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阳古建筑中独特的潮汕文化意蕴

2009-08-25伍春明蒋舒恬

消费导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揭阳建筑风格

伍春明 蒋舒恬

[摘 要]揭阳是潮汕三市之一,其他两市是潮州和汕头。揭阳的古建筑,主要指古民居、祠堂、寺庙。从“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形式的豪宅,到“四点金”“下山虎”的小户型古民居,清一色外面封闭,内部开敞;宅居组合,崇尚“中和”之理念;从“两厅夹一庭”和“三厅夹两庭”的祠堂,到呈四合院布局的寺庙,配以木雕、石雕、嵌瓷三大工艺,梁柱扎实,雕饰精巧,屋顶飞檐,都呈优美曲线,追求华丽。较之皇家宫阙、江南亭阁、苏州园林等,规格排场确有距离,但建筑布局用心,多了几分对先祖的敬畏、对宗亲凝聚力的关注以及对多子多福、家庭和顺的期待,而这一切皆与揭阳气候水文特性和移民文化渊源密切相关。

[关键词]揭阳 建筑风格 潮汕文化意蕴

作者简介:伍春明(1965— ),湖南沅江人,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从事社会学、历史学、音乐研究;蒋舒恬(1986—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从事社会学、美术研究。

引言

本文所论“揭阳古建筑”,特指揭阳古民居、祠堂和寺庙。揭阳古建筑,与顶级的皇家宫阙相比,格局当然小得多,但感觉多些温暖与人性关怀;与苏州的园林相比,排场会有一定距离,但设计的理性与浪漫却各有千秋,同样显得灵性十足。它们在默默地散发着艺术魅力的同时,还能给人悠长的亲情回味,尤其能够让终日被钢筋水泥层层包裹的现代游客带来几分“天人合一”的真切感受,

一、揭阳古民居

揭阳隶属潮汕地区,位于中华大地的东南,背靠亚洲大陆,面朝南太平洋,北回归线横贯其间,是跨热带和北温带的一个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1°C ~23°C 之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闷热潮湿,全年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台风来临的时候常常带有暴雨。这种气候特点对当地的建筑有很大的影响。潮汕民居平面类型最基本的形式是:“爬狮”和“四点金”。“爬狮”在揭阳也称“抛狮”或“下山虎”,是一种三合院的形式;“四点金”则是一种四合院的形式。其他民居大多是以“爬狮”或“四点金”作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的“四马拖车”。

(一)“四点金”是潮俗独特的村居,是一种多层次、布局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宅第。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四点金”的构筑还有多种:只有前后四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四称会”;前后房都带八尺房和厝手房的,则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四喷水”。如果有“四点金”外围建一圈房屋,则谓之“四点金加厝包”。其中寓意为“四季平安,八方来财”。坐北朝南,方正规矩;外有围墙,安全踏实;内部陈设,井然有序;饮食起居,方便合理;家人之间,便于沟通;整体布局,精致合理;给人感觉,和顺气派。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有实力造得起。

(二)“下山虎”(又称“爬狮”),是潮汕府第的最基本构成单位。顾名思义,“下山虎”(“爬狮”)的形状真有点如下山之虎,又似爬行之狮,它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为两只前爪,称“伸手房”,以后厅为肚,厅两旁的二间大房为后爪。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贮藏“精气”,它的大门还被做成凹斗形式,使整个建筑成一个葫芦般的嘴阔、径窄(内门框)、肚大的富于变化的空间,以达到藏风聚气之目的。

(三)“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一种大型复合单元,是“四点金”的复杂化。‘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洞,俗称‘门楼肚。进大门,中间是过渡厅,有道‘反照挡在正中。左右各一间房子,称为‘前房。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通廊前端各有一门通火巷,左廊的门便叫‘青龙门,右廊的门称‘白虎门,俗称为‘龙虎门。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厅的前后各由八扇禅门隔起来。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天井左右各有一爿南北厅,南北厅前后两端都有‘厝手间,相接前后进的大房。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库左右有门通后包。主体建筑两边各有一列与它平行的房子称作火巷,由龙虎门及厝手间的内外子孙门连接主体建筑。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亦可称为“驷马拖车”)。可与后面成片扩建“下山虎”、“四点金”,形成更为庞大的聚落,里面门巷相通,既分又合,可谓传统的“安全生活小区”。“四马拖车”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头进的“反照”是为了遮挡路人和客人的视线,不致使屋里一览无遗。通廊是主人和来访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厅是平时接待客人用的,而长辈们重要的会见和议事则在二进和三进的大厅进行。三进的大厅还设置祖龛供奉祖宗灵位。主体建筑前低后高,每递增三级石阶,这样便于突出主要厅堂,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前进遮住后进,保证后进的采光。后包是为了保护主体建筑和防盗而设。当然,像这样大规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无缘问津,只有大宗大户、富贵显达之家才能建造。(1)从以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揭阳民居中我们可以看出揭阳建筑中的几个特点:首先是因地制宜,根据其地形气候等特点,将民居建设成更有利于采光、通风的形状。其次是讲究建筑的审美效果,像以上的几种民居式样远观或近看,皆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第三是传承中国文化中对称美的观念,不管是四点金、下山虎还是更加复杂的四马拖车,其建筑风格中无不透露出对称的特点,天井两边是两间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厢房(过水),大厅的左右是无论是前爪还是后爪也是两间对称的大房。第四是注重外封闭内开敞,室内外空间紧密结合,各种样式都以天井为中心,这是由于长久以来,潮汕地区地少人多,建筑集中紧凑,便在情理之中。一个地方的建筑的特点是这个地方的文化的缩影,由于地形的限制以及气候各方面的原因,揭阳先民也跟着灵活变动,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以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正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再者,潮汕民居,崇尚礼制规矩。中国几千年的宗法伦理观念,通过建筑载体得以实现,揭阳民居也不例外。引人深思的是以一种儒学文化为主体的礼制观念,居然孕育出令人吃惊的尚“中”和“聚合”相似建筑格局:大至“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形式的富豪宅第,小至“四点金”“下山虎”的小户人家。一个礼教严明,规矩繁多的宗氏部落,哪怕是在建筑技术不至完善的条件下,也会将一片草棚建成居舍俨然、道衢齐整的街区。位于中心宗祠自然成为高大雄伟的“殿”,四周是部落宗亲成员的小居所,外围是坚固的城墙和防御工事。潮汕宅居建筑组合崇尚聚落平面的尚“中”观念,这除了受儒学文化重“规矩”之礼学的影响外,同潮汕人的构成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潮汕人的主干是来自河南中州、山西河套一带的中原汉人,辗转入闽之后而入潮,到潮汕后面对的是当地土著及后来入潮的俚、僚、畲、疍等少数民族,临海自然环境恶劣,因而聚族而居,始则靠血缘宗亲关系的纽带团结起来,求得生存与发展。故有理论概括:凝聚力是潮汕文化心态之特点。“中”是中国空间观念的“主心骨”。宫室宅第没有“立中”,天下及天下之宫室犹如一盘散沙。“中”如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切都有了头绪。建筑平面设以中轴,一切就井然有序了。另外,揭阳民居的外封闭内开敞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的封闭性及其内敛性。

二、揭阳祠堂

祠堂,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后世宗族宗祠亦通称祠堂。是历代劳动人民的建筑艺术和各种工艺艺术的精华标本,是一笔价值不菲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祠堂,是一部百科全书,很容易读,但真正读懂并非易事。祠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家族系统的一种硬标志,一定的群体认同这种硬标志。这种认同,有一种约束力和凝聚力,调整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弥补了当时社会的政治不足;能使这个群体通力合作,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向自然界夺取赖以生存的资料。

古溪陈姓祖祠自明代创建,但因规模狭小,所以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才购今址重建,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陈氏家庙。揭阳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夹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揭阳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雄伟,颇具欣赏价值。揭阳祠堂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宗族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清初以前建造的揭阳祠堂尚质朴,乾嘉以后,则“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2)形成了一种奢华的风气。这里面有十分复杂的文化心理在起作用,但最重要的条件却在于当时本地经济的发达。等级严格的营造法式,在璀璨夺目的金钱面前变得那样苍白;就连“逾制越轨”一类言语,用来指责这些装饰得如此豪华的祠堂,也显得无力。在潮汕地区,几乎每个乡寨都有祠堂,里面供奉着这个宗族共同的祖先。你的祠堂在哪里,就说明了你是哪里人。祠堂,中国独特的人文风景线,始自远古。它的主要功能是祭祖,而祭祖实际是强化人们不忘根本、回报根本的思想的一种教化手段。辅助这种思想教育的其他教材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等。这种教育是成功的,它让中国人一代“反哺”一代(当然,同时还要哺养新一代),以解决“老有所养”的社会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加快社会的文明发展速度。揭阳的祠堂也不例外,它沉淀着几千年来的揭阳“反哺”精神和追求。现代绝大多数的家庭,还是追求着家有一丁,甚至多丁的梦想,用揭阳文化理解就是,家有一丁,老有所养,老有所靠。同时,身教自己的孩子也该瞻养父母,子孙后代,代代复也,于是,社会中孤寡老人也减少了。在全球大部分国家中出现的社会老年化的趋势中,也能减少其中的压力,为全球发展平衡做出典型示范,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揭阳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之事,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然而,不同用途即蕴含着揭阳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史上,“祠堂”功不可没。祠堂,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载体,是一种民间文化艺术的延伸。作为一族圣地的象征,它牵动每一位揭阳游子的心,当远居海外的赤子回到故乡,便到祠堂向祖宗告知其平安归来。小时走散了的亲人,在找到之后,确定身份的时候,兴奋之余,一定不忘到祠堂一趟拜祭,以表“认祖归宗”之意。

三、揭阳寺庙

寺庙是揭阳的又一特色建筑。寺庙即寺、寺院与庙、庙宇的合称。现代汉语泛指宗教、祭祀建筑,包括各类宗教建筑、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贤哲、历史著名人物的祭祀建筑。揭阳有城隍庙,观音庙等供奉神灵的庙宇,这里香火不断,善男信女的脚步不绝,一到传统节日,这里更是人山人海。人们大多都是为了祈求自己的亲人或自己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平安、顺利、进步等美好的愿望实现。印度人称佛寺院为“僧伽蓝摩”,略称“僧伽”。僧伽蓝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精舍式,一是支提式。精舍式的僧伽,设有殿堂、佛塔,殿堂内供奉佛像,周围建有僧房。支提式僧伽,是依山开凿的石窟,内有佛塔和僧侣居住处,这两种式样的僧伽,先后传人了我国。印度“精舍式”佛寺传人我国后,很快与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成为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佛教建筑。揭阳寺庙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寺院一般以殿堂(又称正殿、大殿或大雄宝殿)为主体。殿堂建筑集中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特点,简洁又不乏细腻精致。殿堂的屋顶,较多地采用庑殿、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卷棚等样式。屋顶,无疑是该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正视、侧视、俯视,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线。曲线优美的屋顶,尤其翼状起翘的“飞椽”,轻巧活泼的动人形象,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给人美的享受。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结构。其梁柱做法,是沿进深方向在石础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短柱,短柱上架短梁。这样重叠数层短柱,架起逐层缩短的梁架。最上一层立一根顶脊柱,形成一组木构架。每两组平行的木构架之间,以横向的枋联结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顶脊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子;檩子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荷载,联结横向构架。这种木构架,是用中国传统工艺做成,可抗地震的破坏。梁架上还会饰满着各种各样五彩木雕,这些木雕题材非常丰富,有博古静物,花果草虫,祥禽瑞兽,戏剧故事,神话人物;也有民间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这些都被巧妙地表现出来,都是为了抒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未来前程的祝愿。木雕布局匀称、形式多样,而且雕工细腻,精致传神,将现实与虚幻世界巧妙地融为一体,美不胜收。近来,寺庙祀神活动勃兴,带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主要是尊祖重嗣、感恩戴德、避灾求安、聚众热闹、寻求心灵慰籍等,对个人心性、家庭生活、公共事务以及社会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认为,它不应被武断地定性为“封建迷信”或“现代社会发展的绊脚石”而遭取缔;我们应该把持科学发展观,重视民生,对民间祀神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辩证的分析与评价,并引导它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结语

揭阳的古建筑(古民居、祠堂和寺庙),从“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形式的豪宅,到“四点金”“下山虎”的小户型古民居,清一色外面封闭,内部开敞;宅居组合,崇尚“中和”之念;从“两厅夹一庭”和“三厅夹两庭”的祠堂,到呈四合院布局的寺庙,配以木雕、石雕、嵌瓷三大工艺,梁柱扎实,雕饰精巧,屋顶飞檐,皆呈优美曲线,显现追求华丽之意。较之皇家宫阙、江南亭阁、苏州园林等,规格排场,确有距离,但建筑布局用心,多了几分对先祖的敬畏、对宗亲凝聚力的关注以及对多子多福、家庭和顺的期待,而这一切皆与揭阳气候水文特性和移民文化渊源密切相关。保护好揭阳传统建筑,并倾力将其发扬光大,实乃我辈之历史使命。

注释

(1)陈东:《潮汕民居》,《山西建筑》2005年6月第31卷第12期,第27页

(2)嘉庆《澄海县志》

参考文献

[1]李绪洪著:《潮汕建筑石雕艺术》,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建筑科学》2006年第1期

[3]林楚燕、林照兵:《潮汕民居的营造及借鉴》,《建筑知识》2005年第3期

[4]林平:《追寻潮汕民居的足迹浅析潮汕民居的建筑布局及其文化渊源》, 2004年《重庆建筑》第4期

[5]陈东:《谈潮汕民居》,《山西建筑》2005年6月第31卷第12期

[6]谢斯滢:《潮汕地区地域文化及民俗艺术》《安徽文学》,2007年第9期

[7]纪录片《潮汕民居》

[8]《揭阳日报》,2006年8月7日

[9]《潮音》,2006年8月第1期

猜你喜欢

揭阳建筑风格
揭阳开放大学
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潮汕揭阳的医疗慈善活动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揭阳引韩供水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揭阳·黄岐山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中式建筑风格设计中传统窗花的应用研究
从揭阳楼看中华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