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的新视角:农民参与区域创新的机制构建浅析
2009-08-28李孟波孙晓璐武欣
李孟波 孙晓璐 武 欣
摘要:创新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除了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外,农民也是重要的创新主体。本文从农民参与区域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机制保障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民参与区域创新的必然性。
关键词:农村发展农民参与区域创新机制
创新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除了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外。农民也是重要的创新主体。
一、农民参与区域创新的必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要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内容包括: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空间、保护农村环境、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安排利用好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各项资源,解决好农村各生产部门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方方面面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外来力量永远都无法替代农村社会的内部力量,也不要试图去替代或者把自己当成无所不能的建设者,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前提或者保证,就是共同体的存在和维系”,“从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促成村庄的自主发展”。因此,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引导农民参与建设就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需要
在各项新农村建设当中,促进农业发展是最根本的。只有农业发展了,剩余农产品增加了,才能繁荣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拉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如何发展农业呢?农业发展的方向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农业,实质上就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离不开分工。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分工的深化促进了生产制度创新,推动了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农业分工,在区域层面表现为区域农业的专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而分工的本质就是产业创新。
由此,得到“产业创新——分32——劳动生率提高——农业发展——产业创新”这样一个发展环。在此环当中,最根本的是调动好创新主体(农民)的积极性,建立农民参与的区域创新机制。
(三)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需要
工业与农业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一方面,重化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的技术支持,改造传统农业,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为重化工业产品提供销售市场。在这一交换过程中,农民是工业新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是检验工业新产品是否成功的最终鉴定者。而轻工业对农产品原料的新需求,也是促使农业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业产品的创新来自于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满足农民——消费者新需求的创新。才是成功的创新。同样,农业产品的创新也来自轻工业的需求。不管哪一种情况,都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前者,农民是间接参与创新;后者,农民是直接参与创新。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从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发展的极化效应逐步小于区域扩散效应时,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最终会走向城乡差距缩小、融合、一体化。这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空间扩散方式、速度,直接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速度,而这又取决于创新的承接方的承接能力。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是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农民的参与创新。
(五)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这就要求在农村,尊重农民各项权利、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保护农民的权益,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农民参与新农村的各项建设,实现人尽其才的价值观。
二、农民参与区域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逐渐加大。农民文化素质逐渐提高
创新的关键靠人才。这就要求“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从有关的统计资料来看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逐渐加大,见下表。
(二)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各种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的产生和联合
农业产业化,也叫农工贸一体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中,龙头企业是关键,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经济组织载体。农民主要以企业的管理者、协会成员等身份,通过市场广泛参与各种经济交易活动,掌握了多方面的生产信息和知识,参与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中。
另外,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区域农业的专业化和集中化,集中化导致规模的效益,通过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系,扩大了农产品市场交易范围和规模,进而为各种信息、知识的汇集和碰撞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创新的发生。
(三)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
我国已进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据有关统计,近7年来,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各项支出的年均增幅超过了20%。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5955.5亿元,增长了37.9%,其中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027.7亿元,增长了107.7%。在政策方面,2004年以来,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一系列强农惠农的财政政策陆续实施。这些财政政策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以“少取”为特征的税收政策和以“多予”为特征的支出政策。其中,以“四减免”为主的税收政策成功地实现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以“四补贴”为主的支出政策则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生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过支持“六小工程”、“两免一补”、“三奖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些条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业收益,激发了农民参与区域创新的积极性。
(四)部分地区已有农业创新的成功案例
案例1:山东寿光蔬菜产业的创新成功。通过准确识别发展的问题、实现创新突破、建立包括市场、信息、技术、生资、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健全的产业支
撑体系,实现了“1992年以来,寿光连续四届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1993年,跻身首批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并保持至今;1994年成为全省首批小康市之一:1995年跻身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9.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2元,各类存款余额101亿元”等光辉业绩。
案例2:山东省莱州市县域农业创新深化。莱州市(原掖县)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素有“胶东粮仓”的美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莱州市的县域农业创新系统走过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复杂的演变过程。初期以科研为主要活动,以政府技术供应为主要供应来源,以政府的行政命令为动力。中期是过渡时期。政府逐步从命令方式转向引导方式,鼓励个人创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莱州市的生产者子系统由农户与民营科技企业构成。在支持者系统中,电台、电视台和民营科技企业等共同作用,形成了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但是,银行和信用体系以及专业的市场体系还有待加强。在创新环境的营造上,当地科委大力投入,通过三项资金和政策鼓励,为当地农业创新系统的发展开拓空间。教育培训系统也与科技服务体系相结合,通过整合当地农业院校、当地专家和“外脑”等资源,为本地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生产者子系统为核心、以政府支持为后盾、以农业科技服务为支持者子系统的主要力量的农业创新系统。
三、农民参与区域创新的机制保障
(一)激励机制
政府应对农民参与的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对创新成果给与奖励。农民参与创新的类型包括有形的产品创新,也包括无形的产品创新。如果创新的成本很高时,会降低农民创新的积极性。而这种创新一般都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所以可以根据创新成果大小给与不同等级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二)合同约束机制
各种专业协会组织及合作社组织是农民参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把众多分散的农民组成一支具有市场谈判力量的集体,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不利地位,维护了自身的生产利益。但市场各主体的矛盾也在增加,协调难度更大。因此,在同农业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交易过程中,利用合同机制,规范各自的行为,降低交易风险。
(三)保险机制
创新是有风险的,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应建立相应的保险机制,对创新项目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估,减少创新的盲目性。
(四)金融机制
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金融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区域创新的资金借贷的配套机制,从贷款利息、贷款期限、借贷款方式等方面给与农业、农村发展支持。
(五)教育机制
加强对农业院校的支持力度,制定从招生到就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优秀生源从事农业科研。这是实现从国家到地方不同层面的农业创新体系的关键。
(六)信息服务机制
信息是创新必不可缺少的要素。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生产、销售服务。如农业咨询部门、报纸、广播、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立,都会有助于农民参与创新的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8.
[2]张万方,中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简明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周建华,曾福生,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与机制构建理论探索,2007(4).
[5]涂俊,吴贵生l中国农业的创新:寿光的案例[j].科研管理,2004(12).
[6]涂俊,吴贵生.县域农业创新系统:以莱州市为例[J].科研管理,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