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009-08-24张绍琼
张绍琼
【摘 要】《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录指出,要注重扩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而廉政文化教育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历史课程特点,重点探讨了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教师廉洁从教的榜样作用,深入挖掘教材的廉政文化内涵,把廉政教育和情感教育、修身紧密结合,用“八荣八耻”来深入理解廉政文化内涵。
【关键词】历史教学;廉政文化教育;渗透策略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需要全社会的积极支持、配合与参与。而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让他们从根本上懂得“清正廉洁”的价值,深刻地领会、贯通“清正廉洁”的理念,才能使“清正廉洁”成为其立身之基,进而使“敬廉崇洁”成为中华民族的兴国兴邦之源。为此,清华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程文浩发出呼吁“反腐也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学校而言,抓好学生的连接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笔者仅就在历史课程中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简要阐述一下自己的粗浅见解。
一、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廉洁从教,给学生树立榜样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教师形象的感人魅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可塑性极强,他们往往把教师的道德标准加以内化,然后把教师的情感方式、行为方式所透露、投射出来的对社会道德规范标准的态度都外化在他们的行为情感中。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并身体力行,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不吃请,不受礼,不从事有偿家教,不从事商业营销,远离铜臭,把全部心力倾注到学生身上,力争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真正的做到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廉洁的意识和观念。在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展览中,我的《书自作词〈菩萨蛮〉》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词曰:
栽桃种李东风暖,辛勤争为声名显。荷锄归晚晴,飘飘两袖风。
小蹊连广陌,缤纷花初落。袅袅一枝春,贻君表素心。
二、努力挖掘教材中以及和教材相关的的廉政文化内涵
廉政文化教育就是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而这是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长久贯彻下去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古今中外都留下了大量有关廉政文化的名言警句和历史故事,其中“二十四史”的“纪传”中均专设了“廉吏传”。比如,讲辅佐齐桓公称霸的“春秋第一相”管仲,就可以提及其“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的名言;讲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左传》,就可以提及“子罕不受玉”的故事;讲西汉文景之治,就可以提及“汉文帝停止建‘露台”的故事;讲南宋岳飞抗金,就可以提及其“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名言,如此等等。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和网络进行“历史名人和廉政文化”专题自主探究性学习,把课堂内外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教
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更加亲切,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行为得以规范,道德得以升华。
三、发挥历史课程的德育优势,把廉洁教育和情感教育、“修身”紧密结合
古语曰:“欲廉洁,先修身。”“廉”是“德”的内化,“廉”始终和“德”密切相关。修身,既是反腐倡廉的主体诉求,又是社会廉洁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重视三维目标的设计,自觉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修身”,培养其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信念,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紧密结合,破除个人主义这个影响廉洁的毒瘤。比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的探索史这个专题时,向学生介绍为了使中国摆脱奴役、走向繁荣富强而为中国革命奉献一生的孙中山先生的事迹,播放纪录片《大国的崛起》,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改革是走向富强的必然之路,进而加深理解党在当前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的必要性;在学习文化史专题时,我们又看到了那一大批情寄中华,为了中华崛起而甘心放弃国外优厚待遇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而回国的海外学人,如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些鲜活的事例,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共鸣,也激励着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信念。
四、在教学中渗透”八荣八耻“的精神,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廉政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曾说过: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信仰,二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责任感,三是中国的下一代能否实现廉政。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在青少年中进行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不仅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为青少年的成长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八荣八耻“的精神,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党中央实施廉政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和深远意义。
总之,历史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历史课是除政治课之外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课程,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贯彻廉政文化教育。但是要注意在教学中不要生搬硬套,而应坚持渗透性的原则,在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渗透,让学生从学中体会廉洁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