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的若干思考
2009-08-21杨瀚涛
杨瀚涛
摘 要:如何在扩招形式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摆在研究生培养单位面前的迫切任务。文章结合西安邮电学院实际,对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力争使研究生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关键词:研究生 培养质量 扩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7-103-0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也进入急速发展的阶段。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不仅在规模上有较大的发展,而且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学科结构逐渐优化,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国家关于研究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在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今天,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对国家、社会和青年学生应尽的责任。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规模上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但在培养质量上与研究生教育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研究生教育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当今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结合西安邮电学院的实际情况,认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成立研究生教学培养督导组,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督导制
在研究生规模较小的阶段,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和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都相对较少,指导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单位均可给与每位研究生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资源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任课教师对所担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态度不够认真,导师对所带学生缺乏责任心,研究生开题报告形式化,论文质量达不到要求就毕业和混文凭等现象。规模的扩大和暴露出的问题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体系,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在本科教育中,早已广泛运用的教育督导制,其对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从笔者所在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和督导制的成功理念出发,建议在研究生教育中尽早引入督导制。以学科为单位成立督导组,建立并逐步完善适合研究生教育特殊性的研究生培养督导制。督导组应着重从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学位论文质量与论文答辩等,全方位对研究生、任课教师、导师以及研究生部的工作等进行督导检查,从而有效监控培养环节,积极营造讲知识、讲正气、讲科学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完善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培养质量的保障条件
1.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观念。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的课程体系,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前提。 2008年,西安邮电学院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进行了全面的制(修)订,根据学科发展规划,针对生源现状,优化了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院学位分委员会集体讨论研究精选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选修课,增加相关学科课程设置,以适应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趋势。
2.优化师资队伍、实施课程评价、建立规范管理制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培养方案的制定,而且还直接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相关。要抓好新教师试讲工作,请老教师听新教师试讲,严格把关,保证课程的质量,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和学术造诣。良好的师风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首先做到为人师表。
实施课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部组织专家进行听课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教学质量、教学时数和教学质量的监督,通过课堂教学、考试、作业、个别辅导等评价项目,做到内外相结合,形成制度,评选优秀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加强研究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制度,抓好学风建设。
3.加强研究生的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工作。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要新颖,专业性要强。加强对论文答辩的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历时2.5年培养成果的体现,是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检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对学位申请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核和评定,是保证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一个监控环节。学位论文一般都把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最新发展动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反映了学科的发展过程,又揭示了未来发展趋势。对不合格的论文进行淘汰,不进行答辩或延长学习年限,直到论文合格方可答辩,这样可促进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上下功夫,保证硕士论文的质量。
三、形成高素质的导师队伍,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高度责任感、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导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导师对学生学业的发展与人格的陶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导师队伍建设中,首先是要做好导师的遴选工作,这也是强化导师知识储备和责任感的一种手段。遴选的导师要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对新增遴选的导师进行岗前培训、老导师进行定期培训及工作研讨,并请优秀导师介绍经验,形成“传、帮、带”的良好风气。
实行导师教书育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在研究生培养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如设“优秀导师奖”;废除导师终身制,每年进行导师年审,对不合格的导师暂缓招生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采用导师个人负责和研究生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由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以突破由于一个人的知识面、思维能力受单一学科限制所带来的局限。
四、建立和完善淘汰制度,加大奖惩力度
1.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实行严进宽出,有些学校没有淘汰,但是研究生教育由以前的精英化选拔趋向于现在的大众化,如果再不实行淘汰制、引入具有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就很难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淘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淘汰制是保证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在课程学习阶段、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阶段引入淘汰,目的是激励研究生在读期间,把课程学习、科研工作和撰写论文作为自己的第一要事,努力钻研,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国外的经验表明,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
2.加大奖惩力度,一方面加大奖学金力度,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功能,真正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养质量,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中建立合理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积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设立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创新。另一方面也应加大惩处力度,从而规范管理,树立良好的风气。
总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与国家的发展相适应,我们应该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满足国家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代表我国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细致、艰苦、持久的工作,不仅要做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而且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和条件保障,高校各级领导、导师、研究生任课教师及广大的教职工都应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加强研究生的管理,从而从根本上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尔林,马桂敏.新形势下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1)
2.程耿东.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必须保证培养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1(18)
3.杨卫.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
4.肖绍清.研究生扩招的作用与问题[J].煤炭高等教育,2000(02)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责编: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