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俄反恐前沿印古什

2009-08-24

环球时报 2009-08-24
关键词:车臣俄罗斯

成为高加索动荡之源 阻碍俄罗斯复兴之路

●本报驻俄罗斯、英国特约记者 李亚龙 姚望 顾小清 纪双城●本报记者 王跃西 ●郑润宇 柳直

印古什

车臣

北奥塞梯

达吉斯坦

格鲁吉亚

黑海

土耳其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北高加索地理位置示意图。

“这里不能采访和拍照,请去军区办理特别介绍信”——4年前,中国学者闻一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与印古什共和国的边界上,被一名全副武装的军官拦了下来。那时的印古什虽然被形容为危机四伏之地,但站在蒙蒙细雨中,闻一感到周围的一切出奇的平静。如今,接连不断的暗杀、爆炸使得印古什似乎取代车臣成了北高加索的“动荡之源”。用俄联邦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托尔申的话说,“北高加索局势动荡已对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成为俄罗斯复兴的巨大障碍。”令俄反恐局面骤然紧张的是17日在印古什发生的恐怖爆炸,爆炸至少导致20人死亡,130多人受伤。这场惊动世界的爆炸也把世界关注的目光引向了印古什。

在印古什有惊无险

2009年4月,俄政府宣布结束在车臣为期10年的反恐行动后,印古什地区的恐怖和犯罪活动直线上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印古什共和国境内共发生1195起案件,25名警察被打死,约60名警察受伤。6月13日,印古什前副总理奥舍夫在纳兹兰市自己住宅门口遭枪击身亡。6月22日,印古什总统叶夫库罗夫的车队遭遇路边炸弹袭击。叶夫库罗夫身受重伤,3名保镖被炸死。8月17日,纳兹兰市一警察局院内发生的恐怖爆炸,至少20人死亡,130多人受伤。印古什频频发生的恐怖袭击震动了世界,但由于俄罗斯军方长年在车臣和印古什进行反恐活动,外国人进入印古什十分困难。如果以记者身份申请到印古什采访,需要复杂的审批程序和强力部门的认可,真正到过印古什的外国记者可谓凤毛麟角。然而,《环球时报》记者却通过特殊渠道于今年5月初进入印古什,了解了这个地区不为人知的一面。

今年4月,车臣反恐行动结束后,《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发起成立了一个5个人的“中国学生学者北高加索文化考察团”,团中除四名中国学生和学者外,还有一位名叫叶益聪的摄影师。记者的朋友听说此事后,纷纷出言阻止,有人说:“那些地方局势紧张,没有一些机关的帮助,你们可能会被当地治安部门扣押。”在记者的多方联系下,一位在莫斯科工作的女学者愿意提供帮助。她本身是印古什人,也是北高加索民间机构的一位负责人。在这位学者的关照下,记者一行在车臣、印古什等地都得到了当地学者的接待。记者一行先乘火车前往达吉斯坦的马哈奇卡拉,从那里坐汽车去车臣的格罗兹尼,再从格罗兹尼坐小巴到印古什的纳兹兰。记者到达马哈奇卡拉火车站的时候,明显感觉警察很多、盘查严密。不过当地的接待者很有人脉,记者一行没遇到什么麻烦。但据说有关部门曾向接待者了解我们的情况,我们也把个人身份资料在当地留了底。

在车臣的活动结束后,接待我们的学者把我们送上了去印古什的小巴。沿途大约花了一个多小时。接近印古什的时候,气氛越来越紧张,尤其是交通要道,都有军警的水泥工事和装甲车。记者一行于5月3日晚6点到达纳兹兰。当时街头比较安静,没多久,一辆车停在记者面前,车中的青年用很兴奋的语调问:“哪里来的?”记者说:“中国”。车上的人赶忙下车接着问:“你们要去哪儿?”由于提问者长相“凶恶”,记者只好边含糊地说“等朋友”,边急着和当地接待者联络。

过了一会,更多的车停了下来,有人向我们喊着“嘿,是中国人”,有的人摇下车窗喊道,“留个联系方式”。甚至有人直接下车要求与我们合影。没多久,我们被几十个不认识的青年贴身围住,他们表现得相当热情。正在此时,一辆警车呼啸而至,一群拿着冲锋枪的警察窜下车冲到我们面前。同时赶到的还有接待我们的学者——印古什的考古学家马拉特,他给我们解了围,并带我们到了一个安全的宾馆。事后他说:“在街头一伙人突然聚集,警察很紧张。”

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古什东边是车臣共和国,西边是北奥塞梯共和国。南部和格鲁吉亚接壤。印古什总人口达到53万人,其中印古什族有41万人,车臣族有10万人,俄罗斯族1万多人,其他民族1万多人。《环球时报》记者在当地街头看到的大多是相似的高加索面孔,几乎没见到其他种族的面孔。印古什总统新闻秘书介绍说:“印古什有其他民族的人工作,主要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塔吉克等高加索和中亚民族的人。”记者一行去了印古什最大的城市纳兹兰和首府马加斯。在目前的一些报道中,经常把纳兹兰当作首府,其实纳兹兰以前是首府,有7.5万人,从2002年开始,马加斯成了首府。《环球时报》在城市里看到的房子都是被红色的砖墙围着的由红砖建成的房子。房顶是银色的金属,并做了一些伊斯兰风格的顶部装饰。据当地人介绍,印古什是俄罗斯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要接受联邦的财政援助。在纳兹兰街面上虽有不少店面,但没看到什么大型的现代化商厦,市容市貌比不上车臣的格罗兹尼。

首府马加斯是新建的城市,资料显示它是俄罗斯最小的城市。这里离纳兹兰5公里,两地之间是旷野。新首府功能单一,就是行政中心。由于是新城,城市建筑整齐漂亮。总统府有着伊斯兰风格的金色圆顶,很是气派。共和国议会和政府分居两边,三面合围成了一个广场。印古什总统的新闻秘书告诉我们,“新首府是由联邦政府援助新建的。”

在印古什,记者看到了很多现象,但对于印古什的最大特点并不了解。俄罗斯“国际分析导报”总编马·杜巴耶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印古什社会结构是由被称为‘代伊普的宗族构成的,即同一姓氏的亲属组成一个集团,相互联系紧密,在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共同进退。据不完全统计,在印古什这样的‘代伊普大约有65个。它们之间相互牵制并可能会互有矛盾。印古什当地人好客、对人也非常友善,但如果你去做客的家庭和其他‘代伊普有很深的矛盾,那么也许会给来访者带来不安全因素,以前出现很多此类的绑架事件。总体来说,当地人对俄罗斯族比较排挤,中央为了避免刺激当地人,在任命官员的时候,一般也是以不同的‘代伊普印古什人为主,或者是带有印古什血统的其他民族“。

印古什之乱原因复杂

印古什之乱原因极为复杂,从发生恐怖事件后各方的反映就能看出来。

俄罗斯《观点报》23日报道称,由于近日印古什共和国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印古什总统叶夫库罗夫决定中断治疗,提前返回印古什组织反恐工作。他说:“印古什的局势十分严峻,但并非绝望。”对于17日发生的恐怖事件,叶夫库罗夫说,这一事件背后有西方国家的影子,西方国家不希望北高加索局势稳定。他说:“我现在强调这一点,即西方会努力阻止俄罗斯恢复成苏联时期的强国。那些前往北高加索的阿拉伯人是被雇用的。我们清楚这是谁希望的,是美国和英国,包括以色列在内。”《俄罗斯报》21日报道称,近期,北高加索地区严峻的安全形势已引起了俄罗斯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已数次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研究应对北高加索地区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他多次表示,将“毫不手软”地消灭恐怖分子,并指示各强力部门加强协调,共同打击恐怖活动。梅德韦杰夫对北高加索地区存在的严重腐败行为也表示强烈不满。他指出,失业、贫穷和腐败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另外,恐怖分子近来活动猖獗,他们得到包括来自国外的支持和暗中帮助,时常利用最新技术进行恐怖主义活动。

俄罗斯《独立报》20日报道称,针对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动荡的局势,俄政治分析研究所专家基里耶夫说,经济萎靡、失业率远高于全俄平均水平、官僚腐败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这些导致民众对地方当局的不满情绪日益上升。另外,极端宗教思想也为恐怖分子发动袭击提供了土壤。该报说,由于历史原因,高加索地区敌对情绪一直十分强烈。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一度占领北高加索,当地一部分居民曾与之合作。因此,苏联当局在1944年把车臣、印古什等民族的上百万人强制迁徙到西伯利亚和中亚,其中许多人在途中不幸死亡。此举使这些民族同俄罗斯人结下深仇大恨。1957年,赫鲁晓夫允许这些民族返回北高加索,恢复民族自治建制。但当他们重返家园时,却发现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原属印古什的一些地方已归北奥塞梯管辖,此事又埋下了当地发生民族冲突的祸根。

对此,俄罗斯科学院达吉斯坦分院历史、考古和民族学研究所的什哈利耶夫·沙米尔博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高加索地区的多山地貌和几个世纪形成的社会组织体系对高加索人的性格产生了巨大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其最大特点就是排他性,对社会的公正怀有强烈的渴求。如果当地人感觉没有社会公正,那他的反应就可能是非常严酷的,目前在北高加索地区的复杂现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沙米尔博士还说,在北高加索地区,有专门负责“招募战士”的团伙。他们对那些受招募的人进行精神控制,让他们确信,如果能够在“特别行动”中被打死,就能够进入天堂。当地居民虽然对地方官员极度不满,但还是非常同情那些为了完成自己本职工作而牺牲的警察。如果居民前些年对恐怖分子还有同情心,现在则完全没有了,因为每次的爆炸都会造成普通百姓死亡,甚至包括妇女儿童。也就是说,那些“战士”把自己逐渐从百姓的心里排挤出去了。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支持恐怖分子的一些意识形态

沙米尔博士还说,在北高加索地区,当地政府和护法机构的普遍腐败造成了极端的瓦哈比主义盛行,进而滋生社会不公。比如,俄罗斯的法律在达吉斯坦执行时是有选择的,存在官员法律和公权乱用。如果在法庭不能找到维护自己利益的公正解决方式,很多人就选择拿起武器进入深山。可以说,这是恐怖主义盛行的最基本原因。我认为,要想消灭恐怖主义,首先要从腐败官员的队伍下手。

军事打击只是反恐的一部分

对于北高加索的动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闻一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官方认为,车臣反恐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其标志就是几个车臣恐怖头目的死亡,及其带领的部队已经被打散,车臣和印古什人民已经有了自己的政府。我认为,俄罗斯政府在北高加索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反恐问题,车臣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毕竟恐怖头目死了一个还会冒出下一个,只有当地的经济复苏、民族问题等解决了,车臣恐怖主义危机才能彻底消除。在车臣和印古什地区,历史、民族、宗教和传统等因素错综复杂,现在俄罗斯政府主要还是强力镇压恐怖分子,派军队予以消灭、瓦解恐怖组织。然而,我认为,目前车臣和印古什所在的北高加索地区的稳定,单靠武力不能解决,尽管政府宣布反恐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军队应该继续加强军事戒备,增加中央政府的经济援助,促进当地的民族和谐、搞好民族关系,在宗教方面不采取对立措施。▲

猜你喜欢

车臣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在莫斯科干坏事车臣青年被召回扫大街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
车臣女“人弹”袭击警车
欲盖弥彰
车臣总统支持一夫多妻制
马斯哈多夫:车臣领袖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