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澳签大单令世界错愕

2009-08-20

环球时报 2009-08-20
关键词:副外长中澳大单

政治冲突仍在继续 经济合作突迈大步

●本报驻澳大利亚、加拿大特约记者 陈小丫 陶短房 ●本报记者 刘洋 ● 陈一

中澳之间18日签署一笔贸易大单让世界多少有些错愕,因为就在当日,中国副外长何亚非访澳的计划刚被取消,双方因今年夏天的几场纠纷似乎还都在气头上。这笔中澳历史上最大的单笔生意是:中石油将在未来20年斥资500亿澳元购买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澳政府多名高官19日称赞这一里程碑式的协议印证了中澳经贸关系之强劲。但消息让西方媒体一片哗然。路透社称,大交易让中澳关系回暖,但笑容背后分歧犹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干脆嘲笑这一大单“不过是在中澳裂痕上糊纸”。中国人的反应似乎很平静。经贸专家周世俭19日说,中国不能指望一个贸易大单就能让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在热比娅等政治敏感点上听中国的话。与它们交往,中国得学会一边争吵,一边生意照做。环球网当日的调查显示,人们没准备因为这笔生意就在邀请热比娅窜访一事上原谅澳大利亚,但通常被认为是“很民族主义”的中国网民也不准备因为赌气就不烧澳大利亚的天然气。“中国与整个西方的关系都将在这些冲突与合作中锻造”。中国学者江涌对《环球时报》说。

西方猜疑中澳是否真心走一程

中澳签署贸易大单的消息18日最先由澳资源和能源部部长弗格森向媒体捅出。中国国资委网站19日证实中石油已与美孚澳大利亚资源有限公司签署高庚项目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高庚项目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域,预计探明可采储量达40万亿立方英尺,是全球拟议中最大天然气开发项目之一。埃克森美孚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分别持有该项目25%股权,另50%股权在美国雪佛龙石油集团手中。依据中澳协议,中石油将在未来20年内每年从高庚项目购买225万吨液化天然气,总价值高达500亿澳元(约合412亿美元)。

多家澳媒体19日称,这一协议不仅是中澳间最大单笔贸易协议,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宗单笔贸易协议,特意赶到北京参加签约仪式的弗格森称,这一协议将在建设高峰期给澳大利亚带来6000个就业机会,展现出澳大利亚作为“能源超级大国”拥有光明的未来,他还将协议称为“我们与中国关系的里程碑”,并称“在中国朝现代化工商强国方向发展之际,澳致力于陪伴中国走完这一了不起的旅程”。

为中澳大单送上溢美之词的澳高官还包括外长史密斯、国库部长斯旺等人。史密斯18日刚就中国宣布因澳允许热比娅入境取消副外长何亚非访澳一事在澳大利亚议会表态,称所有双边关系都会不时遭遇困难,但澳与中国“保持着长期富有成效的经贸关系”。他19日又表示,虽然澳中出现外交摩擦,但两国仍签署重要贸易协议,说明双方间经济纽带力量强大。

澳高官的乐观19日受到了西方媒体的猜疑,在他们看来,取消副外长访澳和中澳签署贸易大单的消息在同一天公布,这里面有“玄机”。英国《金融时报》称,这宗交易的关键条款几个月前就已确定,澳大利亚选在此时派弗格森到北京公布消息,显然意在缓和与最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给在谷底的中澳关系涂上一点亮色。路透社称,大单的签署说明中澳关系明显升温,“不过在笑容背后,经济和政治分歧依然暗潮汹涌,需要双方谨慎应对”。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一协议“不过是在中澳裂痕上糊纸”,澳方能够同意是因为中国不会借该交易取得对澳资源和企业的所有权,在中铝收购力拓失败后,澳政府是否能批准兖州煤矿收购澳企业才是中澳关系未来更严酷的考验。

《华尔街日报》19日另一篇文章充斥着“中国政治阴谋论”的味道。这篇题为“中国悖论”的文章说,18日中澳关系的两大进展显示出北京在用“胁迫策略”吓唬世界各国。文章攻击中国挑一些国家单独进行欺侮,逼它们依据北京的意图修改规则,宣称澳在亚洲内外的伙伴都应吸取堪培拉的教训,勇敢面对中国的欺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江涌1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种评论是对中澳关系的挑拨。江涌说,美国一直不希望中澳亲近,不愿意看到中国顺利从澳买到各种资源,中铝试图收购力拓时,美国就在背后做了很多手脚,《华尔街日报》的评论实际上契合了美国政府的态度。

猜你喜欢

副外长中澳大单
美副国务卿访韩日能否调解矛盾
中澳家庭观差异表现及其文化内涵
中澳农产品贸易研究综述
中澳中学英语课堂组织形式对比
中澳煤炭产业的合作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
中国 成都 欧美同学会年会签合作“大单”
“超级推销员”:一年带回1400亿美元大单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