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清:“犁铧世家”传承人
2009-08-27笛乡樵子
笛乡樵子
“我是己酉年出生的,被土匪抓过,……当过农具社主任,后来又回家当了农民,倒了一辈子铧口……”今年6月刚满100岁的黄忠清老人,如今还能给人们摆起他的“光辉”历史。
7月8日,记者前往老人现住地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镇街上,聆听了老人“犁铧人生”的苦与乐。
匪窝脱险
黄忠清出生在一个“犁铧世家”,祖祖辈辈都是靠铸造犁铧为生。
黄忠清从懂事开始,就跟着父亲铸造犁铧,到处赶“转转场”。刚满14岁,他就能独撑一面,独自开始“闯荡江湖”。
17岁那年,他去岑巩县的大有赶集卖犁铧,回家时天有些晚了,途中不幸被一帮土匪抢劫。当时,土匪不仅抢去了他身上所有的钱财,连衣服、裤子、鞋子也给脱了下来,甚至连他没有卖掉的犁铧也用树藤串起来一并抢走。同时,他也被土匪抓去关在一个叫“象形屯”的山上。
黄忠清有一个姑姑,是抢劫他的这伙土匪头目的“压寨夫人”。原来,他的姑姑刚出嫁不久,就被土匪抢了上山。黄忠清被土匪抓上山后,第二天,他的姑姑就知道了侄儿被抓一事,但是,她当时不露声色。当天晚上,他的姑姑趁土匪再次下山打劫,便想方设法将他偷偷地放了出去。
“要是没有我家孃(姑姑)搭救,不晓得我会死在哪个地方呢。”黄忠清说起那次经历,仍然有些后怕。
弃工从农
解放后,玉屏县成立了手工业联社。因为黄忠清家在当地是“犁铧世家”,他于是被安排到麻音塘农具社上班。
黄忠清的手艺好,产品质量高,1958年,他“出任”了麻音塘农具社主任。1959年,他又担任了县手工业联社的清理主任,负责手工业联社的资产清理和管理工作。
1961年,因为自然灾害,老百姓过起了“粮食关”。黄忠清有7个子女,又只有他一个人的工资,子女们每天都饿得嗷嗷直叫。子女们挨饿,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于是,他一咬牙辞掉工作,回到农村老家铸造犁铧,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在当时的农村,一个成年劳力一天的工分也就10分左右。黄忠清回到老家后,他起早摸黑,不分白天黑夜地铸造犁铧来换取工分。在老伴的帮助下,他一天可以铸造20口犁铧。根据当时的折算方式,一口犁铧可以折合1.5个工分。这样,他与老伴一天的汗水可以换来30分工分,这相对于其他群众而言,他们又多得到了一个劳动力的报酬。
土地联产承包到户时,黄忠清已经年逾古稀,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老本行。每天,他晚上铸造犁铧,白天就挑着前往湖南的林冲,玉屏的朱家场、兴隆,岑巩的水尾、大有等地出售。
安享晚年
80多岁时,黄忠清终于干不动了,他决定享受生活。但是,他每天还要坚持到作坊里“指导指导”,帮着干点轻松的活儿。
今年77岁的黄九荣是黄忠清的大儿子,也是一名退休职工。1990年,他把年事已高的父母从农村接到大龙来一起生活。
黄九荣照顾老人有一个“诀窍”,就是老人不管有病无病,每年都要带去医院体检两次。老人每天吃饭的多少,睡觉的动静,每次大小便,他都要记录下来,并时刻为老人准备一些常用药品。
2008年3月,黄忠清跌了一跤,导致骨折。虽然医好了,但行动非常不便,就连走路也要人扶着。为了方便老人大便,黄九荣在竹椅上挖了一个洞,老人一有便意,就将老人扶上竹椅坐好,然后摆上便盆。为了方便老人小便,黄九荣又买来便袋,并向医生请教了使用方法。黄九荣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减轻老人的痛苦。”
如今,老人尽管身体不便,但他对生活仍然充满希望:“现在社会好,子孙们孝顺,我还要多享几年福。”
据了解,黄忠清现在是五世同堂,仅孙子辈就有27人。
寿星档案
姓 名 黄忠清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生 日 1909年6月
玉屏自治县大龙镇蔡溪村白猫冲组
文化程度 文盲
职 业 农民
病 史 无
长寿史 多个亲人都是90岁左右去世
早上8点起床,午休2个小时,晚上10点睡觉;少食多餐,不抽烟喝酒;喜食甜食、面食、蔬菜,爱喝汤
脾 气 乐观,幽默,温和
喜爱活动 散步,劳作
长寿秘诀 勤劳,善良,心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