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春:让中国软实力崛起
2009-08-25徐少春焦晶
徐少春 焦 晶
金融危机之后,各行各业仍有许多优秀企业在屹立,是什么在支撑?是他们背后的管理!
如果问我在中国的商业进程中希望扮演什么角色,我的回答是:希望能够在帮助中国提升软实力上,贡献我的全部力量和生命。
因为,我们中国不缺高楼大厦,甚至比西方国家的大厦更高,造型更奇特。但是,如果软实力不能够崛起,中国是很难持续强大的。
对外:探索21世纪的中国模式
工作之余,我喜欢在音乐厅里听音乐,看一些名剧。喜欢欣赏油画。
这和管理有关吗?当然!
我和徐唯辛教授是朋友,从他那里我了解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艺术也正在崛起。中国管理和中国艺术其实是一样道理。中国管理模式和中国的艺术同样构成了中国的软实力。
改革开放30年来,各行各业成长起许多非常优秀的企业,他们屹立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环境中,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仍能屹立,是什么在支撑?是他们背后的管理!管理的模式能够让一个企业的经营模式稳定。
当然,很多人认为管理不分国界,尤其一提到中国模式,就认为是传统观念的翻版,甚至是落后的。但我认为,中国管理模式是21世纪的。在这个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普及,中国处在不断转型的时期,很需要去创新我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金蝶是靠为客户提供管理软件成长起来的。但下一步呢?难道仅仅是把管理软件卖给更多的客户吗?不。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这才是我的理想、我的信仰!
当然,中国管理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只能从“寻找”开始。2008年经过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遴选,找到了九家杰出的代表性企业。而更重要的是,很多的企业家开始真正去思考,中国管理模式该怎样去实践、怎样去创新。我相信,在经过了最初的“寻找”阶段后,下一步会是“碰撞”,然后“认同”、“推广”,最后“崛起”。
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中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甚至佛家的《心经》,其中的精华部分,一定要纳入到中国管理模式的体系中。而一大特点就是伦理道德,这是当代中国企业很需要的。
西方的管理思想实践,也绝对不能排斥,但更不能盲目复制,而是要根据中国的环境、中国企业的实践进行创新。
把这些各行各业的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总结提炼出来,可以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来对标,向榜样看齐,指引中小企业成长。
对内: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心
金蝶在输出管理,同时也在吸收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很多客户企业的杰出管理经验我们也在借鉴。我一直很推崇招商局集团,这样一个具有137年历史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现在又正在经历全球金融风暴,但是仍然发展得非常好。
为什么?因为这个企业的领导把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运用得很好,他们也吸收西方文化里的制度精神,但还有很多的创新,比如对“和而不同”管理哲学的应用。
毫无疑问,类似的优秀经验我都会吸收进来。金蝶“没有家长的大家文化”,就是受到了招商局集团的影响。这并不是说不要领导、不要管理者,而是强调让制度来管人。这套思想我们也写进软件里,来帮助中国更多的企业成长。
创业18年了,这么多年里,我看到了很多人的成长,同时也看到了个别人的离开,我经常在思考:我的员工,他的内心在想什么?
思考的结果,是要用心管理,就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内心。我不用管,靠制度管,更是每个人自我管理,这是我想营造的最高文化境界。
我拥有金蝶不少的股份,但是坦率地讲,我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虽然这话很多人都未必相信。但是行动可以证明,这么多年,我没卖过多少股票、没套现,为的是保证金蝶这个品牌还能够成长。我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营造一个社区,这个社区里,人人自我管理。
这次危机,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感受到压力,很多人开始睡不着觉,很多人都在思考:我还能维持多久?而我们的策略就是在逆境中实现跨越式成长,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策略。我认为很多中国企业都需要有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生即死、死即生,在中国文化里是很强烈的。
当然,我也肯定有担心,可能有很多很多的担心,但是惟一不担心的就是我们金蝶的这种精神。我不仅要坚持到最后一刻,而且要坚持到看到胜利的曙光。当金融危机消退,当我们在逆境中实现跨越式成长的时候,我们要搞一次很富有历史意义、标志意义的庆典,庆祝我们的重生、庆祝我们再一次地飞跃。
徐少春对《中外管理》说:
非常有缘,金蝶和《中外管理》同样创立于1991年(本刊注:同时更让《中外管理》无法忘怀的是,第一家向本刊投放广告的企业,正是徐总创办的金蝶)。《中外管理》是中国第一家把西方的管理经验以及一些名家的思想介绍到国内的杂志。在很早的时候就大量刊登海外的一些管理人物的访谈,比如:台湾的石滋宜,当时刊登了他很多报道,我印象很深。
2001年2月15日,金蝶上市。当年4月,我随深圳市政府代表团到美国去招聘人才,其中跟我同行的有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党委书记胡政(本刊注:本刊同年关于招商局集团的封面故事,曾对胡总有深入报道),现在是招商局集团的副总裁。我俩挨着,落座后,他从包里拿出一本《中外管理》,我问:“你也看《中外管理》?”他回答说:“对,这个杂志好,我喜欢看。”在外航的飞机上,随身携带《中外管理》,这让我印象很是深刻。
最近几年,也更多地接触到了杨沛霆老先生,快80岁的人,仍在致力于中国管理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敬仰,我一定要以他为榜样,将毕生的精力献身中国管理的事业。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经典语录:中国管理的体系如果做到标准组件形成起来,企业之间的协同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2008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