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博逸:国际化不是时装
2009-08-25王缨
王 缨
衡量国际化企业的三大纬度:经营业绩表现、持续竞争能力、国际企业文化的素养。
11年前的中国愿景
早在11年前,欧洲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创始人罗兰•贝格先生就来到《中外管理》主办的官产学恳谈会上,并作了题为“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市场领先者的愿景”的演讲。那可是在1998年呀——中国尚在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游弋徘徊而竭力跻身其中。罗兰•贝格先生在那时就颇有远见地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世界市场的“领先者”——重要的是设计好自己的“愿景”,拥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显然,这个话题既应时,又前瞻。直到今天,其中的观点仍然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他当时指出:中国面临的环境已经形成两大趋势,一是世界市场和产业进入了全球化;二是竞争已经超越企业而进入国家和经济区域间的竞争。这样的趋势意味着什么呢?第一,商业距离已经缩短;第二,价值链上所有的环节都会进入国际化而由市场、成本和资源来决定要素的布局;第三,资本自由流动和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推波助澜。
而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拥有三大优势:市场规模巨大;低要素成本和丰富的资源;有效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整体上的稳定。
那么,中国该如何参与全球化竞争呢?一、要稳步开放中国市场,使企业适应竞争;二、要发展经济体系、金融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增长打下基础;三、下决心谨慎地进行民营化;四、要在向全球化转型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中国道路”。
说到企业在竞争中的生存,那就要懂得:以利润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志,以成本最低为目标,适应市场导向,改变不合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而一旦进入全球竞争,企业还必须在战略上实现三大条件:一、有明确的愿景;二、形成竞争优势——技能优势、流程或业务上的核心能力、财务的合理设计、接近资源的能力;三、以集中战略形成核心竞争力。
国际化需要时间
十年后,罗兰•贝格公司在中国市场更为活跃。仅2009年6月的一个月里,《中外管理》记者就在两次会议上见到了其大中华区总裁常博逸先生。
最近,罗兰•贝格公司专门制定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八大标准(整体经营业绩、海外拓展表现、生产采购能力、全球营销能力、国际人力资源、创新研发能力、品牌塑造能力、当地文化融合)来考察中国企业的三大纬度:经营业绩表现、持续竞争能力、国际企业文化的素养。
《中外管理》特别问道:中国文化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可取的是什么?又如何去塑造企业的国际性文化?
常博逸说:我认为第一,中国人是很有耐心去做一件事情的;第二,中国文化中的韧性能够承受各种冲击,各种压力;第三,中国人非常有信心,这也是当前世界上非常需要的一种东西。但是,我给中国企业的忠告是:国际化需要时间,它不是一件时装。而中国市场太大了,这个市场本身就有足够的空间供很多企业来生存,所以如何在保留你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势头和进入国际化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这是中国企业的最大障碍和挑战。没有做本地冠军是不可能做世界冠军的。同时,企业国际化不可避免地要按照国际规律来行事,这不仅包括用国际通行的语言来开展工作,更包括你在商业上的条款和行为。因此,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学会增加你公司内部的多元性,让你能够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来看待新的挑战。
与十年前相同的是,罗兰•贝格公司始终在关注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善,不断以国际化的眼光直率地表达意见;不同的是,仅仅十年,如今他们已经在寻找中国目前到底产生了多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十年磨一剑,中国企业的实力正在迅速提升。同时,成为国际化企业,已经不能只是一种“愿景”,而应该是生存的“标准”。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格言;如何在保留你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势头和进入国际化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这是中国企业的最大障碍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