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误用“一蹴而就”

2009-08-25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肯定句苏洵大江

“一蹴而就”原为“一蹴而造”,踏一步就可以达到某种较高的境地。蹴:踏;造:至。见于宋代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后世多作“一蹴而就”,即踏一脚就成功,形容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例如:①改革岂能一蹴而就!②对这场斗争存一蹴而就心理,以为一战便能取胜,是犯了革命的幼稚病。③学好外语要艰苦努力,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运用“一蹴而就”这个成语要防止误解为“一气呵成”,最好不要用于肯定句。请看这样的句子:①吴教授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换成“一气呵成”即可)②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拢工作一蹴而就,胜利实现大江截流。(大江截流绝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猜你喜欢

肯定句苏洵大江
苏洵发愤读书
百万雄师过大江
心中的大江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搞笑秀
苏老泉大器晚成
汉、维、英语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对比
虚拟语气“本……”的表达方式和高考
must,have to和have got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