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推行快乐工作法的现实指导作用

2009-08-20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

幸 叶

摘要:推行快乐工作法,是落实“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培养企业亲和力、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举措,是拓展人性化管理、创新企业文化的科学抉择。在企业推行快乐工作法,对于进一步激发员工热情,凝聚员工力量,推动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跨跃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企业快乐工作法;企业安全发展;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8-0075-02

同煤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二届三次职代会上提出推行快乐工作法,这是落实“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培养企业亲和力、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举措,是拓展人性化管理、创新企业文化的科学抉择。在企业推行快乐工作法,对于进一步激发员工热情,凝聚员工力量,推动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跨跃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驱除不快乐因素、让快乐工作法成为企业员工促进工作的“加湿器”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不少职工的心理压力大,尤其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利益纠纷以及物欲横流的社会思潮,人们很难得到心灵宁静,于是工作的种种不快乐因素由此产生。

(一)怨从“比”中来

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总爱与别人比,张三和自己同在一部门,每月工资比自己拿得多,心里不平衡;李四工作经历不长,被提拔重用,心里怨恨;同样大学毕业,因为选择的单位不同,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反差大,心里念念不平……比得越多,抱怨越多。比来比去,比得自己热情减退,积极性全无。影响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滋生了工作中的不快乐因素。

(二)烦从“闷”中来

有的人成天愁眉苦脸,把手中的工作视为无奈之举,得过且过。尤其是当看到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艰辛和枯燥时更是感到无比烦恼,于是不断在心中抱怨,恨自己无能,又不知如何消遣,更不愿与他人沟通,久而久之,郁郁寡欢,闷出了疾病,闷坏了身体,成了单位和家人的负担。

(三)恨从“气”中来

性格内向的人在心里积怨,固然不好;性格外向的人把抱怨放大,在行为上显现更有害。这种人将名利看得过高、得失看得过重,一旦得不到回报便愤世疾俗,气不打一处来。

一是恨单位领导。认为领导有偏见,成心和自己过不去。尤其讨厌天天开会布置任务的领导,认为“这样的领导只会做表面文章,不能体恤民情”。二是恨社会。认为市场经济培养了人们见利忘义行为,使世风日下,人际关系冷漠。有钱有势者飞黄腾达,无依无靠者寸步难行。有的甚至把不满发泄到社会,采取特别行为,危害企业,危害社会,扰乱公共秩序。

诗人弥尔顿说过:“一切皆由心生,天堂和地狱只是一念之间。”消除心中的苦闷、烦恼,关键要靠自己的心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希望自己要顺利一点,身体健康一点,家庭幸福一点,但我们不能事事顺心,谁都会遇到挫折。当这种欲望不能满足时,心态好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知足常乐;心态不好的就会怨气冲天,干出一些傻事来。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但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当我们工作感到疲惫、感到无聊之时,我们不妨想想那些整天为寻找工作辛勤奔波的大学生,想想一批又一批下岗职工和成群结队的农民工,我们应该为拥有一份工作而感到自豪。让快乐工作法成为我们工作的“加湿器”吧,它会不断滋养我们对工作的激情,给我们增加工作的动力,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学会拿得起,输得起,放得下,抛得开,一旦有了这样的心境,“快乐工作法”的真谛也就找到了。

二、更新思想观念,让快乐工作法成为领导干部有效管理的“金钥匙”

企业提出推行快乐工作法,其目的是引导员工在紧张厌烦的工作中调整心态,用快乐方式克服工作中遇到的一切不快乐因素;用快乐来建立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人与人之间亲善、友好、和谐的关系;用快乐工作法去解决矛盾,处理问题,克服困难,排解压力,以饱满的热情在快乐中创造价值。作为企业领导,怎样才能让员工快乐地工作呢?

首先要有亲和力。有些领导蓄意以严肃的面孔来抬高自己的价值,增加自己的权威,不曾想这样反而和职工产生很多疏离,造成行为上的负面影响。领导权威哪里来,如何通过亲和力实施有效管理?

1.要有关爱之心。每个人内心都渴望进步,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梦想与追求。如果领导者能为员工的发展前景着想,而不是故意压抑或排挤这样的人才,人们会对这样的领导由衷地敬佩。我们知道,海尔的薪资并不是最有竞争力的,但是海尔依旧汇聚了很多人才,而且还有更多的人才向往着海尔,为什么,因为海尔是一个荣誉公司,员工在这里可以得到从其他地方无法得到的快乐和满足。

2.要有尊重之礼。从人的本性来看,人都是有自尊的。得到尊重的感觉,往往比丰厚的物质奖励更能让人心动,“感人之心,莫过于情”。为了一份尊严,人们有时会以牺牲生命作代价。可惜的是,在我们煤矿某些区队里粗话、脏话不绝于耳,污辱人格的事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员工怎能快乐?当然尊重是双向的,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人们总结出一条“人情反定论”,是说管理者只有尊重职工,职工才会更加尊重你,并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3.要有沟通之术。号称日本企业之神的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伟大的事业要一颗真诚的心与人沟通。”可谓道出了沟通的真谛。管理活动的实践表明,管理者70%的时间用于与他人沟通,剩下30%的时间用于分析和处理相关事务。100多年前,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心理革命”其实质就是通过上下级之间的不断沟通,改变上下级关系,达到互谅互解。我们企业一些单位开设的“心理话信箱”,高层领导不断深入车间、区队、科室进行了解情况就是一种好的沟通法。如果真正让员工看到了领导确实在听取自己“心理话”,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

4.要有激励之术。管理心理学有一个很著名的方式:绩效=f(能力×激励)。这个工式表明:工作绩效是“能力”与“激励”乘积的函数。它说明人们在能力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其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激励。当一个人受到激励后,其心理处于兴奋状态,工作就会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由消极转化为积极。要知道,一句激动的话,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负面的话可能会挫伤一个人的心灵和身体,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

5.要有欣赏之情。从人的本质讲,荣誉感、成就感、自豪感是与生俱来的。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讲过一句话:“人类本质里最深层的驱动力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在现实在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赏。一个总是遭到否定的人,他就不可能有自信,一个没自信的人就不会有理想,没有理想就不会有行为动力。这就是自古以来所说的“哀,莫大于心死”。斯宾塞在《一分钟经理》讲了三个一分钟: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一分钟批评。其中最具人性化的是一分钟表扬,这也是作为领导者管理艺术的体现。

今天我们倡导优秀的企业文化,实施人性化管理,就要在思维方式上下工夫。如果我们的领导确实想改变作风,想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就要多放低自己一点,多关注员工一点,以良好的人格魅力赢得职工的信任,让快

乐工作法成为自己实施有效管理的“金钥匙”。

三、推进企业文化,让“快乐工作法”成为煤炭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助推器

“制度管企,文化管人”,开展企业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先进文化的植入,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接受企业的发展理念,把握企业的发展方略,以实现和企业共同成长;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激活各种机制,通过各种渠道,让员工感到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和企业发展的光荣使命感。那么如何让“快乐工作法”成为煤炭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助推器呢?

(一)增强员工的心理收入满足感

一是增加精神奖励。提高物质奖励皆大欢喜,但对于一些力不从心的企业来讲,精神激励也能达到良好效果。一句祝福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有力的握手都将使员工终身难忘。

二是注重员工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要通过人岗相互匹配、目标的具体性、挑战性和个人价值来提升员工的兴趣和水平。让员工在各自的岗位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力求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都有用武之地。同时,针对井下工作苦、脏、累、险的实际,要创新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员工作业现场的安全可靠,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三是改善企业内部员工的人际关系,据有关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员工的离职原因是因为公司内部员工的人际关系不和引起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说明,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自尊、社交和自我实现。著名的霍桑试验也揭示了人们所关心的友谊、尊重、温情、关怀这些需要。职工社交需要的满足,对激励工作干劲很有效。推行“快乐工作法”要求企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在领导和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邻里家庭之间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劳动关系,消除隔阂,化解矛盾、用工作的快乐缔造人生的乐园。

(二)给员工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

开心孕育创意的土壤。任何人长期在严格、压抑在环境下工作都会逐渐丧失激情和创造力。因此企业有必要尽量减轻每个人的压力感,给员工提供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充分发挥其特长,把工作当乐趣。同时要针对员工特点和不同群体的年龄、文化层次和差异,开展必要的文化生活、娱乐、体育活动,陶冶员工情操,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激发员工饱满的工作热情,通过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融洽同事之间的感情,从而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制度应当人性化而非等级化,要在公司内部创造一个平等相处的工作环境,员工面对决策层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双方的心理共震。

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公平公正指的是在尊重人格、创造机遇、考评程式上的公平公正,而不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员工工资水平是否合理,分配是否公平,考核是否公开公正,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员工的士气和心情。所以要使员工踏实快乐工作,企业要做到:

首先,要做到薪资分配上的公平。要制定有利于调动大多数员工积极性的政策,突出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原则,在运用负激励的同时,充分发挥正激励的作用,重奖有突出贡献者,使员工真正体现到他们的付出和回报是公平的。

其次,要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平,要运用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定期考评,而且要把考核指标做到可量化,只有可量化,才能让员工感到公平、公正。

再次,要提供机会上的公平,把员工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考核。在人才选拔上既看文凭,又看水平;既看专业又看专长;既看现有能力,又看潜能,尤其是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要做到选拔程序公开透明,为干部成长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全面推行快乐工作法,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型企业,是企业所向、民心所盼。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以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为前提,在工作中奋起,在奋进中取胜,以高昂的工作热情营造良好人际氛围,为建设和谐美好、强势竞争、充满活力的新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晓明.快乐工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员工感恩教育[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3]谢佩良,王学秀.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企业家思想,2009,(1).

[5]企业文明,2009,(2).

作者简介:幸叶(1959- ),女,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党校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经济、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跨越式发展
制约南通理工学院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粤北山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对策研究
《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对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