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资源
2009-08-26欧阳康张冉
欧阳康 张 冉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在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既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归,而是在充分鉴别基础上的扬弃和创新。在当前,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又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统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6-0015-05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还将继续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更客观地评价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如何更好更充分地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来充实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何以成为现代化的资源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资源与精神动力。如果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现代化大厦也将失去历史和现实根基。传统文化是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在今天已基本为大家所接受,然而要让它们成为普遍共识和具体实践,还有一个前提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反思,即传统何以和如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资源?认真审视这一问题,对于正在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当代中国来说,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作为现代化的资源是由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
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继续”。怀特的话表明:文化的发展是内在的生长过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断交替发展的过程。传统与现代之间有一条割不断的潜在纽带,传统是现代的起点与基础,没有一种文化能凭空地产生出来,现代只是传统的延伸与超越。传统是历史的,因为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作为起点,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发展提供前提并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被超越,并由此而获得新的发展和延伸。传统又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不能把传统文化看作是一潭死水,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看到它同时关系着民族文化的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的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术,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画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抛弃文化传统,割断历史联系,只会使现代化的发展失去根基。传统能否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利资源,在于如何看待和运用历史传统,在于是把文化传统看成是生长发展的开放系统,还是将其视为永恒不变的封闭系统。
(二)传统作为现代化的资源已经由各国的现代化道路所证实
不同国家的现代化的启动与推进,都必须从本民族文化传统中得到营养与支持。这一点早已被已经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各个国家所证实。传统是由人的创造性活动所生成,又构成人生存活动的文化环境,为民族和文化的生存和延续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不同的国家正是由于各自的传统文化不同,才走上了不同的现代化道路。
认真考察近代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发现,尽管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各种各样,现代化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引导那些西欧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几乎全部来源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借恢复古希腊、古罗马思想的名义所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对近代西欧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与近代西欧国家现代化的诸多内容有密切联系,它对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社会的变革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文艺复兴之所以对近代西欧走向现代化产生如此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它孕育了技术理性和人本主义精神。而这两者恰是在直接承传了古希腊罗马传统文化精神基础之上的一种重塑,是中世纪之后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基本内涵,也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与人本自由和技术理性发展所造成的理性化进程相并行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就是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教的世俗转换。传统基督教理性化和世俗化转换之后所形成的“新教伦理”构成了西方现代化社会的本质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为西方超越农业文明历史阶段。走向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领先位置奠定了基础。马克斯·韦伯在谈到西方社会及其现代化的问题时,曾多次指出,近代性之所以发轫于西方而不是东方,乃是源于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驱策。新教伦理通过为资本主义精神提供某种理性的基础——“预定论”和“天职观”推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如果没有这种作为深层文化驱动力的伦理精神。西方社会走向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日本的现代化道路,更是成为有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各种论说所援引的例证。日本是非西方国家中最早开始并完成现代化的国家。日本的现代化及其文化转型也是在不失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通过改革,成功地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文明而实现的。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明治维新政权在推进现代化进程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型。1868年4月明治天皇颁布的改革维新的《五条誓文》中有两条是属于文化变革的。直至后来的伊藤博文改革也是在巩固明治维新成果的同时,借助日本传统中对天皇的尊崇,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天皇的绝对权力的基础上推进实施的。即使在今天,传统文化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依旧表现出巨大的张力和活力: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是日本企业成为高效团队的精神主导和联系纽带:“民本”思想是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义利之辨”是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中庸”概念协调着日本的现代政治等等。这些都充分显示传统文化力量在日本现代化历程中独具的驱动作用。日本现代化表明,保持传统文化同样可以谋求现代化。正如前联邦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这样评论:“我们必须探究日本人成功的原因,这就是他们在确保处于技术化的环境中的传统价值。即它的技术是西方的,但精神仍然是日本的,任何日本人都没有在繁荣的国度里产生过铲除深深扎根于日本历史上的神道教、
佛教和儒教的精神根源的想法。”
从西方和日本的现代化道路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具有悠久的古老文明传统的国家,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决不应把传统视为包袱,欲弃之而后快;相反,它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进一步前进的起点。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珍视自己民族的传统,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道路的价值和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一方面是现代化在我国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前所未有地认真学习、保护、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走向世界和找回自我这两个方面同时得到了强化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为当代中华民族提供了精神支柱,时代精神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得以发挥和弘扬,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获得了坚实的历史基地和精神家园。
中国要想早日实现现代化就应该更加重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并自觉将传统文化放在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中给以合理的价值定位,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本真精神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接轨。中华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有价值的精神文化资源,现择其要者而述之。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道路提供了精神动力
在漫长的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正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比如:(1)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进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的统一,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2)崇尚和谐统一的精神。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境界观和“和为贵”的独特思维方式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品格,而且为中国人民正致力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长期的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3)勤劳勇敢的精神。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气质世所公认。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就蕴含在“克勤于国,克俭于家”的延绵不绝的传承之中。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不断战胜自然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艰难险阻,使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始终保持勃勃生机。(4)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意志,哺育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不断进取的民族气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倡导的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精神的历史文化精髓。另外,还有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等等。这些民族精神,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中庸”、“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式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注重“中和”的思维与方法论特点。在此,以儒家学者提出的“中庸”学说最具代表性。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就是讲:“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⑥。“中庸之道”要求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力求中和、持平、稳定,注意公平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允执其中”、“致中和”的程度,既反对过火,又反对不够。当然“中庸”不是不偏不倚、毫无原则地对任何矛盾或冲突加以调和,而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循着“中庸”的辩证思维,中国古代学人特别注重“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思维方式的优长在于:允许不同个性、不同意见的共同存在,而不是取消个性,取消相互间的差异。“中庸”、“和而不同”的思想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和理性精神。在当今时代,小至待人处世、完善自我,大至管理社会、治国安邦,中庸原则都具有科学的方法论价值。中庸、和而不同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强调整体和谐与平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西方文明的危机引发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仍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尤其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三)整体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有益的价值取向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整体为价值取向的文化价值观。儒家主张只有那些对社会整体利益起增进作用的行为,才是符合道德的和“义”的要求的。墨家所主张的“兼爱”,“爱利国”、“爱利天下”、“爱利万民”,同样也是将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的行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准则。法家所强调的在涉及到“公利”与“私利”的关系时将“公利”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而“去私心、行公义”的观点,同样体现着整体的文化价值取向。整体价值取向是以集体、社会、国家为本位,强调整体、国家的利益,主张为整体、为国家利益而献身。这种整体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处理义利关系上。儒家强调“义利之辨”,强调在个人私利与社会公益发生矛盾冲突时,要舍私利而顾公益。儒家强调“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主张“义然后取”。这里所说的“义”就是公益,就是指集体、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利”则主要指的是个人的私利。儒家传统义利观思想是强调在义利相矛盾、相冲突时,应当以义为重,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们剔除其为封建国家服务的消极的一面之后,可以看到其中渗透着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的公利而应当牺牲个人的强烈要求。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强调整体,要求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私利化倾向具有重要的规整意义。
应该看到,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所能提供的资源当然远远不止上述方面。例如,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诚信为本的价值观,敬业尽职、“宁俭勿奢”的自律意识,强调“慎独”的自律原则等等,也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伦理和文化要求相容相通,对中国当代文化精神的建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只是需要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注意转换思维和观察的视角,自觉地将传统文化放在现时代的大视野、大格局中去考察,全面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道路发展的价值和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出传统文化内在的“本真价值”。
三、充分发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和拓展中国道路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道路来说,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藏。充分认识和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又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
泉。但是传统文化并非尽善尽美,其中还蕴含着不少消极的、局限性的成分与现代化相冲突。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来充实和拓展中国道路,在我们看来,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对其做出一种正确的价值选择。而这种选择,又是建立在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基点之上的。
(一)认真鉴别、审慎选择
对传统价值的肯定,不能走向另一种极端,即对传统采取一种不加批判地肯定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和精神,保存着大量的有助于中国现代化成功的合理内核,但它又带有地域性、时代性的印记,这些东西一旦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时代,则会逐渐丧失其意义,成为过时、陈旧的东西,甚至作为消极和保守落后的力量与新经济、新政治和新文化相抵触,妨碍社会的发展,成为民族进步的沉重负担。比如重农抑商的经济发展观、根深蒂固的血缘宗法思想、淡薄的法制观念等等都与现代化相冲突,也与我们当今构建公平正义民主的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对此,我们应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从整体上看,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蕴含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有脱离社会现实的虚幻:既有反映历史发展方向的进步思想,又有逆历史潮流的反动理念。针对传统文化的二重性,我们必须对其认真鉴别、审慎选择,鉴别出哪些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哪些是阻碍现代化建设的,“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认真鉴别、审慎选择的结果就是:“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对于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当肯定的东西,哪些是应当否定的东西,我们不能从主观随意性出发,而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积极整合、勇于创新的原则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融合势不可挡,文化多元化趋势成为潮流,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广泛。面对开放的文化环境。如果用封闭传统文化的方法来保护传统文化,则更容易限制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窒息传统文化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努力发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积极整合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为我所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研究和学习国外的经验,整合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成果。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⑧对传统资源的发掘并不仅限于开放与包容,更重要的是创新。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具有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要求适时改变形式的再生性。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传统文化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必须和创造结合起来,“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和活力,是文化的发展动力。离开了创新,文化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世界在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一切都迫使传统文化只有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全面的综合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原则
传统文化的再生,也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就中华文化而言,转换的目的是努力建设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要秉持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原则。
文化的民族性,是指文化的民族特色与民族个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一旦失去优良传统也就失去其原有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仅在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还在于它是中华民族发展文化软实力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资源;不仅在于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活力一道构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内容,还在于它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强盛的支撑,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这种支撑的根基;动摇了这个根基,那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考察,不难理解保持民族性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
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民族个性与特色,还在于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文化生命力的精髓。先进文化的建设不仅要根源于传统,更要体现时代的特征。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如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既不割断历史、不因中断传承而失去民族特色,又不落后于时代?“只有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融入亿万人民群众开拓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中华文化。”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清醒地认识时代发展变化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正确处理继承与弘扬的关系,善于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各族人民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使中华传统文化适应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是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原则。
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长期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我们希望也相信,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将继续产生良性健康的互动:一方面,现代化建设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获得最为坚实的民族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综合创新的过程中丰富其内容,改变其形态,获得生机与活力,成为现代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并为中华文明的世界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