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中职语文服务于专业技术改革的思考
2009-08-19何国强
何国强
摘要:中职语文在中职类学校中的"鸡胁"现象,是现阶段的普遍现象,各个学校为了专业的发展,为了学生便于管理,为了学生的就业等,过分强调语文与专业的关系,强调实用性,把语文课改得面目全非,这是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语文的实用性不仅仅与专业相关,因此,语文实用性更多的突出实用,兼顾人文,不忘工具本性。
关键词:语文;实用性;人文性;工具性
近年来,中职语文课的“鸡胁”现象困扰着大部分的中职类学校。一方面,学生甚至教师不重视语文,另一方面,语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又不容忽视。这种开设艰难,摒弃可惜的现象,迫使着中职语文在继承和发展中存优去劣,另谋出路。
在众多的中职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大部分专业已经一改过去的综合性语文课,取而代之的为写作课,口才课甚至写字课等与专业联系较为密切的相关课程。这一改革,突出了中职语文的实用性,既克服了过多过泛的毛病,又避免了学生的厌烦心理,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
然而,这种实用性的改革是否就有利无弊呢?我认为,是利弊兼半。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认为,中职语文的实用性改革不是简单地改变课程设置,而应该在改变在语文教学的态度上,突出实用性,兼顾人文性,不忘工具性。
1突出实用性
简单地说,突出实用性,就是指语文教学应该与应用结合起来,特别是与专业结合起来,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对现在、将来的生活都有用,从而自觉爱上语文课程的学习。
1.1正确认识语文的实用性,做好中职语文的准确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职业教育,而非基础教育,更不是研究经书的学术教育。因此,中职语文的实用应根据学生就业、从业、创业的需要,贴近专业学习,贴近生活体验,同时,也要防止因急功近利过分强调实用性,搞专业化语文。
那么,如何的定位才是中职语文的准确定位呢?
我认为,中职语文的准确定位是服务于专业技术理论的文化基础课。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素质以及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中职语文应定位于服务专业技术理论基础上,为学生的做事、做人、求知打下基础,作出向导。
1.2把握中职语文实用性的尺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技术理论
中职语文既然要服务于专业技术理论,就要以学生选择的专业为本,围绕学生的专业发展进行专业辅助教育,但这服务性的辅助教学虽然强调实用,却不能仅仅是为了实用而忽略作为基础学科的培养语文素养的任务。因此,语文课不是简单地改为写作课或口才课,而是保持语文的基础学科特点,在突出实用性的同时,兼顾人文性,不忘工具性。
要做好这点,就需要在教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在课堂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任务的定位上,在作业练习的设计上,任课老师都应从实用性出发,根据不同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操训练等特点,将语文知识与专业技术理论联系起来。
例如:在听说训练的教学中,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利用语音录入软件作为突破口,让学生知道,说一口流利而准确的普通话,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需要。以此作为激励学生读、说,学生自然乐于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了。
而对于电子专业,特别是打算毕业后自己创业,开维修店的学生来说,一些情境对话和文字游戏却是很好的激发资源。
例如:“修电视机的是张三的父亲”,“装空调的是李四的邻居”……这些带文字游戏性质的歧义句,不仅联系了学生的专业特点, 也让学生明白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如果语文素养不好,在今后的就业、从业和创业中,势必闹笑话不可。
再如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等方面的作业布置上,如果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布置一些搜索与阅读等相关的作业,相信不少学生都乐意独立去完成,而不至于东抄西拼的应付。
1.3体验中职语文的实用性好处,紧密地和生活联系起来
如果说语文联系专业还有少许的牵强,那么,语文联系生活应该没有人会反对的了。我们姑且不说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语文,也不说所有的专业都是构建在语文的基础上,以语文为载体传递专业信息,仅就语文课文和知识训练点出发、对生活的帮助这一角度来说下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先举个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例子:《田忌赛马》中,孙子所设计的避长击短之策,就教会了学生避敌锋芒,以长击短的迂回战术。如果学生学会在学校举行的拔河比赛、篮球比赛中应用,当然会取得良好的成绩。如再长远些,将这个课本里的经验应用于今后的商业竞争中,同样也是很好的战术。如此有用的战术,难道学生会拒绝?
再说些更贴近生活的:初中时不少学生都习惯把某科的老师叫做“某佬”或者“某婆”,在交际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陷阱,很谦虚地请教大家,既然可以把教语文的老师叫做“语文佬”,也可以把卖猪肉的商户叫做“猪肉佬”,那么,在外面做工的人呢?在大家饶有兴趣的回答之后,我接着问大家:“那养猪的呢?”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沉默了。我不等他们回答,接着问道:“大家家里那个做饭的呢?”看着大家面有愧色,我开玩笑的问道:“能不能把养猪的人叫做'养猪佬',把我们家里那个做饭的叫做‘饭桶呀?”在震耳欲聋的“不能”声中,学生学会了尊重,也学会了交际中的礼貌用语。
2兼顾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语文实用性的一种延伸,其实质就是通过语文教会学生做人。然而,教会学生做人,既不是某个老师也不是某种理论就可以做到的,而是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综合体验人生、人性、情感等,激发心灵深处审视自我,关照社会,弘扬德行的一种行为结果。在语文的教学中,只要能找准切入点,通过情感的陶冶,事迹的激发,完全可以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例如: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在感受朱自清的父子情深的同时,联系到自己的父辈祖辈为养家供学而东奔西走,自然就学会了对父辈祖辈的感恩;学习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在感慨葛朗台的疯狂执着的同时,联想自己亲人的无私,也就拥有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豁达,学会了对亲人对社会的奉献;看王安石“以竹鞭马为笃”的笑话,体会了严谨的重要;读《梁大夫有宋就者》感悟了宽容魅力;《毛遂自荐》是突显自己才华的范例;《天山景物记》是激扬爱国热情的引线……
3不忘工具性
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学科,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思维的必须工具,是语文实用性的直接体现。生活中,我们的言语对话使用语文,书信交流使用语文,信息传递借用的是语文,思考归纳靠的是语文,就连歌曲电影都离不开语文。
把实用性摆在首位的中职语文,除了注重专业实用之外,更普遍的是注重作为生活工具的实用,所以,在教学中,比较多的是训练语文的表达,常见的是事务应用文的写作,演讲与口才的训练,以满足现在的中职学生、将来的技术员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中职语文向实用性发展,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改进,但实用,不只是应用,还应该是精神的感染,人格的升华,建议广大中职语文老师,在突出实用性的同时,兼顾人文性,不忘工具性, 还语文一个综合的、完整的学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