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源:10年打造“珍珠链”

2009-08-25刘宏君

中外管理 2009年8期
关键词:小天鹅药方彼得

徐 源 刘宏君

一辈子在企业一线摸爬滚打的徐源,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大家:如何将来自于书本的管理理论切实服务于企业实践。

和国内很多企业一样,小天鹅在1987年前经过八年痛苦摸索,突破了技术开发瓶颈。又用了三年时间解决了市场观念、服务问题,此后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但一个人在逆境中想的事情跟顺境中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很突出的表现是:我们工作服上有小天鹅的标志。在高速发展中,员工自豪,也很骄傲,大家都让标志亮出来;而困难时期,很多人都把那个标志刮掉了。

后来,大家重新自豪起来了。但正因为这样,就一定蕴藏着危机。因此,我们在1995年就提出“末日管理”。

15年前学会了“系统思考”

“末日管理”已广为人知,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末日管理”的思想其实源于彼得•圣吉的系统思考理论。

《中外管理》杂志的理念比较前沿,在国内最早介绍了彼得•圣吉和《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的理念非常适合中国,但一定要把它和国内企业的管理结合起来。我们通过《中外管理》了解到了新理念,但必须经过一个过程将这些深入的理论通俗化,把它变成自己和企业员工都能接受的理念,因为管理理念可以学到,管理能力学不到;技术能学到,技术能力学不到。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才能变成能力。

所以,彼得•圣吉的理论不可能直接在企业推广。但必须让大家明白很多东西是辩证的,于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我们换了说法提出了“末日管理”。

我们的“末日管理”针对的情况就是,员工的自豪感过了头就是骄傲,最好的时候就是最不好的开始,而我们必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必须不断创新,必须系统思考。而通过末日管理的理念让我们的员工了解到企业管理中隐藏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自己的问题,简单喊口号没用。

珍珠与项链的关系

我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中外管理》杂志创刊不久我就开始看了。我学过中文、财务、工商管理,还学过农学和数学,下乡回城后我开始到小天鹅工作,一干就是28年,在那里我从技术、销售、管理、物流到供应链管理这些工作都做过。你们杂志介绍的很多新的理念都非常好,但如何从理念到实践,需要知识面,由于我的横向知识广泛,所以更能理解这些理念。

可以说《中外管理》上介绍的领先管理理念好比一粒粒珍珠,而我们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把它与自己企业的实践结合,使它变成一串串珍珠项链。没有你们那一粒粒珍珠,我们无法为自己的困惑找到答案。

国内的管理杂志很多,但“官产学联手办刊”的定位让《中外管理》与众不同,在中国官、产、学这三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办好企业。

对企业来说,管理杂志上介绍的管理理念好比洋药,杂志使得这些国际管理思想能快速传播。但真正值钱的却是药方,而不是药,药方是医生的本领,所以杂志需要不断与读者、专家们互动,这样才能开出真正的药方。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经典语录:战略联盟能产生1+1>2的效果。小天鹅人从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世界开始跨入信息时代,开放与合作正越来越成为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式,今后联盟竞争将成为一种新的企业机制,并开创企业组织形式的新纪元。 1996年6月刊

计划是中外企业最大的差别。我想没有一个企业没有计划,但是很多企业的计划变成了滑稽,是没有科学性的,拍脑袋想的。 2003年12月刊

猜你喜欢

小天鹅药方彼得
彼得与狼
张老师的“药方”
彼得潘
彼得潘
合并完成,小天鹅变“美”了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弩药方提取工艺的优化
长不大的彼得·潘
洞庭湖小天鹅越冬中期行为节律研究
火热的青春之“小天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