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顺语文教改的几对关系

2009-08-31刘建明何梦麟

江西教育C 2009年7期
关键词:写毛笔字课程标准学科

刘建明 何梦麟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优化教学过程入手,理顺教学环节中各种复杂的关系,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效益。

理顺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够延续几千年,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其中有相当多的好东西,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比如背诵,确实是一种增强记忆力和扩大知识储备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内地许多学校借鉴台湾国文教学的经验,大力开展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活动,不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且为大陆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积累和提供了好的经验。其实,这种“经典诵读”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一种沿袭了几千年的非常好的传统。不要简单地把背、诵与死记硬背等同起来,应该看到,历史上的国学大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

再比如书法,是我国汉字所特有的书写艺术。过去,我们从小就要描红、临帖,学写毛笔字。不知从何时开始,小学不写毛笔字了,中学也不写毛笔字了。最多在所谓第二课堂开设“书法兴趣小组”,而且还大言不惭美其名曰“改革”。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教学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现在,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不要说毛笔字普遍写不好,就是钢笔字也没有几个能写好的。这难道不是我们语文教改的失败吗?

理顺精讲与多练的关系讲与练过去是,今后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很吓人的提法:“不要把学生当成简单的知识接受器”,弄得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其实,此话也对也不对。学生是人,确实不是“器”。但学生接受知识,却是天经地义的。反对“满堂灌”并不意味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培养学生能力也不意味学生练得越多越佳。凡事都不能绝对化,不能一概排斥教师的讲,也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练。对于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该讲的还得理直气壮大讲特讲;对于一些一说就通、一点就透、学生很容易掌握的东西,大可不必非练不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大量的训练任务,必须也只能在课外完成。一般来说,讲是传授知识,练是形成能力。知识是转化能力的基础,该讲的不讲,或讲得不透彻、讲得不到位,形成“夹生饭”,这时的练就是盲目低效的,能力的形成也就难以保证。

理顺必修与选修的关系选修课的设置,校本课程的开设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并非越多越好。该怎么设置,编写些什么内容,要因校制宜。要在新课程标准原则的框架下,根据当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状况和学校的师资、设备条件来编写。既要防止选修课重复、取代必修课的倾向,又要防止为保必修课和应付检查而将选修课形式化的倾向,更要防止不顾实际需要一哄而上的倾向。

理顺学科与学科的关系学校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论是领导、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坚决摒弃“主科”和“副科(过去称杂科)”的错误概念。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远非语文一个学科所能实现和完成。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内容选择、课时安排,以及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的处理,都必须坚决按课程标准的原则规定处理,各类学科活动应该统筹平衡,防止以牺牲某些学科教学活动的时间为代价,去追求另一些学科的所谓教学效果。

理顺教改与否定的关系教改不是“标新”,也不是“立异”,更不是简单的否定。我们在日常教改活动中,往往会不知不觉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否定过去就是改革,大谈特谈“教改”的成果和经验;若干年后,又捡回过去曾经否定过的东西并称之为改革,再一次大谈特谈“教改”成果和经验。殊不知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是兜了一大圈,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这种反复折腾的所谓“教改”,折腾掉了很多原本是精华的东西。我们所说的教改,不是对过去的简单的否定,而是对以往的科学的扬弃。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泼掉脏水,留下婴儿。

总之,语文教学改革,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审视,不要年复一年停留在单项的、短期的、狭隘的、低层次的水平上。◆(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王江

猜你喜欢

写毛笔字课程标准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学写毛笔字
墨鱼汁可以用来写毛笔字吗?
“超学科”来啦
第一次写毛笔字
第一次写毛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