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战的背后

2009-08-20林凤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贸易战

摘要: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贸易战及其实质,了解贸易战的后果和隐藏在贸易战背后的真正意图,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明确目的,采取措施,共度时艰,有着积极的意义。纵观诸多的贸易战,其背后争夺的是经济利益,破坏的是贸易原则,掩盖的是政治图谋。

关键词:贸易战;经济利益;贸易原则;政治图谋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8-0028-0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外经贸事业不断发展,既实现了量的飞跃,又实现了质的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78年,我国外贸总额为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出口排名第34位,进出口只占全球比重0.78%。2007年,我国外贸总额为2173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出口排名第2位,进出口占全球比重近8%。贸易额从千亿美元迈上万亿美元的大台阶,日本用了30年,德国用了25年,美国用了20年,而我国只用了16年。[1]在总结我国外贸事业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认真审视和反思与贸易相生相伴的贸易战。

贸易战(trade war)又称“商战”,由于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称为贸易战。如果贸易战的武器仅限于相互提高关税税率,对此则称为“关税战”。事实上,外国对华贸易战至少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鸦片战争之所以爆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英国用非法的贸易战手段——贩卖鸦片掠夺中国的贸易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巴统”等组织对华打“经济封锁”的贸易战;1989年春夏风波之后,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制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华贸易战更是常战不休:纺织品贸易战、对华反倾销战、对华反补贴战、对华知识产权大战;进入21世纪以后,中韩“大蒜”与“手机”的大战刚刚平息,日本便对华发起了“蔬菜贸易战”……[2]纵观诸多的贸易战,其背后的实质是利益的争夺。这种利益依其类型可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科技利益等,依其主体又可分为国家利益、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而隐藏在贸易战背后的实质,即贸易战争夺的是经济利益,破坏的是贸易原则,掩盖的是政治图谋。

一、贸易战争夺的是经济利益

正当人们为世纪末的和平举杯庆祝的时候,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贸易战却在世界各地激战正酣。这是一场没有盟友、只有争夺经济利益的“战争”。经济利益是贸易战表面上的也是最初的导火线。这种经济利益包括了国家利益、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实际上,中国早已身处贸易战中,并且国人已深受其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长期的经济封锁曾使中国错过了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的世界经济黄金发展机遇,使中国与先进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拉大,推迟了中华民族的腾飞;外国自1979年开始对华的反倾销战已使我国损失了100多亿美元的贸易利益,按1亿美元的贸易额可以创造1万个工作岗位来计算,中国仅仅因为外国对华反倾销战就丧失了100多万个工作岗位,这也是为何中国“下岗”人员如此之多的原因之一。这是贸易战对国家与个人的利益损害。

事实上,贸易战对公司的损害更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公司在贸易战中不仅承担着经济上的损失,更遭受着企业命运与行业的风险。正如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先生在2002年福耀玻璃与美国的“反倾销案”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加征11.8%的关税主要是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福耀是行业内的最大厂家,一直以“为中国汽车玻璃工业树立典范”为己任,福耀的所作所为会成为别人的样板,而说这样的企业有倾销行为,对福耀是很大伤害。而相对于公司今年预计的14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这点保证金并不构成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他还一再强调,起诉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维护公司的合法权利,更重要的是不能成为美方以此理由制裁更多中国企业的判例。据了解,包括福耀在内的中国汽车挡风玻璃企业面临的反倾销,是继钢铁、温州打火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又一次大规模贸易战。[3]

二、贸易战破坏的是贸易原则

如果说贸易战直接损害的是经济利益,那其间接损害的则是包括以公平、自由等为主要内容的贸易原则,还破坏了贸易协定、贸易伦理和国际惯例。“标志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达到了新高度并有了制度化保障是1995年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其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促进贸易的全球化和自由化。”[4]但贸易的自由化与公平化总是理想化的东西,面对着掺杂着各种因素和利益于其中的贸易,总是在破坏着贸易的这些原则。特别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只从本国利益出发,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既损害了贸易原则,又无助于危机的解决,这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拖累着经济的复苏。“我们在重复大萧条的历史。”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王家骁说。世界贸易史上最黑暗的记忆是,1929年大萧条发生之后,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法案》(即《1930年关税法案》),对进口商品提出高得异乎寻常的税率。尽管当时有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上书反对,胡佛总统还是签署了这一法案。随后,世界各国竞相报复,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

胡锦涛同志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指出:“我们应该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以各种借口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各种以邻为壑的投资保护主义行为,共同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我们希望有关国家放宽对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出口限制,努力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多哈回合谈判事关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我们应该共同坚守2008年7月有关各方达成的共识,在现有框架基础上继续前进,推动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5]“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已经感觉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余本林

表示,中国政府主张开放公平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能够在磋商合作中妥善处理,不希望贸易战。

三、贸易战掩盖的是政治图谋

当今贸易战爆发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贸易利益的争夺,常常是和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搅合在一起。有时纯粹的政治原因也会引发贸易战,这样就使贸易战爆发的原因趋于复杂化。全球经济一体化(WTO),是人类共同在发展主义的大旗下,将政治意识形态的纷争有意模糊后创造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换言之,WTO就是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经济发展的世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生的一切贸易战,都只能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而非政治手段。这也是WTO成员国普遍认同的一个原则,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所说:“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表述的就是这种愿望。“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愿望终归是愿望,这种愿望始终无法掩盖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图谋。最近,由美欧两大国际经济实力英雄先后挑起对中国纺品的贸易大战,虽说只是WTO平台上众多贸易大战的冰山一角,但却让我们更进一步地看清楚了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图谋。尽管中欧眼下已经针对一触即发的纺品大战达成了“停战协议”,但等待我们解决已知和未知的各种各样贸易大战,都必须淡化“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愿望,而实事求是地站在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图谋中全面审视经贸大战的实质,才能够使贸易大战得到尽可能合理的平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中国威胁论”者他们背后的政治图谋迫使我们不得不作出淡化“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愿望的选择,而全面考量发生在WTO平台上的国际贸易大战。在此,以中美之间的贸易大战为例,浅述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图谋,也许就能让我们看清楚贸易大战背后的政治实质。

美国,是一个多党执政相互制约的所谓民主国家,它民主旗号下的“金钱选举”方式只是选择某个党派的政治人物作为国家的领导标志——总统而已。因此,总统的领导权的获得实际上就是选民阶层要想获得某种利益的选择表示,只要是某位总统在他的任期内,他就会把他的权力所控制的最大利益倾斜回报给他的选民阶层,当然,他也必须兼顾他的反对选民的利益获得,以免扩大国内矛盾而影响国家稳定。因此,当美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竞争中,因某项产业受到中国经济竞争的威胁而影响到选民阶层的不满时,美国政府势必要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对中国进行警告,甚至不惜代价践踏WTO游戏规则发动对中国的贸易大战,其目的主要就是从政治层面上保持以总统为标志的党派利益,进而继续维持和争取更多的选民阶层。美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美国在经济问题上的政治图谋选择,这点并不奇怪。美国到处散布“中国崛起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货币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和“中国价格威胁论”等威胁论,其目的都是出于遏制和压制中国和平崛起进而威胁美国全球霸权的政治图谋,而让世界刮目的中国经济奇迹自然而然就成了美国实现政治图谋的第一打击目标。这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政治家总是从他人身上找原因,政治家们的指责矛头总是喜欢对准其他国家,而不是本国。”由此可见,中美之间的任何贸易战,毫无疑问的是,美国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图谋,其次才是经济利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以对我施压。在美国的很多涉华报道中,经常出现将经济问题涉及不相关的政治类事情上去的情况,甚至有时会涉及一些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语言。美经常干涉中国内政,把经济问题政治化。

近年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出现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其目的在于适应本国政治、经济需要,维持在国际竞争中的支配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加大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的恶化。另外,逐渐兴起的国际投资保护主义也值得我们关注。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认真分析我国外贸的外部环境与风险,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期有效地化解风险,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改革开放三十年对外经贸发展:量的飞跃质的提升.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2008-10-04.

[2]王厚双.贸易战离中国有多远[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3]福耀老板.我不能成为中国企业的判例[N].中国证券报,2002-07-10.

[4]林灿铃.国际环境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胡锦涛.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的讲话.2009-04-02.

作者简介:林凤明,女,福建晋江人,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

猜你喜欢

贸易战
发扬抗日战争精神,赢得贸易战新胜利
豆粕:中美贸易战前景不明 市场价格振荡运行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主要矿产品形势分析
贸易战是错误的决定
豆粕: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战 市场价格走势振荡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
中美贸易战对化肥市场有何影响
浅谈中美农产品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豆粕:中美贸易战暂缓,豆粕价格有下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