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赴后继海外并购

2009-08-22

中国经贸聚焦 2009年7期
关键词:悍马双龙企业

小 荷

力拓与中铝解除“婚约”,四川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速度明显加快。

民营资本加快海外发展步伐

据可靠消息,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腾中重工”)将收购通用汽车公司(下称“通用”)旗下越野车品牌“悍马”。根据双方达成的交易条款,腾中重工将享有使用悍马品牌的权利,并获得关键高级管理层及营运队伍。

通用破产重组将导致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认为,国外汽车企业在研发、设计、营销网络,特别是服务方面,具有需要认真学习借鉴的经验,这才是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有更大吸引力的东西。

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越来越多地“曝出”海外并购的消息。2004年,上海汽车集团(下称“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9%的股权;2005年,南京汽车集团(下称“南汽”)以530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英国汽车品牌罗孚。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资产价格下跌,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机会,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于这些品牌的收购,也有助于它们开拓巨大的中国市场,渡过目前的经营困境。”

今年3月,浙江吉利汽车成功收购位于澳大利亚的全球第二大变速器公司;目前,北汽控股正在积极对欧宝展开收购行为;坊间传言,奇瑞公司已筹资29亿元准备进行海外收购,同时还可能参与收购通用旗下“萨博”品牌。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再次表明,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正加快海外发展步伐。

“吃亏的居多”

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不由让人想起曾经轰动一时的联想并购IBM事件。但据《互联网周刊》报道,自2004年并购后,联想为此项海外业务贴进的钞票,加上当初收购的12.5亿美元(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普通股),估计已达20亿美元。而且,至今仍未见获利预期。

事实上,近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吃亏居多。2004年8月1日,上汽5亿美元控股韩国双龙。根据协议,上汽保留和改善双龙的设备,在未来对双龙进行必要的投资,同时,帮助双龙拓展其在韩国、中国及其他海外市场。然而由于在并购之初,对韩国国内复杂的法律环境、劳资纠纷估计不足,又缺乏管理韩国企业的国际性人才,设想中的技术合作、技术引进一直毫无踪影。而且,自去年7月以来,韩国双龙工会屡次就增加员工工资等问题举行罢工,提出“关于为建设海外工厂和合作而进行资本转移的特别协约方案”,要求允许工会参与董事会决策过程、引进责任经营制度、保障雇佣等苛刻条件。 “人”成为了双方合作最为棘手的问题,而上汽“付出的代价就是双龙破产,还要为它的很多债务来承担责任”。据世界大企业联合会2000年对购并进行的调查,90%的企业把“员工保持”排列在了企业并购后重点经营的第11位。

2004年4月26日, TCL通讯宣布与阿尔卡特组建一家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合资公司,但牵手仅7个月便宣告分手。对此,TCL总裁李东生公开表示,并购过于草率,由于对合资公司处于失控状态,造成巨额亏损。

2008年4月7日,中国平安出资238.7亿元控股富通。然而由于前期缺少对富通净资产预判的经验,这笔曾经让人兴奋的海外投资,致使平安遭遇滑铁卢——并购后不久,富通集团即宣布破产。

此外,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收购力拓,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投資黑石和摩根士丹利,也都相继亏损或失败。据了解,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达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经营情况大体呈“三个三分之一”,即1/3盈利、1/3持平、1/3亏损。

政府背景易引起西方国家警觉

研究中国海外投资活动的美国专家、华盛顿经济战略研究所的研究部主任本•卡林纳博士指出,中国在海外投资方面面临比西方同行更大的挑战。首先是西方社会对中国企业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和战略意图感到不安。到海外进行并购活动的大多数是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它们的官方背景很容易引起西方国家的警觉。

有分析认为,6月5日中铝在力拓收购上的失败,实际上是中海油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的交易流产的一次重演。在那次交易中,美国国会担心中国国有企业进入美国能源这个敏感领域而出面予以阻止。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虽然在力拓宣布退出交易之后表示,政府没有插手,但观察人士中几乎没有人否认政治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卡林纳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大宗商品出口国,中国是它的一大客户,但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控制自己的资源感到担忧。”

至于并购完成以后的整合能力问题,中国企业面临更多的问题。“原因是,中国企业还处于进军世界舞台的初级阶段,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是非常艰难的一步,会犯许多错误。这是一个学习阶段,是走向成功少不了的一个过程。”

并购首先要有财力,许多中国公司具备这一点,但财力不是唯一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力和人才。卡林纳认为,中国公司在这方面有明显的欠缺。文化不同,经营环境不同使得整合海外业务格外困难。前述的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遭遇“赢者的诅咒”?

2009年是中国的全球收购年。据世界著名数据提供商Dealogic2月数据,与中国有关的海外并购达22起,涉及金额163亿美元。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正面临着“赢者的诅咒”的困局——想要的好东西人家不卖,能买到的却不是好东西。

“赢者的诅咒”(Winner's Curse)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说法,是说在拍卖中,赢得拍卖的最终胜利者所付出的成交价,往往高于该拍卖品的实际价值,就好像是竞拍的“赢者”面临着“诅咒”,“赢者”必须付出过高的代价。“赢者的诅咒”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竞投者们不如拍卖者更了解拍卖品的真实价值,往往只有估价高于真实价值的出价最高者才能赢得竞拍。在公司股权收购市场,参与的收购方也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出售股权者更了解公司的价值,如果收购方出价低于股权的价值,出售方可以拒绝,而只有出价高于股权的真实价值时,出价才被接受,令收购方面临“赢者的诅咒”。

今年2月12日,力拓与中铝签署了总计195亿美元的盛大婚约,尽管中铝已经完成了210亿美元的融资安排,以及各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尽管力拓为解除婚约要向中铝支付了1.95亿美元的“分手费”,但中铝还是无情遭遇了“诅咒”。而关于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业内则普遍认为,这是一项甚至比印度塔塔对老牌豪华品牌捷豹和路虎的收购市场风险更大的收购案。

在美国等发达汽车市场,悍马的特点是其强大的越野性能和与恶劣环境对抗的能力,依托的是大排量和高油耗(百公里23升)。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后,“不说要达到每加仑30英里(约合百公里8升)的标准,至少要在节能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环保表现有明显改善,同时还要基本保证悍马原来的越野功能。”而要做到这两点对任何一家有实力、有经验的汽车公司都不容易,更何况腾中重工没有任何汽车制造和设计的经验。“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花了很多年都没有做好克莱斯勒的整合工作,腾中重工整合好悍马的业务,至少现在看来,可能性很小。”

“现在出去是陷阱不是馅饼”

今年全国“两会”上,曾有人向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建议,政府向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支持。王岐山回应道:“你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有把握吗?分析过双方的文化差异了吗?了解当地的工会劳资关系吗?”“希望大家考虑问题能更全面一些,在‘走出去前要做非常深入的调查研究。”“如果你要钱,我可以给你,但你先得把你们要收购的对象好好研究一下,我再告诉你答案。”“我们要敢闯,同时也要有科学的精神。”“如果不能知己知彼,这种信心会让我害怕。”

中国应该意识到,“国际市场并非自由市场,中国不是缺什么就可以到国际市场买的。”美国就一直对技术出口有限制其次,而且美国的汽车工业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强大的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以及各种政治因素,居高不下的用工成本(80美元/小时)⋯⋯可以预见,腾中收购悍马后,任何降低工人福利的想法都将很难实现。回顾中国车企的海外并购案,韩国双龙的破产不仅给上汽以重大打击,南汽在收购英国罗孚后推出的“名爵”汽车也销售平平。

资深并购专家马光远介绍,海外并购涉及到文化、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许多并购在其交易过程中充满了陷阱。目前,“国际并购市场非常低迷,一季度下降了36%,收益下降了60%,现在出去就是陷阱不是馅饼。”

脚步没有停止

尽管自2007年以来,中国对海外金融资产的投资频频失利,但2008年12月,中石化集团出资130亿元人民币收购加拿大TYK公司(石油资产仅次于叙利亚),标志着中国海外收购的步伐没有停止,依然前赴后继。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从2002年的2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205億美元。尤其是今年2月份,伴随着中国股市持续上涨,一股海外投资的风潮正悄然到来:2月5日,中金岭南成功收购澳大利亚PEM公司50.1%股权;随后,中铝、五矿先后注资或收购澳大利亚2家矿业公司;近期中俄又达成250亿美“石油换贷款”协议;6月24日更爆出中石化集团以82.7亿加元(71.9亿美元)收购石油勘探公司Addax Petroleum Corp的消息,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

中科院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周城雄表示,在美国经济前景黯淡,美元走势难以乐观的情况下,中国2万亿美元巨额资产面临着巨大的贬值压力,因此开展投资十分必要。但判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见底为时尚早,在投资中须避免投机,以规避可能面临的巨大投资风险。

据观察,自2005年竞购美国石油巨头尤尼科流产后,中国企业,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大型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方式已经悄然改变——通过收购少数股权,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各种沟通机制,以使自己的手法更加商业化、规范化、细节化。

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受挫记

2004年4月26日

TCL通讯宣布与阿尔卡特组建一家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合资公司。然而该公司却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双方不久即宣告分手。

2004年12月8日

联想集团以6.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股票拿下了IBM包括Think品牌在内的PC业务。尽管联想因此成为世界第三大PC厂商,但相关业务至今没有赢利预期。

2004年08月10日

上汽集团以约5亿美元购并韩国双龙48.9%股权;2009年年初,以双龙宣告破产收场。

2005年7月23日

中国南京汽车集团以5300万英镑购得有百年历史的英国MG罗孚汽车。但直到今天,旗下品牌名爵汽车的国际化道路依然漫长。

2007年5月

中投斥资约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但后因黑石股价连续下跌,中投陷入巨亏,资产缩水过半。

2007年11月27日

中国平安斥资超过238亿元人民币购得富通集团4.99%的股权,成为富通单一最大股东。一年后,富通股价下跌超过96%,导致中国平安投资只剩下10亿元左右。

2008年1月31日

中铝以140.5亿美元获得力拓英国上市公司约12%的股份;但随后两个月,受金融危机影响,力拓市值缩水近20%,造成中铝亏损25.7亿美元,相当于其全年盈利的两倍。

(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悍马双龙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金华远方·双龙宾馆
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悍马的“接班车”
“华龙”“玲龙”——中核集团“双龙出海”
“悍马”的接班人
悍马来华:雾里看花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