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舵:中国管理最好的公司
2009-08-25张永舵焦晶
张永舵 焦 晶
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于思想境界的竞争,它表现为对企业管理的思考。
12年前,我曾为净雅的企业文化表述过很重要的两句话:创造积极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于思想境界的竞争,它表现为对企业管理的思考。
任何企业,其最终价值是什么?是能让人感到工作舒心、生活快乐、素质提高,是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留下宝贵的管理经验。但中国企业家重管理的太少、整合内部资源的能力太差、工作效率低下。虽然很多人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也往往不能真正去推行落实。
净雅从事的是餐饮业,关于这个行业有两种说法:一、世界上死得最快的是餐饮业;二、能把餐饮行业管理好,就一定能管理好其他企业。
净雅追求的,就是做中国管理最好的企业。
管理,要的是落地
就在今年6月16日,我们宣布和IBM将展开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咨询项目,而是涉及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物流、品牌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合作,并且,将会把咨询结果全面信息化。
其实在过去的时间里,净雅一直在为提升管理能力苦苦思索和努力,也从来就不惜投入——仅是花在咨询和培训上的费用,已达四五千万。尤其是2005~2007年,我们曾自己摸索着打造一套管理体系,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精力和代价。
但是,2008年,当我们开始实施这个体系,却发现有很多弊端和问题。首先,各种文件如果放在地上摞起来,可能会有几米高,不管是培训还是做推广,量都太大,无法落地。另外,体系的设置上也存在问题,比如追求完美主义,以及不够全面。
由此,我们开始寻找外部力量的帮助,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咨询公司,并最终选择了IBM。
当然,中国企业对于咨询公司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负面因素。在净雅曾进行过的多次咨询中,也曾有失败的时候。但我认为,这和找老师是一样的,有失败很正常。而且事实上,企业管理的咨询,不成功的原因往往首先是企业本身对管理咨询的认知不够。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如:这次和IBM的合作,我就明确提出管理信息化。这次咨询的成果,也将有两个检验标准:第一,我们从各部门抽调了50个人去专门跟项目,他们的能力有没有被培养起来?第二,我要的成果是必须落地的,不要最后给我一个报告,那没用。这也是我们这次能够预见咨询成功的重要条件,甚至连文化管理也要信息化,这在中国可能开创先河。
选择咨询公司是有门道的。要选择那些拥有三个产品的咨询公司:资源、方法论、项目管理的水平。一个好的咨询公司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价值。此外,管理咨询还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很多咨询,如果一把手不参与,就进行不下去。
在危机中扩张
值得欣喜的是,到目前为止,危机并没给净雅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就在今年第一季度,我们还有12%的增长。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在国内累计开店达到55家,其中,今年计划新开16家店。在与IBM的合作中,我们也有收购计划。未来,我们直营的品牌会包括正餐净雅,以及自助餐阳光海岸。其他的业态,比如快餐、面包房等将通过兼并、收购来做。
一个企业的扩张是应该建立在管理体系完善的基础上的,而之所以选择扩张和打造全面管理体系同步进行,是因为考虑到上市要求,以及危机带来的机遇。在经济低迷期,餐饮行业的扩张风险最小,投资成本较低。而上市,则是为实现净雅的战略目标,做中国最强、最大、最好的餐饮企业。我们更希望通过上市来给予员工回馈和鼓励。成就员工是我们的理念,净雅要成为一个有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公司。
不仅如此,在这次咨询中,我们还将解决员工的发展空间问题。以前,净雅的人力资源成长空间是仅限于管理部门的,今后则会强调技术岗位。比如厨师,可以发展到管理技术岗位,做研发,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同时也享受较高的薪酬和福利。
包括我们未来将开的净雅和阳光海岸的新店,将都做成连锁直营,不允许加盟。但是,这个“直营”向我们内部员工敞开,那些有管理经验的老员工如果希望能独当一面,在管理标准和思想一致的前提下,可以掌舵,并根据市场的环境进行经营方式的改革,这都是允许的。
服从管理+人本管理
发展21年来,净雅也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而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服从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即,所有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企业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上级下达的指令,下级必须无条件地执行,但服从的不是某一个领导,而是他的岗位;所有的管理者必须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发展的需要,关心员工的生活、情感。
看上去,服从和人本是矛盾的。但我认为,员工利益是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才有的,而且,所谓人本管理,其关键在于,你的管理是不是有利于人的成长?我曾当众把一位女经理训哭,这看上去很是不“人本”。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有所不同。我参加过美国的教练技术培训,其摧残程度超乎想像。美国西点军校的理念更是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借口。即使在中国,我们也都知道,磨难和坎坷对人生来讲是一种财富。假如一个组织的文化,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成是对个人成长有利的事情,大家都这么去想,我想这就不能称之为摧残。
张永舵对《中外管理》说:
这本杂志对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1990年代初我就开始看,也参加了杂志社组织的一些培训。大概是2003年时,我还得到一次机会,跟杨总编见了一面,他对管理方面有独到、深度的认识,我很尊敬他。而且这本杂志定位于做管理,但同时也非常讲政治、懂政治,我认为这种模式是非常好的。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格言:所谓人本管理,其关键在于,你的管理是不是有利于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