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推进高校稳定工作

2009-08-25张湘江

湘潮(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稳定高校

张湘江

摘 要: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其稳定不仅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高校师生员工的管理和教育,继续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加强对校园重点部位的监控和信息的收集,妥善处理高校内部群体性突发事件,努力做好高校稳定工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高校;稳定;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29-02

一、当前高校稳定面临的突出问题

1.总体上看,高校内外治安状况仍不容乐观

经过“严打”和校内外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项整治工作,高校社会治安状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校园内外的社会治安形势仍不容乐观:与高校相关的案件上升幅度虽然不大,但总量仍在高位徘徊,抢劫、抢夺、爆炸、盗窃和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居高不下,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恶性杀人案件等时有发生。此外,吸毒有蔓延到高校的势头,这些影响高校师生员工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内外的治安基础还比较薄弱。

2.高校学生心理障碍已越来越突出

从最近几年高校招生情况看,招收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贫困生多的现象,校园里贫富群体分明,贫富差距挫伤了贫困生的自尊心,没钱交际远离学生组织,仇视心理蔓延,“相对于富裕一点的同学来说,一些贫困同学身上表现了更多的心理问题,除了一般讲到的封闭、自卑、缺乏自信外,偏激、悲观和仇视感也有所体现”,思想教育跟不上现实影响,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价值社会阅历不深,遇事不冷静,加之就业压力,致使同学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思想、行动偏激。

3.西方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加剧,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机会、手段和方式,图谋对我国进化西化、分化,尤其在高校。它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网络,对我国高校进行全面渗透,推销西方政治制度的价值观、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极力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并以间谍情报部门为依托,与“法轮功”、“民运”、“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相互勾结,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的旗号,全方位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环。所有这些,往往给高校大学生带来思想迷茫,产生信仰危机,部分学生甚至会走向歧途。

此外,目前高校正处在转型期,学生管理、思想教育相对滞后,新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安全保卫部门对新形势的认识还不完全到位,稳定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不足,导致警惕性不

高。

二、维护高校稳定的主要措施

1.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维护高校稳定工作

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推进高校稳定工作的方向、动力和检查工作的标准,紧密联系维护稳定工作的实际,认清高校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重大社会责任、政治责任、职能和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维护稳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过程。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维护稳定工作的机构建设,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及干部的业务培训,以满足扩招后日益艰巨复杂的维稳工作的需要。

2.按照“科学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

学校党政领导工作要把维护稳定工作提到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和落实维护稳定的党政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严格实行维护稳定的部门责任制;狠抓落实,督促检查,学校每年必须同部门签订《维护稳定责任书》;对于矛盾纠纷和不稳定的因素,要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决不允许把本级应该解决的问题推向学校的上级部门;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官僚主义作风,工作严重失职,导致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群体事件的部门和单位,实行倒查,追究领导责任。

3.提高警惕,严密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要从意识形态、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角度的高度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封堵和删除网上有害信息;要加大对高校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管理力度;要积极研究和探索西方敌对势力在高校开展非法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致使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和平演变”、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以及打着各种宗教、学术团体和“法轮功”等非法活动难以得逞。

4.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对校园内外周边治安程序进行治理

高校保卫部门要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深入师生员工中,及时了解掌握情况,争取主动,将各种内部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依靠上级教育、公安和属地政府等职能部门,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坚持“严打”方针,不断改进“严打”方式,做到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整治什么问题。同时,努力构建高校治安防控体系,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预防和减少犯罪。充分发挥好高校学生会、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到维护稳定的工作中;校工会要加强职工调解工作的力度,疏导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校宣传部、学生处等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人生观、爱国主义和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寓教于乐的开展活动;医疗卫生部门要做好健康教育,关爱生命,拒绝毒品;后勤部门要妥善解决好学生提出的衣、食、住、行等问题。

5.“以生为本”切实解决学生的困难

切实增强学生观念,诚心诚意地为学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特别随着贫困学生、下岗职工子女和弱势群体学生的增多,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学校要在认真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为他们开设“绿色通道”,解决好问题,切实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实处,不断完善帮困助学和助学贷款的配套的机制。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时摸清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学课程,积极举办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6.妥善处置群体事件,力争把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旦发生群体事件,要积极妥善地加以处理。按照“敞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工作规律,用说服、疏导、谈心的办法,冷静稳妥地进行处理。学校党政领导干部、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班主任要及时亲临现场,面对面对学生做好工作,决不能动用强硬的手段对付学生,更不能动不动就把公安、保卫部门推到第一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防止事件扩大,要做到“矛盾不解决不罢手,隐患不消除不罢手,多数学生不满意不罢手”。

7.积极稳妥,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高校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保卫部门要努力拓展情报信息渠道,有目的,有针对性在师生员工的离退休人员中先拔培养信息员,全面及时的掌握影响学校稳定的情况和动向,尤其是深层次和预警性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真正做到情况清、信息准、反应敏捷、防范到位;高校稳定工作属一项涉及面广、时间性及服务性强的工作,需要各部门提高认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齐抓共管,上下联动,从而促进学校稳定工作地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李建君

猜你喜欢

稳定高校
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热电公司发电机励磁系统改造
浅论熔断机制在我国股市中的作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