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南

2009-08-20张桂娥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人口科学发展

张桂娥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过程。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ズ托成缁

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发展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好的促进公平正义,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平和正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蛋糕”的不断做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公平正义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切实做到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如何顾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社会的整体、全面和谐,促使社会稳定发展,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长期的奋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同样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南。

二、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1、发展的全面性就是全方位多方面共同发展

发展的全面性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构成发展内涵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要全面;第二是各主要方面内部各方面的发展要全面。具体地说,不仅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要全面,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全面,而且生产力、经济、人、社会本身的发展也要全面。

2、发展的协调性就是按比例地和结构合理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而且也是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党中央提出“五个统筹”就是协调发展观的集中表现。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协调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收入的差距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达到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协调各个区域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和收入差距,实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

持续性发展就其本来意义是指人类世世代代都能持续不断地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应当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总体上的不利影响,不应当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关注环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关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讲就有两点: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的平衡、资源有效配置;二是人类之间的和谐,如社会公平分配、代际间的可持续发展等。可持续发展就是高尚文明的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及人类间和谐地发展。

三、科学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有四点:一是人本,即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着眼点;二是全面;三是协调;四是可持续。其中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由人本的派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就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人的能力、素质、需要、独特个性、社会关系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条件。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依靠人们长期的努力去创造。

总而言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第一,全面满足人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满足人民的政治需要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需要;第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第三,全面发挥人的才能,包括通过教育、激励和竞争机制,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这三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归根到底,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发展必须是均衡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

1、均衡发展,就是发展速度、改革力度要均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差异的形成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实现均衡发展,要避免人口数量出现大的反弹,保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要统筹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的解决,避免某一方面出现恶化或向反的方向发展;要缩小地区间的工作差距,实现区域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均衡、合理、优化。

2、协调发展,就是人口现騄、社会、资源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就是统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社会各项事业相协调,促进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人口诸要素间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号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又要适应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既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人口环境,又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要为社会的长治久安、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的富裕幸福提供人口安全条件、人力资本支持、生态环境保证。

4、全面发展,就是围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促进人口安全、人口文化、人口发展的共同进步,促进人的健康、素质、能力、环境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进而推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介休汾西矿业集团卫生处

猜你喜欢

人口科学发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科学拔牙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