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事

2009-08-22

中国经贸聚焦 2009年7期
关键词:国货政府

“政治错误”问话背后的尴尬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月17日报道,河南郑州市须水镇西岗村原本被划拨为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被开发商建了别墅。记者对郑州市规划局进行采访时,副局长逯军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评论:按照逯军的逻辑,为党说话、替党办事就难免要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但这句明显“政治错误”的问话,却被不少人认为是“大实话”。可见,眼下党群关系的对立已到了何种严重境地。而究其原因,正因为有逯军之流的官员习惯了权力的骄纵狂傲,以局部和个人利益“绑架”党和政府的利益。

“国货优先”是政府责任

据人民网报道,6月4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强调“4万亿”拉动内需相关的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

评论:这是国际惯例,无需争议,更谈不上是对于非国货的歧视。而实际上,在现实的政府采购中,受到歧视不是洋货而是国货。中国制造自主创新力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根子在缺乏核心技术,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九部委联合要求“国货优先”,意在促进国货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进程。这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贸易保护。

税制改革比起征点调整重要

据中新网报道,财政部6月17日公布《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报告指出,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消费支出、市场物价水平等变化情况,今后个税起征点还将适时作出调整。

评论:在法治健全的国家的政府税收收入中,以个人所得税为主的直接税比重较高,税收负担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而在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头来自以流转税为主的间接税,工薪阶层成为个税主要税源。为改变这一畸形现状,除了适时提高个税起征点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推动综合税制改革,同时允许抵扣家庭抚养、教育、大宗支出等项目,使个税回归民生和公平。

年薪27万凸显公共资金管理之弊

据《京华时报》报道,广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6月16日公布了2008年公积金的归集和使用情况。这个编制为72人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每年从增值收益中扣除的包含工资福利等的管理费超过2000万元,保守估计人均超过27万元/年。

评论:诺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精辟论述花钱的四种模式:“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这真是洞悉人性本能和体制弱点的至理名言。面对高达2000万的公积金管理成本,既然弗氏已有提醒,当务之急就是,我们的钱不能由那些管理部门作主,如确需由相关部门代为管理,亦须巨细靡遗地公开所有的管理

支出,让公众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假洋鬼子”缘何屡禁不绝

据《北京日报》6月12日报道,主打“100%全进口奶源”的施恩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百倍,而其真正的奶源地不是新西兰,实为广东雅士利公司在黑龙江和山西的自建奶源基地。同时,所谓授权方“美国施恩国际有限公司”的洋身份竟然是假的。

评论:“假洋鬼子”风生水起,披件国际化外衣就身价百倍,其一是缘于“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心理作祟,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样两个基本现实——部分国产商品的质量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捍卫商品质量的体制机制相对滞后。三聚氰胺事件即是一例典型。而“美国施恩”又让人们感叹:打假的制度和人去了哪里?这是消费者的悲哀还是监管的悲剧?

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政策意味

据新华社报道,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6月19日联合宣布,从即日起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政策,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转持国有股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

评论:该政策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社保基金亏空的问题,和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需要。中国社保体系“欠账”太多,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民众的生活,导致消费增长远远滞后于投资。以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一方面可以更有力增强保障职能,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某些国企垄断利润作为全社会的资本收入进行分配,发挥社保基金统筹社会财富的作用。

成立信访专业无济于事

据《新京报》6月8日报道,作为和沈阳实施信访机制改革相配套的一项举措,沈阳大学政法学院今年将开设全国第一个信访专业,据介绍,该专业是由市委书记曾维提议,沈阳大学教师充分考察论证后才决定设立的。

评论:信访制度已在某种程度上沦为部分地方政府控制上访群众,压抑民怨,制造表面上的社会和谐的一种手段。只要信访依旧无助于解决严重堆积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只要各方运用权利、权力实现利益博弈的制度平台不能有效建立,成立信访专业也只能是驴唇不对马嘴的敷衍之道。

油价非市场化的苦痛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发改委5月31日晚发布调价通知,称由于近期国际油价上调,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小幅调高国内成品油价格,即在现行价格的基础上,汽、柴油每吨上调400元。

评论:中国真实油价并不低是不争的事实,以与国际接轨之名上调油价,实际上是挤压民众消费能力的行为。此次上调油价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避免石油生产企业的亏损,而此前国内石油巨头采取限产等措施,利润依然暴增。实行政府价格管制,其结果就是高油价和人为的“油荒”,满足了一小撮垄断集团的欲求,牺牲广大民众的利益,以及损害被挟持的中国经济。

猜你喜欢

国货政府
千年国货奶茶店
路上那些记忆中的国货老物件
消费者心目中的“国货”
国货之光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学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
怀旧时尚国货经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