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火箭发射“一半成功”

2009-08-26

环球时报 2009-08-26
关键词:韩联社轨道火箭

16

要 闻

第1993期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1、16版编辑 刘 洋 郭孝伟 美编 张 颖 电话(010)65369620

媒体民众都有质疑声音 政府坚持宇宙强国梦想

●本报韩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莽九晨 林雪原●本报记者 魏莱 郭芳 李凯 王跃西●王轶峰 陈一

韩国25日发射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出现“部分失败”,韩国官方一时有些尴尬。韩国似乎在成为第十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门槛上绊了一跤,这让很多韩国人在短暂高兴后转入失望。一些韩国网民昨天发表了情绪激动的言论,甚至质疑韩国官方关于火箭发射“未完全成功”的说法,宣称“失败就是失败”,与按官方口径报道火箭发射“一半成功”的主流媒体形成鲜明对照。英国《金融时报》称,这对韩国刚起步的太空计划造成重大打击。但韩国总统李明博表示,应将这次挫折“作为转祸为福的契机”,他号召韩国“更加努力地发展宇宙强国计划”。

“短暂的欢呼,长长的叹息”

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于韩国当地时间25日下午17时发射升空。此前,这枚火箭已经历7次推迟发射。当新的发射进入倒计时后,韩国人都捏着一把汗。韩国主要电视台都进行现场直播。据统计,当地时间17时至17时12分之间,火箭发射直播的平均收视率高达25.3%。火箭发射后,一切正常。在火箭的第二级成功点火之后,韩国国内普遍认为火箭发射已经取得成功,韩国媒体和民众也为此而欢呼。韩联社称,韩国火箭发射成功,“韩国从此也挺进与美国和俄罗斯等航天大国进行竞争的行列”。韩国网站上,“祝贺火箭发射成功”、“韩国迈向航天强国”等留言随处可见。

当地时间18时10分左右,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安秉万在记者会上宣称“‘罗老号未能进入正常轨道”,韩国国内喜庆的气氛骤然逆转。韩国网络媒体mdtoday在题为“短暂的欢呼,长长的叹息”的文章中称,“盼望很久的发射之初,太高兴了,但后来听说未进入目标轨道,卫星成了宇宙迷路儿之后,非常失望。韩国要成为宇宙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韩联社称,26日凌晨4时,大田人造卫星研究中心将与“罗老号”所搭载的卫星进行首次通信,届时将能判断出卫星是否已经确实无法进入预定轨道。

对于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 韩国YTN新闻报道认为,火箭发射没有取得圆满成功,因为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可以说是取得了“一半成功”。韩联社也称,“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韩国火箭发射没有取得100%的成功”。韩联社援引韩国专家的话称,此次“罗老号”火箭发射主要目标是实验火箭推进器的点火、发射以及火箭分离,可以说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失误”。

韩国总统李明博25日表示:“虽然未能进入目标轨道,但也可以说获得了一半成功。” 据青瓦台发言人称,李明博25日下午在结束国务会议后就火箭发射指示称:“‘七颠八起若还是失败,我们应以‘八颠九起的决心,更加努力地发展宇宙强国计划。应将‘罗老号的失败,作为转祸为福的契机。”

专家质疑“部分成功”说法

对官方“一半成功”的说法,韩国网民反应激烈。一个名为seele的网民说:“失败就是失败,什么叫部分成功?”另一名网民nalasuka说:“俄罗斯的一级火箭发射成功,我们韩国的二级火箭失败才是真的。”网民click更激愤地说:“这都是因为李明博! 把国家搞成这个样子,抹杀了经济,现在又抹杀了‘罗老号!”

韩国少数媒体也出现了质疑之声。《韩国时报》称,虽然相关部门表示发射“部分成功”,但难以否认的是,这次发射对韩国空间技术是一次严酷的现实检验。因为根据俄罗斯技术制造的第一级火箭没问题,而韩国自主制造的第二级火箭却出现了问题。报道称,目前韩国国内已经出现了争论,有人质疑为什么纳税人的钱会被花在基于俄罗斯技术的火箭制造上,且落得了这样的结果。

中国航天专家庞之浩2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韩国火箭未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但是毕竟将卫星送上了天,因此称“部分成功”有一定道理。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卫星,不能发挥原定功能,但仍可留在太空中用于技术实验。欧洲的火箭发射也曾经出现过类似情况,后来通过卫星自带的动力系统调整后进入轨道。不过,韩国这颗卫星并没有装备动力系统,因此很难进行调整。

中国军事专家戴旭则说,发射火箭除了成功就是失败,没有什么“部分成功”或“部分失败”的说法。成功的标志就是两个——入轨和定位。现在韩国火箭偏离了轨道,更谈不上定位了。“部分失败”这种顾全面子的态度并不利于需要十分严谨的火箭发射科学。

在中国的韩国人也非常关注这次火箭发射。接到《环球时报》记者电话时,在南京的一位韩国办事处代表李承俊正和朋友聚会喝酒庆祝火箭发射成功。当听到卫星没有入轨的消息后,他说,“就算完全失败,韩国也要继续搞下去。”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的韩国留学生朴海仁则说,她对这次火箭发射“失败”非常不满意,因为政府用了很多韩国纳税人的钱从俄罗斯那里高价买来这个“高档的技术”。发射火箭这样“高档的技术”虽然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搞成的,第一次发射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政府“不承认失败”的做法非常令人不满。这也反映了韩国政府高级官员“好面子”,怕“丢位置”的性格。

英媒称韩太空技术“落后于朝鲜”

韩国这次火箭发射也吸引了世界媒体的关注。英国《金融时报》称,韩国自称发射取得了“部分成功”,但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对韩国刚起步的太空计划造成重大打击。韩国想在2018年前造出自己的火箭、2025年前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它还想提供发射卫星的商业服务,但是它的太空技术落后于中国、印度和日本,某种程度上甚至落后于朝鲜。日本《朝日新闻》网站称,韩国搭载卫星的火箭发射失败,韩国无法达到之前定下的目标:成为第十个发射自己卫星的国家。

《纽约时报》称,眼看着邻国——中国、日本和朝鲜都积极发展空间项目,韩国也急于有所建树。报道称,韩国自称与朝鲜不同,它的太空项目是透明的,但火箭技术能够转化为导弹技术。此前朝鲜也表示“密切关注”美国对韩国发射火箭会不会像批评朝鲜一样。美国因此担心挑起地区间军备竞赛,拒绝为韩国提供相关帮助,韩国转而向俄罗斯求助。

韩国《国民日报》称,尽管韩国支付了昂贵的学费,但韩国却未能充分从俄罗斯获得2级火箭与卫星分离的技术转让,却仓促发射。评论称,取得“一半成功”是在没有获得技术转让的情况下“发射急躁症”导致的,再次印证了技术转让之路遥远艰难。

庞之浩说,火箭发射活动向来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之称。韩国发射“罗老”号火箭,有效载重仅为100公斤左右,从技术含量来看,不如我国上世纪70年代的“长征I”,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火箭。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航天实力的重要标志是该国能否将卫星送入3.6万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轨道,具备了该能力,也就具备了发射洲际导弹的能力。韩国此次火箭发射的预定轨道是304公里高度轨道,是水平较低的低轨道发射。▲

猜你喜欢

韩联社轨道火箭
推荐书目《中国轨道号》
计数:轨道弯弯绕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正确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