,纵观国内外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多数倾向于异质分组的原则: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本学科学习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形成一种互补,每组4~6人。在参与全班交流时,只有中心发言,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和机会均等。另外,合作小组应该每学期至少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广阔的交往空间。

2.加强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学生由于缺乏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技能,而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因此,教师要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应。常用的方法有:(1)协商法。先由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自由讨论交流,形成集体意见。此方法可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2)辩论法。在小组成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由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对它展开辩论;或者由一个小组陈述他们的观点,其他小组对它进行辩论。这种合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感悟数学的魅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3)提问法。让学生针对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不断思考、不断交流、不断顿悟。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耐心倾听和采纳别人的意见来修改、补充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3.把握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契机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1)在重点、难点处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拦路虎,在这些地方让学生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案例1

“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几道计算题:(1+2x)(1-2x);(2a+3)(2a-3);(100+1)(100-1);(x-5)(x+5)。教师先让学生算出结果,再启发:大家找一找,其中有什么规律?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效能。

(2)在困惑、混沌处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混沌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案例2

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学生往往将“两边夹角”“两边一对角”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混为一谈。如果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找出反例,就会搞清楚哪个是公理,哪个是假命题。

(3)在深化、拓展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

案例3

在“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学生发现了平方差公式之后,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编练习题,看哪组编得又多又好。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发散性思维过程中,不仅关注思维的变通性,还关注思维的独创性。

(4)在个人操作有困难时需进行合作学习。

案例4

学生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一章后,教师要求各学习小组测量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有分工,有合作,人人参与活动,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以及与他人的交流,找到合理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5)在解题方法不唯一时需进行合作学习

案例5

题目:在一块三角形的薄饼上切三刀分成四等份,你有几种办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4.把合作学习与德育工作联系起来

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公平,保护弱势群体,弘扬团队精神。合作学习使学生养成彼此尊重、礼貌谦让、助人为乐的美德,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5.及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激励。教师的评价对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使小组成员感受到“荣辱与共”,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各尽其才。使学生之间呈现出“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可喜局面。◆(作者单位:浙江省武义县武阳中学)

□责任编辑:包韬略

猜你喜欢

平方差公式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谈谈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基于“三个理解”下的“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设计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