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适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2009-08-25杨帆马晓丽
杨 帆 马晓丽
[摘 要]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座城市的人口是否适度直接影响该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城市人口的适度与否,应该从是否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衡量。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深化城市适度人口内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 适度人口 可持续发展 人口规模
一、城市人口问题
(一)城市人口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不断膨胀,规模愈来愈大,人口数量剧增。据统计,全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已由1800年占世界总人口的10%增至1900年的15%和2000年的43%。1950-2050年间将由65%人口居住在农村转变为6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人口对于环境的破坏:一些城市的环境质量迅速恶化,人口增长常常超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的负面影响愈加明显,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健康进程。这些都是城市人口的非适度增长所至。
我国人口正在逼近目前科学发展状况下自然环境容量的极限[2]。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到2006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577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43.9%;到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5937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44.9%。可见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就个别城市来看,200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6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万人,是2001年以来人口增加额最高的一年。数据显示,2007年末北京户籍人口1213.3万人,增加15.7万人;外来人口419.7万人,增加36.3万人。城镇人口1379.9万人,增加46.6万人;乡村人口253.1万人,增加5.4万人。全市城镇化率84.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北京市外来人口大幅增加引起了城市人口数量剧增。人口分布向城市功能拓展区转移趋势明显,城市核心区人口增长压力仍较大。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995人/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32人。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22394人/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86人;城市功能拓展区6312人/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49人;城市发展新区709人/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34人。人口密度增大在为北京提供丰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加重了城市的负担。一旦人口超过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就会造成资源短缺,就业、住房、教育、交通、卫生等方面的紧张;而且还会引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治安管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城市人口要适度发展,形成适度人口规模,才能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四者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制约因素
1.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由于每个城市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环境特点各异、历史文化存在差别以及政府偏好不同等导致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不同,从而导致其人口容量与人口需求数量存在差别。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决定了该城市对人口的需求,适度人口规模首先要适应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避免人口过多或过分稀少。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城市适度人口规模。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最终是由劳动力推进的。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要求的就业规模就越大,所需要的人口规模也越大。超出经济发展水平所需人口会影响经济发展,低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需人口则会制约经济发展。比如,在农业方面,水利系统必须在人口密度达到一定水平以上才能充分发挥效益;在工业方面,必须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才能形成市场,形成促进生产的有效需求。现代城市经济学家认为,少于25万人口的城市,缺乏内在的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必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产业结构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共同决定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各产业劳动力需求之和即劳动力总需求,它与现有劳动力总数之差决定了可能的劳动力迁移数量,从而决定人口规模需求。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成为适度人口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人口规模要与产业结构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4.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也是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污染状况、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绿地占有面积等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既定的土地、矿产、水资源条件下,人口数量应有一个合理的最佳规模与之相适应。人口数量若超过资源环境的合理承载力,会使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给住房、交通、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生活费水、垃圾等大量增加,增加了处理的难度。若人口数量远远低于资源环境的合理承载力,则会导致资源利用率过低。因此城市人口规模要与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才能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适度人口新内涵
(一)适度人口理论的发展
1888年埃德文·坎南明确提出了在西方人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适度人口论[3]。认为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能够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稳定人口。阿尔弗雷·索维在寻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最适宜关系时,把适度人口定义为“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4]。并且认为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也相应地有多少个。这就把某一时点的适度人口研究推向了某一时期的适度人口研究,即从静态研究走向动态研究,从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索维的适度人口理论只强调了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而忽略了人口结构和人口地域分布,并且几乎从未考虑过人口质量问题。[5]适度人口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的人口经济理论已经创立了10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也需要不断创新。今天,人口的适度应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的增长,而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人口适度与否,应从是否最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衡量。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新内涵
1.适度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城市人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增长,许多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已超过了适度人口规模,甚至超过了资源和环境的人口容量。因此,实现城市适度人口的第一步应该是达到稳定人口(即实现人口零增长),据各种预测,我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14.68亿的高峰后转入零增长[6]。我们只有在实现城市人口零增长的基础上,才能使人口的发展逐步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从而实现三者的动态平衡。
2.日益提高的人口素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和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口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健康的身体是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基础载体,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会有良好的人力资本存量。其次,坚持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客观需要。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人力资本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终源泉。此外,可持续发展下的适度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我们建立新的思想方法、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和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依靠文化生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3.合理的人口结构及分布格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合理的人口结构是稳定人口增长,协调人地关系的需要。人口的自然构成是实现稳定人口的基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既是过去人口变动的结果,也是将来人口发展的起点。人口年龄结构较轻,意味着未来人口还会大幅度增长,只有人口年龄结构转为稳定型,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增长。此外,可持续发展观下的适度人口还要求人口社会结构的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贫困人口比重的下降或消失,因为贫困问题一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只有消除贫困及其综合症,才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转变观念与公众参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适度人口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论,是对以往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理论的扬弃和深化,要求人们必须改变目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树立全新的支持人类永续进步的发展观念,并且确实做到公众参与。只有这样城市才能进入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对策
(一)要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指标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从我国城市人口现状及问题出发,在符合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制约因素的前提下,反映城市人口规模的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稳定性、动态性和全面性原则。第一,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城市人口规模及结构,并能较好地度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观的目标实现程度。第二,在对所选指标变化幅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时,划分标准要保持相对稳定。第三,由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得到反映,所以指标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人口动态变化的特点。第四,人口指标体系必须要全面反映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既要反映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又要反映人口人口内部关系及其总量规模,从而使指标体系能较好反映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一,要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首先要控制该城市的暂住人口。诸如北京、深圳、天津、石家庄等城市暂住人口居多,特别是深圳,暂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因此应对城市暂住人口加以控制,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要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还要控制该城市的新生育人口。控制新生育人口,加强计划生育是大多数城市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的重点。尤其是对于育龄妇女人口所占比例较大的城市,更应该以加强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人口规模。
(三)提高适度人口容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则是指一定资源承载力和舒适度目标下的适宜人口。技术创新是调节一个城市适度人口容量的关键,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提高适度人口容量就成了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城市硬环境基础上营造合适人才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软环境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城市与人口的环境尴尬世界环境绿皮书之七[J]世界环境,2003(3):77-79
[2]张维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人口[J]中国人口报,2004(4、5)
[3]谢红彬。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容量问题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4):79-84
[4][法]阿尔弗雷·索维。人口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3
[5]原新。可持续适度人口的理论构想[J]人口与经济,1999(4)
[6]田雪原。把握战略机遇期,积极稳妥推进人口问题的全面解决[N]中国人口报,20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