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二题(短篇小说)

2009-08-21张晓林

广州文艺 2009年8期
关键词:宜州门客蔡京

张晓林河南杞县人,开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小说集《虾湖之迷》、《木画》、《木钗》、《宋朝故事》等。

天性

荆公挥毫抄了一通《楞严经》,忽然想起了苏轼。

昨天黄昏,他在金陵驿站正与吕惠卿对弈,驿站胥吏走过来,递给他一道札子,然后陪着小心低声说道:“相爷,明日东坡先生要路过金陵。”

荆公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苏轼被他贬到黄州一眨眼五年了。半个月前,朝廷就已经下旨,改任苏轼为汝州团练副使,想是前往赴任的了。

窗外响起数声雁鸣。荆公推了棋局,浅浅地叹了一声。他又想起那次文人雅集,苏轼给他的书法题跋的事来。苏轼称他的书法“得无法之法”,并且说,“世俗人不可学!”

荆公打心底佩服苏轼的眼界。

贬苏轼去黄州,荆公的心里是很复杂的。有时仔细想想,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来。

但是,有几件小事,却让他至今想起,胸口还有些堵得慌。

荆公原是个不讲究生活小节的人,他平日穿衣裳,邋里邋遢的,枯皱麻叶一般,领襟上也常是厚厚的一层油垢,明晃晃的,照汴京乡间的俗话说,在上面可以打火燫子了。吃饭也是如此,荆公喜欢吃萝卜,大葱,辣椒等物,又不漱口,一说话,空气里都变了味。

荆公生活上不讲究,可他在有些事上却很计较。他两次贬苏轼,其实都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关。

苏轼在翰林院任职时,荆公喜欢找他去闲谈。起初,苏轼嘴上还有几分遮拦,慢慢地,说话也就随便起来。

荆公著了一本书,叫《字说》,对每一个字都作一番解释。因此,荆公平日喜欢与人探讨一下字的渊源。有一天,荆公又与苏轼闲聊,偶尔谈到了东坡的“坡”字,荆公说:“‘坡从土从皮,所以说,‘坡乃土之皮也。”

苏轼笑笑,说:“按相国的说法,‘滑应该是水的骨头了。”

荆公很认真地说:“古人造字,都是有说法的,再如四马为驷,天虫为蚕等。”

苏轼也严肃起来,朝荆公拱手道:“鸠字九鸟,相国可知它的出处?”

“不知,愿闻其详。”荆公真心请教。

苏轼说:“《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那么,加上它们的爹娘,不正是九个吗?”

荆公愣在那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回到相府,荆公脸色还很难看。恰逢吕惠卿来访,就问:“恩相有啥不顺心的事?”

荆公愤愤地说:“苏轼戏耍老夫!”

吕惠卿问了缘由,很生气。“这样的轻薄之徒,撵出京城算了。”结果,苏轼被贬到湖州做了刺史。

苏轼去湖州当刺史了,荆公反觉得身边一时少了些什么。

湖州刺史三年任满,苏轼回东京交差另补。这期间,他已知道被贬湖州是因为冒犯荆公之故,所以,一到京城,他就先去拜见荆公,有致歉之意。

不凑巧,荆公骑小毛驴闲逛去了。

荆公府上管家就引苏轼到书房用茶。

在书房,苏轼见到了荆公刚作的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读过,苏轼笑了。“荆公闹笑话了,菊花性最傲寒,岂有被秋风吹落之理。”苏轼不觉手痒,捻起桌上的紫狼毫,落纸立就,依韵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和罢诗,苏轼猛然醒悟。今天是来道歉的,怎么又与宰相“对”上了。他怕与荆公见面尴尬,便匆匆告辞。想找机会再与荆公解释。

可是不久,苏轼却又被贬到黄州去了。

人世沧桑,五年又过去了。想到这些,荆公心头涌过一种别样的滋味。他决定今天去秦淮河边与苏轼见上一面。他动了一个念头,倘若苏轼轻浮的毛病改掉了,仍让他回京城到翰林院去做学问吧。

吃过午饭,荆公身着便服,在秦淮河畔会见了苏轼。

在荆公眼里,苏轼苍老了许多。两鬓似乎已有银丝飘拂。荆公一时觉得两眼有些酸涩,内心隐隐有歉意徘徊。

苏轼也卸去了官袍,一身素装,连帽子也没戴,他朝荆公揖手一拜,说:“轼今日以野服见大丞相,失礼了。”

荆公一笑,说:“礼哪里是为我们设的呵!”

苏轼眼里就含了泪花。“轼无德,自知相国门下用轼不着。”

荆公默然。随携了苏轼的手,说:“我们去将山碧云寺吃茶。”

登上将山,但见树木青翠,涧水如练。时闻山虫唧唧,鸟声相和。真一派大好风光。二人心情畅快起来,苏轼话语渐多。

进得碧云寺,即见一合围古松下,已摆好茶几。茶几旁还设一大案,笔、墨、纸、砚齐备。方丈了尘禅师合掌相迎。了尘方丈素喜书法,且颇具造诣。今日两位书法大家来寺,自是笔墨侍候了。

茶是好茶,谷雨前朱家坞的碧螺春,吃着吃着众人就有些醉意了。

荆公来了雅兴,指着案上的巨大砚台说:“集古人诗联句以赋此砚,如何?”

荆公话一落,苏轼即应声道:“此乃雅事,我先来。”他站起身来便朗声大唱:“巧斩斫山骨。”

苏轼首联一出,满座寂静无声。

荆公沉思了好大一阵子,也没有对出来。便放了茶盏,讪讪地说:“趁大好天色,我们不如穷览将山胜景,对诗一事,可慢慢琢磨。”

这一天,相随者有监京城广利门田昼等三两个大臣。田昼对那二人说:“荆公寻常好以对诗难为他人,而荆公门下众人也往往你推我我推你,都说自己对不出,不想今日却被子瞻难住了。”二人喏喏。

苏轼与了尘禅师走在众人前面,不时指点江山,似乎陶醉在这山色之中了。

荆公看着苏轼的背影,心底深深叹了一声。

蝶蚁之祸

黄庭坚有在画卷上题诗的癖好。譬如,李公麟刚画了一幅《胡儿马挽弓图》,恰巧黄庭坚就在一边儿站着,看着画上的那片空白,手痒痒了。他捉起一管紫羊毫,沙、沙、沙,就题了一首七绝。黄庭坚题诗,多是四言,或者七言,再长一点的诗,就不常见了。

崇宁三年五月,黄庭坚由黔州再次被贬宜州。刚到宜州的那些日子,他就住在城西郊外龙溪畔的“黎秀才宅子”里。这是一处早已荒芜的宅子。院子里的影壁墙已经塌去了一角;天井里落满了厚厚的鸟粪;四围的墙壁有着数不清的窟窿,这些窟窿除风天漏风外,就是露老鼠尖尖的嘴脸了。

住的简陋不说,再一件尴尬事,就是吃饭的问题了。没有了俸禄,买粮?那实是奢望;开荒种田?对于一个须发尽白的老人来说,也几近乎痴人说梦。怎么办呢?只有去“借”了。

好在宜州民风古朴,黄庭坚进得一家,大多不会空手出来,几文制钱,一瓯糙米,三五片苜蓿片……手紧着点,又可以打发日脚了。

每当借到一点东西,黄庭坚都会给人家立下一张字据。

天气晴好的日子,黄庭坚还会到野外挖些野菜,与糙米一同煮,咕嘟嘟,咕嘟嘟,煮好了,满屋子飘着一股野菜的清香味。再不,就去龙溪里捉些小虾小蟹来。

黄庭坚成了一个捉蟹高手。

他捉蟹,方法很独特,用一支废弃的鸡颖毛笔,去蟹洞里探,等蟹用前面的两个大螯夹住鸡颖,猛地往外一拽,螃蟹就被拽出了水面。

但是不久,黄庭坚就不愿意再吃蟹了。他遇见了一件稀奇事。有一天,他去龙溪旁捉蟹,见别人设置在水里的蟹簖里,有二三只蟹抱成一团往水面上拱,近前仔细一看,原来其中的一只蟹八条腿已断了七条,另外的两只蟹在驮着它试图把它送出蟹簖以外去。黄庭坚呆呆地看了好大一阵子。从此,他就再不吃螃蟹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有人来拜访他了。这个人就是宜州别驾余若著。余若著雅好书法,对黄庭坚很是崇拜。

余若著在生活上给黄庭坚很大帮助。每隔几日,他都要给黄庭坚送来一些油、盐、酱、醋、茶,米和肉。若有了空闲,他还会陪黄庭坚游观、饮酌、弈棋、沐浴。有时,也弹一弹琴。

黄庭坚所接受的馈赠,他也都一笔一笔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一日清早,余若著早早地来了。他携了数十张澄心堂纸,想求黄庭坚的一幅书法。

黄庭坚问:“要什么内容?”

余若著深深一揖。说:“先生今日壮举,与东汉党锢诸贤相比毫不逊色,愿求范孟博一传。”

“好!”黄庭坚搦起鸡颖长毫,笔走龙蛇,《范滂传》一千余言写下来,竟无一错处。而字径数寸,笔势飘逸,如有鬼神相助。

余若著抚掌叹服。

这件事后,余若著又引数人来拜见黄庭坚,其中不少人都成了黄庭坚的好朋友。黄庭坚生活里又充满了笑声。

黄庭坚一直想了结一桩心愿。偿还当地人士的馈赠与借贷。

他把这一想法透露给了余若著。

余若著不高兴了。他说:“这是我们的心意。”

黄庭坚也不让步:“不还我心放不下。”

不久,余若著去东京公干。他来向黄庭坚辞行。黄庭坚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说:“等等,你给我办件事。”

黄庭坚打开行囊,取出几轴前人字画。有张长史、颠和尚、颜真卿的墨迹。还有一幅五代西蜀人黄筌的《蝶蚁图》。这幅画画的是两只飞舞的蝴蝶被蛛网粘住了,翅膀似乎还在扑闪,蛛网的下面聚着一群蚂蚁,翘首等待着蝴蝶坠下。黄庭坚手又痒了。他在上面题了一首小诗:“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毙命网罗。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题过诗,他把这些字画都交给了余若著。“拿到相国寺集市上卖了吧——这是我的一桩心愿。”

余若著不好再推托,接过字画就道别了。

余若著到了东京,他急着要办事,就叫他的仆人去卖画。

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也真这么凑巧!那幅黄庭坚题了诗的《蝶蚁图》,恰好就让蔡京的一个姓王的门客买去了。他买这幅画,原只想献给蔡京叫蔡京高兴高兴。可他认出黄庭坚的题诗后,脑瓜子一转圈,两只眼睛就放光了。——一种狼性的,让人害怕的光。

姓王的门客把《蝶蚁图》献给了蔡京。画幅展开,蔡京见到黄庭坚的题诗。眼前就像滚来一团巨大的火球,把他炙烤得一阵阵眩晕。黄庭坚的书法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禅的境界了!蔡京的脸色阴暗下来。

王姓门客跪倒在蔡京脚下。“相爷,看出什么门道没有?”

蔡京已没有心情搭理这个门客。他的手在颤抖。

姓王的门客很尴尬,他从地上爬起来,指着黄庭坚的题诗说:“这里面有一股怨气啊!”

蔡京一时还没醒过神来。“唔,怨气?哪来的怨气?”

“黄庭坚罪不容赦,他把相爷比作蚂蚁了。”

蔡京又读了一遍诗,品了品,点点头。“有点这个意思。”他把画扔到一边,对门客说:“你跑一趟,给宜州知州下道札子,再南贬黄庭坚三百里!”

余若著是三天后的那个黄昏才得知这个消息的。一时间他傻了一般,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啊!我要亲自去卖画就好了,是我害了先生。”他急忙完了公干,星夜赶回宜州。

他还是晚了一步。黄庭坚已于他回到宜州的前一天突然去世了。

余若著在两个儿子的陪伴下拜谒了黄庭坚的坟墓。余若著连磕了三个响头,失声痛哭:“先生之死,罪在若著,若著还有何面目以见世人!”

第二天,余若著竟不知去向。

责任编辑潘焕梅

猜你喜欢

宜州门客蔡京
两者须得兼
门客三字阻筑城
给猫起名
实话
默当
广西宜州中药街药用植物调查及资源保护探讨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风物篇)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
黄庭坚谪贬宜州期间交游研究——以黄庭坚著述为中心
当代“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