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裴春亮:不为名利为和谐

2009-08-24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打工仔父老乡亲乡亲们

时 代

他从小历经生活的艰辛,从一名辍学的农村娃,成为一个砖瓦窑的打工仔,再到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还被评为“百名河南青年创业风云人物”。

他的名字叫裴春亮,河南省新乡辉县市裴寨村村委会主任。从一名打工仔到全国人大代表,他的故事颇有些传奇色彩。

从打工仔到企业家

1970年,裴春亮出生在河南省新乡辉县市裴寨村。这是太行山区的省级贫困乡、贫困村,土薄石厚,耕地面积少,不要说灌溉,就是人畜饮水都成问题。而他的家庭,与其他贫困的乡亲们相比,更加多灾多难:“我们姊妹5个,我是老小。大姐很早出嫁,大哥有脑血栓,大嫂改嫁,给我留下两个侄女。二哥在车祸中遇难,二嫂改嫁,给我留下一个3岁的侄儿。三哥18岁在一次矿难中丧命,我父亲经受不起这么多的打击,卧床4年,大小便失禁,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我母亲患癌症,在肿瘤医院连续看了3次病……这一切,都发生在我17岁之前。”

面对一连串的打击,年少的裴春亮不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过多少次。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擦干眼泪,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初中还没毕业,裴春亮就辍学去了一个砖瓦窑打工。两个月后,裴春亮拿着挣来的80块钱,去技校学习修电机、修水泵。回到村里后,裴春亮修过电器,开过理发店、照相馆……付出终有回报,1993年前后,裴春亮在北京销售家乡的花岗岩大理石,一下子赚了9万元。这是他人生中赚到的第一笔“大钱”。 “9万元当时可是天文数字啊,拿着那个钱,感觉飘飘然啊。”裴春亮说,他曾想过,把这笔钱存进银行,找个稳定的工作,“一个月挣三百块钱也行,挣四百块钱也行”。但是,“咱不是那种人,我这一生啊,

就是这个命,就是干事的命”。

拿着这笔钱,裴春亮开始了他更大规模的创业。销售五金电料、开饭店。这个能吃苦、善琢磨的年轻人,就这样一天天地“折腾”着,自主创业的道路,越走越宽。后来,他用40多万元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煤矿。“当时一吨煤53块钱,搞不好就赔。干了不到一年,到1998年底,煤价慢慢地涨上来了,50、60、70、80、100,生意就好了。”就这样,裴春亮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财富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从企业家到村委会主任

富起来的裴春亮并没有忘记那些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父老乡亲。“人啊,不能没有良心。”裴春亮说,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是善良的乡亲们拉扯着他,帮助着他。“我父亲去世的时候,在床上干干挺了一天一夜。那时家里连农村办丧事吃大锅饭的米面都没有,是我们村里的基层党组织和父老乡亲帮我安葬了我的父亲。棺材,是我们村集体给我弄的两棵大桐树;寿衣,是街坊邻居这个三毛、那个五毛凑钱买的;米面,也是全村这家挖一碗、那家拿一升凑起来的,连柴火都是街坊邻居给送去的。”他说,“没有家乡父老对我一次次的帮助,我裴春亮绝对没有今天。”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裴春亮开始了他的报恩。11年来,村里的孤寡老人、孤儿、病人,都得到过裴春亮的资助。逢年过节,裴春亮都要给他们送去米、面、油、钱。他出资帮助40多名学生读书,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大学生,谁家的孩子上不起学,他知道了,都要帮上一把。很多时候,他的资助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因为“咱们干企业的人,害怕别人说你出洋相”。

2005年,裴春亮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当选裴寨村村委会主任。当时,裴寨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他上任后,自己出资,为乡亲们修路,修涵洞,打水井,还盖了160套户内面积达192平方米的两层楼,让村里143户居民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亮堂堂的小洋楼。除此以外,他还修建了幼儿园、学校、图书馆、养老院、医疗所,目前主体工程都已竣工。如今的裴寨村,“就像城市里的小区”,裴春亮说,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共计花去3000多万元,而这些钱,都是他从自己的腰包中拿出来的。

这两年,裴春亮带动乡亲们致富的步子越迈越大。乡亲们的吃水、住房、灌溉都解决了,他还要让乡亲们“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今年3月,由裴春亮担任董事长的春江水泥厂正式投产,除了为乡亲们提供了200个就业岗位外,他还自己出资给近600位村民每人购买2万元的股份,这样,只要是出生在裴寨村的人,都有了赚钱的门路。“我们裴寨村,靠着老少爷们儿一起努力,以后房子、车子、票子都会有的。”裴春亮说。

企业家高尚的灵魂

就这样,裴春亮致富不忘乡邻,带动乡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迹,慢慢地传开了。2006年5月,他被评为“新乡市劳动模范”,同年12月,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2007年1月,他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并当选“爱心中国——中华慈善人物”,同年9月,获得“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提名奖、“河南十大道德模范人物”称号。

在接受这一系列嘉奖的同时,裴春亮的做法也招来很多不解,甚至嘲讽。有人说他“出风头”,“为名利”,他一笑置之。也有朋友说他:“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傻事啊?”

裴春亮说:“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不一样,我不能忘了在最困难的关头,是靠家乡父老的支持,我才能走到今天;是靠党的富民政策和改革开放,我才走到今天。你说咱现在赚了钱,难道就把父老乡亲的感情都给放弃了,把他们抛弃在村子里吃苦吗?他们的生活水准和我比还差得很远。什么叫和谐,什么叫不和谐?我现在拥有的,和他们的生活标准相比,这就叫不和谐。所以我想尽量把我的财富给压一压,用我这个财富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的生活水平再高一点。”

“我现在多好啊,打电话有手机,去哪里办事有司机,有车坐,到哪个城市,人们都很尊重我。人一辈子图个啥,不就图个朋友看得起咱,尊重咱?你说你要不付出,凭啥人要尊敬你呀。”裴春亮这番朴实的话,让人肃然起敬。

猜你喜欢

打工仔父老乡亲乡亲们
外星打工仔
走近父老乡亲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李全锁:打造黄酒品牌 回馈父老乡亲
袁毅平作品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大学生真的不如打工仔混得好吗?
从打工仔到“蔬菜王子”
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