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建设实行总承包的几点分析
2009-08-21苑凤君
苑凤君
摘 要:工程建设实行总承包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也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效益。文章指出,各级政府要培育、扶持和推进工程建设实行总承包。
关键词:工程建设 总承包 建筑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7-283-02
工程建设虽然是以业主为主,设计、施工方为副,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协商理解,完成好每一项工程建设项目,但是往往在合同订立前,样样好说,而合同订立后,三方关系一旦确定,三方必然地转到了自己的角度,为自身的利益千方百计地设想、筹划、经营、实施。当前商品经济和建筑业突飞猛进发展,但许多法律法规还跟不上,虽然国家也制定了建筑大法、招投标法等等,但建筑工程本身就很复杂,所以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
一、建设工程总承包全面实行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1984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建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设想,指出工程承包公司是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委托,或投标中标,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设备选购,材料订货、工程施工、生产准备直到竣工投产实行全过程的总承包或部分承包。1997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4条指出:“提出对建筑工程进行总承包”,从而确立了工程总承包的法律地位。在应对加入WTO以后国际工程总承包的需要,2003年3月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规定凡是具备勘察、设计资质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均可在企业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2004年11月印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逐步走向总承包的新历史阶段。
近年来工程总承包市场扩大,行业推广面不断增加,虽然在房屋建筑业开展得还不够普通,但其它建设工程已经发展到几亿至几十亿的项目总承包。随着我国大型建筑承包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同时进入国际建筑市场又有了较大的长进,境外工程总承包项目经营额大幅增长。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我国建筑行业的企业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总承包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部和项目经理作为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和责任制度已被普遍接受,普及面建筑业企业工程承包施工组织中达到90%以上,不少项目在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充分体现了承包项目管理目标达到“低成本竞争,高品位管理”的最佳效应,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国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在建筑业的应用上仅用了20年,就走过了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近40年的路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探索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长进,并形成了中国工程建设自己的承包管理的基本框架体系。
二、建设工程总承包全面实行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工程总承包目前有多种形式如:采购—施工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资源开发—融资总承包等,而其中又以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交钥匙总承包为最佳。业主将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都委托交付给总承包方,总承包方就可以根据委托合同,承担起工程项目建设的总负责,总承包方就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发挥自身的能力,以整个项目管理为出发点,制定出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经营方略,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围绕整体的基本理论,确切地对项目进行“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实现项目的总目标,才能体现和真正落实权利和责任相一致,风险和效益相符合的根本所在。
1.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有利于设计的优化。从项目自身解决设计的先天不足,才能从源头上做好项目实施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设计,那些项目工程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不可弥补的一系列问题。所以一个好的设计除了满足工艺生产要求和建筑使用功能及其它一些主要的规定以外,如何实现从设计方案到施工图的优化是工程项目的主要问题。
2.有利于设备选型采购。材料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设备除了单一从设备采购商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功能的需要方面考虑,如果还能货比三家,同时又能从工艺流程和施工安装周期,今后维护保养以及“三废”处理等等考虑,还有占用土地的建设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反过来还能影响到设计。还有材料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耐久性与工程相匹配等方面,以及一些新材料的选用都必须反复权衡利弊,不仅是从设备材料上,同时也从设计和施工角度上降低工程造价。
3.有利于采用施工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从施工方案时的制定就与设计密切加以配合、协调,力求能做到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节约工程项目的投资。优秀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必然会对工程项目的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费用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设备和材料的选择中如事先考虑到施工因素,那势必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事实证明,设计人员不可能对设备和材料选型和采购有广泛的、仔细的了解,也不可能对施工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有深层的了解和确切的把握,同时设计、采购、施工三方中任何一方都存在不足,所以只有将三方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总承包的管理体制才能将三方很好地协调,权衡利弊、反复比较,最后才能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不仅能从自身责任和利益出发,也能从整个项目建设的总体利益出发,创造出工程项目建设总承包的巨大效益。例如湖北省某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西塞山2*300MW燃煤机组工程,由于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采取了强有力的技术攻关和组织协调措施,实际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8个月,为业主早日投产、降低运行成本创造了利润空间。又如中建八局承建的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综合医院,总面积为32.5万m2,投资6亿多元。业主除了把整个工程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甚至园林绿化全部交给总承包单位外,还特别邀请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最初设计阶段,参加项目论证,介入施工设计。施工方有效地利用地基承载能力,实际使用混凝土与原方案相比节省了50%的混凝土用量。
可以设想,如果在更大范围能有更多的工程项目都能通过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促使承包上实施设计方案的优化、充分利用物资设备、采用新进的施工技术,建设行业为国家节约的潜力将是多么巨大。工程总承包实行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这不仅仅是一个体制问题,在其背后有着十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大国来说,其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
三、建设工程总承包全面实行需要各级政府的培育、扶持和推进
1.建设和完善政府法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了给工程总承包提供法律依据,规范市场行为,首先要修订充实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增加工程总承包条款,尽快出台严密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法、工程总承包合同文本、工程总承包招投标规章。用法规形式明确工程总承包模式,特别要使业主了解建设工程的每一个阶段。
法律法规体制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工程总承包的规范化开展,立法必须在引导建筑市场,规范建筑市场公开公正地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实行总承包管理,凡符合工程总承包标准与规模的建设项目,要求业主和建设单位一律不得平行发包或化整为零,否则就以违法违规论处。
2.切实解决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要结合贯彻《行政许可法》,修订和完善现有企业资质管理等有关规定。特别要围绕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资质转换这个核心,做好“三个”调整;一是通过改造和重组勘查、设计、施工、监管企业组织结构,建立以核心层为主的集团型企业的方式和途径。二是通过资质转换充实专业科技人员,调整企业智力结构,增强科研、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能力的方式和途径。三是通过增设相应资质调整企业经营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和跨国经营的方式和途径,从而逐步建立起企业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综合化、产业国际化的体制。
我国目前形成的资质与实际需求差距巨大,工程监管、咨询、设计、施工条块分割、三权鼎立,而且专业类别划分过细,非常不利于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即使从施工阶段来看,企业资质虽设置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层次,但总包不强,专业不专,劳务市场滞后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部分大型建筑企业成立了工程总承包公司,但不少建筑企业在组织机构,服务功能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的要求,加上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和手段落后,标准化程度和技术开发应用能力等都与国际型工程公司相差甚远。
3.加大对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工程总承包企业最需要的是善经营、精管理、通商务、懂法律、涉外工程外语的经验丰富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而建筑业在这方面人才匮乏,尤其是在设计和专业采购方面。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建筑企业开展总承包的瓶颈,所以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关键是要尽快培养出一批工程总承包管理所需要的项目经理、设计经理、采购经理、施工经理、财务经理以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才能适应建设工程总承包的国内外建筑市场的需要。
项目经理责任制是我国建设工程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政府应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政策指导,特别是在推行注册建造这一新制度时应注意确保这一改革成果的时效性和政策连续性,要结合注册建造师制度推行,尽快制定和出台有关加快项目经理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的管理措施,通过社会培训、行业评价、企业考核聘用、市场准入认可,真正地培养和打造出一大批工程总承包项目品牌经理。
建设工程总承包、一体化项目管理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因为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它是我国建设工程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必由之路。它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大可能地实现了项目的增值和工程投资的降低,同时对社会的能源节约、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工程建设总承包、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顺应了我国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和加入WTO后的市场需求。随着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一定会呈现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温州建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