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林村决定暂停挖遗体

2009-08-26

环球时报 2009-08-26
关键词:观礼罹难者灾民

台不支持退役将领

观礼大陆国庆

25日,岛内媒体报道了大陆国庆将至少邀请300位台湾人士参加的消息。台湾“陆委会”和“国防部”则认为,退役将领出席不太恰当。

据《中国时报》25日报道,中共统战部与解放军总政、总参等系统已展开邀请台湾各界人士出席国庆阅兵式的观礼活动,“在50周年国庆时,台湾各界人士约有300人受邀观礼,今年北京扩大举办国庆阅兵等活动,预估最少会有300位以上的台湾统派政治社团、黄埔军校的退役将领、台商领袖、原住民代表等各界人士将受邀出席观礼”。报道还说,据接到邀请的观礼者透露,早在一两个月前,大陆相关部门就开始征询台湾相关人士的意愿,愿意受邀观礼者,必须填写资料表格。而根据筹委会发布的“国庆六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具体安排,9月30日晚间,中国国务院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国庆招待会,“据称,受邀的台湾各界代表将会出席这项国庆招待会,并将参观隔天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

“中央社”25日报道称,大陆“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当天表示,将会邀请比往年更多的台湾人士参加,邀请准备工作已经开始。文章援引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的话说,邀请的台湾人士将来自各地,有广泛的代表性,但名单还没有最后确定,也没有确切数字,不过今年的规模会大一些,人数也会多一些。

对此,台湾“陆委会”表示,退役将领毕竟因其过去曾任重要职务而受到台湾人的尊重,其身份具有指标意义,而大陆国庆是有政治意涵的活动,国军退役将领前往参加,可能有负台湾人的期望。“陆委会”还说,台湾自己的“双十国庆”今年都不办了,这时到对岸看阅兵实在不恰当。“国防部”军事发言人虞思祖也称,国军届退人员在退伍前,会依据职务的敏感性以及曾经接触机密事务的等级,规定不同年限的赴大陆地区管制,管制期满后,他们就像一般民众一样,可以进出中国大陆。不过,“国防部”仍认为,“退役将领赴大陆地区,是一个不适当的行为,在此呼吁退伍将领能够审慎评估”。▲(李子新)

泥石流灭村466人失踪 幸存者仍对当局存不满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李春明 本报特约记者 向 蕾

台军在小林村搜寻罹难者的遗体。

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几百人被泥石流活埋,他们的遗体将如何处理一直牵动着台湾人的心。《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等媒体25日报道称,小林村已决定暂时停止挖掘罹难者的尸体,村落现址将辟建纪念公园等,供后人凭吊。此举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多数灾民赞成停挖

连日午后豪降大雨,小林村自救会24日达成决议,暂时停止挖掘罹难者的遗体。小林村自救会执行长蔡松谕说,大雨后土石变得更加松软,台军执行挖掘任务困难度增加,且危机四伏,考虑到安全问题,才做出暂缓开挖的决定。《自由时报》25日举例说,20日上午,台军士兵曾找到两具罹难者的遗体,但因山区午后下大雨,结果浮出的尸体、尸块再度被掩盖。不过蔡松谕也说,暂缓开挖不是永远不挖,未来重建小林村,或者在灭村地点辟建纪念祠时,一定会再动土,届时若发现罹难者遗体,且在安全无虞的情况下,自救会可能要求当局再开挖。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查找,不少罹难者家属已接受亲人被深埋土里的事实,大多数倾向停止开挖。小林村村长刘仁和的女儿刘怡君说,此次灾难涵盖范围太大、遗体埋得太深,大家根本不晓得自己的亲人被埋在哪里,与其浪费庞大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挖掘,还不如给亡者一个安静的安息之地。小林村自救会临时委员周翁承也说,当初选择开挖是因为罹难者遗体已浮出河床,总不能放着不管,如今遗体再度陷入土石堆中,贸然开挖只会让亲人尸体变得更支离破碎。甲仙乡乡长刘建芳表示,他原本就不赞成开挖,不忍心看到乡亲们被挖出后面目全非的样子,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在台湾任何一块角落再度上演。据了解,村民倾向在当地辟建纪念公园或设立纪念碑,供后人凭吊。

挖掘成效不大

8日,小林村因受两侧山崩落石夹击,加上堰塞湖溃堤大水淹没村庄,只有少数人幸运逃出获救。《自由时报》报道称,按照高雄县政府的最新统计,户籍在小林村的失踪人数为152人,261人已开具死亡证明,甲仙乡乡公所的统计增加了户籍未在村内的外籍配偶、工人和到访亲友,合计有466人失踪。18日上午,消防人员在灭村地点——旗山溪西岸,发现30多处罹难者尸块及遗体,却因手上没有工具,直到19日台军进驻后,才挖出两具遗体。一个星期以来,台军动员直升机将挖土机、“山猫”等机具运进楠梓仙溪西岸,协助进行尸体挖掘,但仅寻获几具较完整的遗体,其他都是断腿或零星尸块等。有时尸臭味甚至来自五六米高的大石头下,即使动用机具也很难移动,搜救人员不得不放弃。《联合报》报道了尸体挖掘过程中几个让人心酸的故事。小林村邦姓灾民21日接到通知,“找到DNA和你相符的亲人了”,等到了现场才发现是小女儿的左腿。他悲痛地说,“就算只剩一只左腿,她还是我最爱的小女儿!我一定要把她带回家”。22日,刚领回父亲遗体的林姓男子又接到警方通知,领回母亲的一条大腿。他泪流满面地说:“阿母,我终于找到你了,你要和阿爸做伴,好好走!”

目前小林村村民已经全数撤离,300多人暂时居住在甲仙乡龙凤寺,睡在进香客所住的香房里。由于人数众多,一个小小的房间至少安置10人,大一点的则住了20多人,甚至还有12个家庭近20人挤在一起的情况,生活环境相当艰苦。灾民的伙食由龙凤寺负责采买,再加上民间捐赠的物资,晚餐至少有六七个菜,光是肉类就有好几样,如果吃素还可以另外开伙,而且都是“吃到饱”,没有任何限制。白天大人在外面忙碌,等到晚上全家人才可以坐在一起吃饭,共享天伦之乐,这也是风灾过后灾民仅存的一点快乐。连日来,慈善团体也是纷纷到龙凤寺发放救助金,每名灾民一天可领到一两万元新台币。《联合报》25日报道称,“内政部”已提出“推动家园重建方案”,未来小林村的灾户将迁到甲仙乡五里埔。

马英九支持率回升

马英九下乡勘灾先鞠躬,然后说抱歉的低姿态,也赢得了一些灾民的认同。TVBS电视台最新民调显示,他的满意度已经回升到2成,比起风灾刚发生时的16%上扬了4个百分点,不满意度也从65%下降到59%。但“行政院长”刘兆玄的状况刚好相反,满意度从原本的13%继续下降,只剩下11%。“你难道不应该下台吗?”在小林村,还有灾民指着刘兆玄这样骂。25日,小林村灾民还北上陈情,希望“监察院”尽快查明灭村有无人为因素,追究官员责任。《联合报》评论说,刘兆玄终于在“八八水灾”近两周后亲抵死伤最惨重的小林村,承受灾民难以遏制的怒气。灾后重建委员会更拉到灾区前线开会,希望当局的重建政策能结合民意需求,“这两件事乍看简单,却是刘内阁满朝博士阁员走了很长的路才体悟出来的”。中正大学哲学系教授谢世民则建议马当局“迁都”中南部,重建台湾社会的团结。

两岸对小林村都相当关注。据《联合晚报》24日报道,大陆海协会副秘书长马晓光19日拜会海基会时,代表海协会捐赠3万美元给小林村,24日海基会将这笔捐款兑换为新台币98万多元交到乡长的手上。岛内也掀起了接纳灾区学童热,像台北市政府宣布开放4200个名额,让灾区学生到台北寄读,没有时间限制,直到原就读学校恢复为止。金门县提出的接纳安置计划,灾区学童可享受就学福利和补助,同时免学杂费、营养午餐费,提供每年4趟往返台湾岛和金门的交通费。国泰人寿副董事长蔡镇宇还决定认养小林村的一名3岁男童,为其提供学费及生活补助费,直到18岁为止。▲

猜你喜欢

观礼罹难者灾民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辽宁团罹难者家属获赔偿
“头七”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春雨威胁海地灾民安全
60年庆典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