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决定成本
2009-08-21乐琰
乐 琰
当一粒菜籽还在田地里的时候,就已经被“计划生育”了,而它“长大成菜”后的去向也同时被确定。
最终,如果一盒保鲜膜包装的青菜在一般超市里标价1.8元,那么同样的青菜在TESCO乐购卖场内,可能一盒只要1.5元。
这20%的差价,来自于TESCO启动的自有品牌蔬菜农户与超市对接的计划。事实上,通过13个细致入微的管理环节,一棵青菜进入到百姓的厨房时,成本可以节省一半。
按需生产减少20%损耗
按照传统的做法,蔬菜都是由农户自主生产,然后流入批发市场销售。“但这样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良莠不齐,且数量也难以控制。”看多了完全不看市场需求,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的做法之后,TESCO决定改变这个流程,TESCO中国采购长JamesPadovan说,从农户种植开始,就进行专业指导并定量规划。这样才能够改变蔬菜质量和数量的不稳定情况。
TESCO的做法是,首先选择具有较大规模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农场作为农超对接的合作伙伴,并对其进行相应改造和专业人员培训,然后给予他们定量生产的订单。“定量的制定来源于TESCO专门的调研团队,他们对各个门店每天的各类蔬菜品类销售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得出准确数据,然后我们的合作农户就按需生产。”James Padovan说。随后制定技术标准书和实验室检测、包装标签设计。
张陈文是上海春鸣蔬菜专业合作社农场场长,这是一个位于上海青浦。拥有420亩地、总投资2500万元的大型农场,他们正是TESCO的合作者。
在接到订单后,张陈文和他的员工就按规定量种植,并接着进行采收前农药残留检测、采收和包装、收货检测。
在春鸣的青浦蔬菜基地的加工车间,那些早晨刚被采摘下的新鲜蔬菜,栖身于塑料箱中,随后被置在冷藏仓库内。
紧接着,这些蔬菜会被搬运到另一个包装车间内,由一群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员工进行加工处理,并将这些蔬菜包装入印着“TESCO”品牌标记的塑料袋,装箱待运。
手指着一排已经装箱的生鲜蔬菜,张陈文说:“传统销售方式会产生约30%的蔬菜损耗。而直供后只需要按需生产,蔬菜损耗仅在8%左右。”如果适当增加一些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则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此外,由于所有蔬菜的去向都直接定向给TESCO卖场,所以春鸣的蔬菜生产量从以前的每天600-700箱直线上升到目前的每天3500箱,且基本都能在市场上销售掉。
规模化且低损耗的生产模式,大大地减少了供应商的生产成本。
去除中间商直供门店
一棵“成年”青菜被生产出来后,就要离开农场了。
蔬菜们原本传统的“旅程”是,先经过菜农转入几级批发市场,然后,专门与零售卖场合作的生鲜产品供应商从批发市场收集这些蔬菜,再被运输到各个零售门店。
、
这样会增加很多中间商加价和供应商的运输成本,而这些成本都会最终体现在价格上。“农超对接的含义就是根本不经过任何中间商,直供给卖场门店。”James Padovan说。
于是,一棵打着“TESCO”标记的品牌青菜完成农药检测后,便通过TESCO自己的运输体系先被存放到上海地区的生鲜统仓,在这个统仓里面,TESCO根据蔬菜、水产等不同品类进行分类仓储。
随后,根据既定的品类和配量,这棵青菜将再次通过TESCO自身冷链物流系统直接运输到其华东区的30多家门店。
“冷链物流等都由我们自己解决,同时去除了中间商的加价成本,这样至少节省20%成本。”James Padovan自豪地透露。
而另外的重要环节是,当一棵青菜上市之后,TESCO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为了更好地管理整个流程,公司还将通过定期走访合作方、定期实验室检测和年度工厂审核3个步骤来进行后期管理。
“一棵青菜走完上述所有流程,实际上总体已经减少了40%-50%的成本,一部分让利给农户后,表现在市场价格上就至少减少了20%,老百姓对于生鲜的价格是非常敏感的,低价生鲜产品的销量会有明显上升。”一位长期与零售卖场合作生鲜直供的山东农户透露。
“在目前消费走低的形势下,作为刚性需求的生鲜产品是卖场重点销售板块,农超对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们仅有5%的生鲜产品是直采的自有品牌,希望未来2-3年内可达95%。不过,零售商必须要有强大的后台物流和仓储体系支持,不然无法保证运输和配送。同时,生鲜统仓的投入非常大,我们现在也仅在上海和沈阳各有一个,这也只能保证区域范围的供应。因此,我们明年打算在北京和广州再建设生鲜统仓,完成全国布局。”James Padovan站在上海青浦蔬菜基地兴奋地展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