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三题
2009-08-19徐宜发
徐宜发,生于1949年10月,河南长垣人。1968年毕业于郑州铁路司机学校,历任机务段司炉、副司机、司机、郑州铁路分局秘书、郑州机务段党委副书记、副段长、党委书记、段长、郑州铁路局纪委书记、郑州铁路分局副分局长、郑州铁路局副局长、局长,现任郑州铁路局调研员。1998年开始发表散文作品,著有散文集《我心永恒》《我的太阳》,其散文作品常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系河南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协副主席。
探访范园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乘坐的汽车行驶在郑州经少林寺到洛阳的高速公路上,路旁有一尊塑像,车速放缓我认真辨认塑像底座上的几行字,才知道那是历史名人范仲淹的塑像,后面园子苍松翠柏高高矗立, “范园” 两个大字隐约可见。从那时起,我就有心思要到那里看个明白,是什么原因使这里成了范仲淹的纪念地?
带着这个疑问,前几天我和我的伙伴刘晓勇又一次路过这里时,我决定探访范园。
四十多年前我在中学就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早已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2007年初我去南阳检查工作,忽听早年从邓州一中毕业的肖鹏讲,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并非在岳阳写成,而是出自邓州,现在的邓州一中就是当年范仲淹在邓州出任知州时办学任教的花洲书院。肖鹏的话让我很吃惊,工作之余便专门走进邓州一中,看到了镌刻在屏风墙上的时任巴陵郡(今岳阳)知州的藤子京当年恳请好友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亲笔信,字字情真意切,发自肺腑。范仲淹与藤子京同属有志之士,品学兼优,为同榜进士。藤子京深知范仲淹文才过人,写好这样的文章非他莫属。庆历六年(1046年)6月15日,藤子京派人千里迢迢从岳阳送来一封“求记信”,请求范仲淹为整修一新的岳阳楼“作记”,称“文章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并附《洞庭晚秋图》给范仲淹参考,可见藤子京对范仲淹的学识佩服至极。范仲淹接到老友藤子京的亲笔信件,仔细阅读,百感交集,反复考虑这篇文章的结构及寓意,联想到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要用手中这支笔表达出自己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范仲淹于9月15日奋笔疾书,为我们留下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范园就在高速公路旁边,看似很近却不好走。还是刘晓勇有经验,凭着他多年养成的汽车司机的职业敏感意识到距离范园已经不远了,我们决定从吕店乡出口下高速路,一边打听一边慢慢行走。行至周沟村便不知该怎么走了。正当我们犯愁之时,不远处走来一个天真烂漫的农村少年,个子不高,看上去挺机灵。晓勇下车几句话说得他高高兴兴上车给我们带路。经过简单的交流我得知这位热心的小家伙名叫周帅通,今年刚刚15岁,在伊川县上初中一年级,周围十里八村都熟悉。通往范园的路实在难走,若不是小帅通带路,凭我们自己去摸索恐怕到天黑也难找到地方。驶过沟沟坎坎,穿过岭岭洼洼,总算到了范园,门前坐着二位老人,他们的职业就是守护园子。其中之一是范仲淹第29世孙、69岁的范钦诚,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说明来由,老人陪我们一同进园,讲述他知道的那些事情……
范仲淹出生在江苏苏州,两岁时其父不幸去世,母亲谢氏为求生存不得不带着年幼的他远离家乡。范仲淹自幼聪明好学,23岁就读河南睢阳天府书院,寒窗苦读,成为了一个出类拔萃、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1015年他26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范仲淹为人正派,忠于职守,敢于直言,可他的仕途并不平坦,虽曾被朝廷委以重任,但也因皇帝听信小人谗言被贬,受到不公待遇。范仲淹在京城任职期间老母病重与世长辞,由于世俗的偏见,母亲病故无法葬入范家祖坟,只得葬于他乡,这事在范仲淹心里一直是一块心病,他常常因此闷闷不乐,想到母亲辛劳一生,死后连块安身之地都没有,痛苦至极酿成大病。当朝丞相王延龄听说后前往他家中探望,得知详情后说,当朝皇帝宋真宗曾看中一块墓地,后来又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地方,先前看中的那块地就不用了,试看能否让皇帝恩赐于他。真宗皇帝看到王延龄的奏章之后,有感于范仲淹的孝心,就将伊川县境内天平山下这块坟地御赐给了范仲淹,范仲淹随即将老母迁葬于此,这块宝地便成了范家墓地。
1043年,时任宋朝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范仲淹,对当时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实行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宋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并陆续实施推行,史称“庆历新政”。遗憾的是这些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很快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范仲淹因而被贬,后来到邓州做了知州,1052年在赴颖州任职途中溘然长逝。范仲淹去世后其儿子遵照他的遗愿,把他葬在天平山下陪伴老母。北宋时期大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亲自撰写碑文,高度赞扬了范仲淹不平凡的一生。之后,范仲淹的长子范纯佑过世后也葬在这块墓地,日夜陪伴着自己的亲人。
我与范钦诚交流,每句问话都是有目地的,话题当然要谈到范仲淹的那篇经典之作《岳阳楼记》。范仲淹一生留下了许多作品,广为人知的就数《岳阳楼记》了,这篇名著究竟出于何地,是岳阳还是邓州?在许多人心中都是个疑问。我特意问到范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在什么地方写的?他写这篇文章之前是否去过岳阳?范老非常肯定地回答:“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岳阳楼记》是他在邓州任知州时所写……”范仲淹生在苏州,幼年时期就远离家乡到山东、河南读书,中举步入仕途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宋朝古都开封和河南邓州等地度过,对中原大地有很深的感情,他的后裔第14世孙也由江苏迁居到现在的伊川县一带,扎根中原。范老的一番话很合乎情理,范仲淹在世时期的代步工具是牲畜,从中原到岳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他不可能毫无目的地到岳阳枉走一趟。范仲淹与藤子京交往很深,彼此相互了解胜过他人,庆历六年藤子京写给范仲淹的“求记信”特意附上《洞庭晚秋图》供其参考,也证实了范仲淹不曾去过岳阳。当然,范仲淹究竟是否到过岳阳,以及他的《岳阳楼记》出自何地至今仍有争议,多少年来也没有最终结论。《岳阳楼记》问世已近千年,争议的焦点现在很难考证,留给人们的只能是一个千年之谜。
其实,范仲淹是否去过岳阳倒不重要,去过也罢,没去过也罢,重要的是他给后人留下的《岳阳楼记》的确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记文短小精悍,全篇仅有三百多字,就把当时巴陵郡的盛况、洞庭湖的浩瀚和岳阳楼的雄姿描述得活灵活现,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大家共享大自然的恩赐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古代艺术成果。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抒发了作者真实的思想情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从一个普通百姓踏入政界走上仕途,成为北宋时期的一个高级领导,既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艰难体会,又有身居高位的切身感触,深知国家处在各种矛盾之中,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极力倡导为官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多为老百姓解忧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各级为官者首先应该想到和做到的。人类社会处在各种矛盾之中,旧的矛盾化解了,新的矛盾又要产生,老百姓也要理解国家的难处。一个国家也和居家过日子一样,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不易,都有不测之忧。大家要相互理解,为国分忧,营造一个好的气氛和环境。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更需要这种精神吗?理解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理解哪来的和谐!倘若大家都站在各自的角度片面地看问题,没有沟通,没有理解,矛盾岂不越来越多,何谈和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和谐。只有大家互相理解社会才能充满爱,充满和谐。范仲淹正是因为有那段出任参政知事力主改革而受挫的经历,思想上的忧虑和痛苦终日缠身,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愤然辞去朝廷职务,才有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感受。文章的绝妙之处是他借助自己的笔,描述了不同人士登上岳阳楼的不同感情。登上岳阳楼的人不计其数,而他们的身份、职业、素质、地位、家庭、事业以及心情等各不相同,因而登岳阳楼的感受也不会一样。他认为,天下人都应该以国家为重,心想民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他把自己社会实践的感性认识,锤炼升华为一种理性认识,“为民解愁,为国分忧”,以散文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启迪。他的“忧乐观”,也表现出作者心有民众的博大胸怀。
探访范园让我心灵上又受到一次洗礼,对范仲淹的一生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他写作《岳阳楼记》的背景又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岳阳楼记》这篇传世佳作的寓意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心中不由得更加敬佩这位古人。
酒香老龙口
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以生产“老龙口”名酒著称,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前几天我到沈阳,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邹长顺专门安排我们到“老龙口”酿酒第一线观看酒的制作,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我和长顺是老朋友了,可到他们酒厂参观还是第一次,没想到酿酒竟有这么大的学问。我国酿酒业起步较早,大约在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中晚期我国民间就已有了关于“酒”的记载,那个时候山西杏花村一带就出现了简单的酿酒工艺,唐代诗人杜牧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沈阳是个古老的城市,也是关东第一重镇,历史上第一家酿酒厂就是山西人在这里开办的。明清时期山西人酿酒极为盛行,酿酒作坊在山西到处可见。1662年(康熙元年)春上,山西太谷县的孟子敬为到关东寻求发展,带着酿酒技术来到当时的盛京(今沈阳)投资开办“义龙泉烧锅”。酒厂的位置在盛京龙城之东口,大家都称那里为“老龙口”,生产出来的酒便以“老龙口”命名,从此就有了“老龙口”这一品牌。当时酒厂规定他们的酿酒技术只能传授给山西人,不得传于他人。根据烧酒行业自身特点,孟子敬在老龙口建有甑房、曲房、仓库、车棚、马棚、厨房、宿舍、客厅和门市房。房屋全部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烧锅生产设备有磨盘、石碾子、木窖、甑桶、甑锅等,从生产到销售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我们看到那些仍在使用的古老酿酒器具,件件都留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义龙泉烧锅开业之后,凭借着精湛的酿酒技艺和山西人的精明能干,生产出芳香爽口的烧酒,生意越做越红火,清朝乾隆、同治年间先后更名为“德隆泉烧锅”、“万隆泉烧锅”,虽几易其主,依然保持着“老龙口”酒的醇香品质,并长期酿酒贡奉朝廷军队享用,故素有“大清贡酒”之称。
窖池发酵是酿酒的一道重要工序。老龙口的窖池成群,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窖池醒目处所镶嵌的一块标牌清楚写道:“酒窖始建于1662年,是东北建造最早、规模最大、保持最完整,连续烧酒时间最长的酒窖……”邹长顺介绍说,窖池发酵是酿酒的核心,就像制作“卤肉”的老汤一样,越老味道越香。老龙口的窖池从开业那天起一直不间断地使用着,管理极其严格,不能有丝毫污染,天天都有酿酒的原料在这里发酵。窖池一旦出现污染或停止生产,一切便会前功尽弃,只能从头再来。“老龙口”酒之所以好就好在它有三百多年不间断使用的酒窖池,只有老窖陈酿才能生产出上乘好酒。窖池是酿酒业的生命线。
酿酒工序复杂,工艺要求严格。酿酒的另一道工序是蒸馏,就是把发酵后的原料加上适量的水入锅加热蒸馏,加热形成的蒸馏水是原浆酒,酒精含量特高,需要装入酒坛密封进行二次发酵,发酵的时间越长酒的味道越香。在贮酒库我们看到了排列整齐的盛装老龙口原浆酒的大型陶瓷酒坛,一坛就是数百斤。一排又一排,一行又一行,深黄色带有龙图案的酒坛都戴着小红帽,密封得严严实实,看上去十分壮观。每个酒坛上都挂有标识,我仔细察看,上面都标有生产时间。在我身边的那个酒坛,标注为1960年8月酿造的原浆酒,还有的标注是“百年老窖酿造,极品老龙口原浆酒”。邹长顺特意安排工作人员准备了他们珍藏多年的原浆酒让我们品尝,味道真好,就是酒精含量太高,喝一口立马就有“飘飘然”的感觉。这次我到酒厂参观才知道,浆酒只能品尝而不能直接饮用,市场上的高档酒都是根据特定配方经过科学勾兑而成的。所谓几十年的陈酿佳酒,都是用存贮几十年的原浆酒勾兑出来的。新蒸馏出锅的酒只能是半成品,只有辛辣没有香醇,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才能作为成品酒。
酒的品种很多,原料、工艺不一样味道自然也就不同了。“老龙口”酒香味醇正还得益于它的用水。在酒厂我们看到了使用了三百多年的那眼水井,就是这眼井的水酿出了老龙口的琼浆玉液,人们称它是龙潭水,水质清澈甘冽,是极好的酿酒用水。龙潭水酿造出的老龙口酒,醇香甘甜,长盛不衰。
邹长顺是个文化人,文化人的特点就是善于用文化理念打造企业。1999年邹长顺从沈阳啤酒厂来到老龙口酒厂担任党委书记,第二年他们与新加坡合资组建了“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邹长顺出任董事长兼总裁,立志要把“老龙口”这一名牌产品做强做大。他带领员工认真发掘研究老龙口酒业的历史文化,创办了老龙口酒博物馆,系统地宣传了酒的源流、酒规酒俗以及老龙口发展史,挖掘出土了大量古老的酿酒设备,展示了“老龙口”源远流长的历史和酒文化。老龙口酒博物馆以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海内外人士,常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地游客到博物馆参观了解酒的文化。老龙口酒也远销异国他乡,成为中外酒文化交流的纽带。
邹长顺更是个有心人。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在事业上,他已把老龙口酒文化研究得炉火纯青,并与他人合著长篇小说《老龙口·酒觞》、《老龙口·酒魂》和《老龙口·酒神》,用大量翔实的资料艺术地再现了老一代“老龙口”人历尽坎坷、不畏艰辛的创业史,赞颂了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老龙口”人继承与创新酿酒工艺,不断推出新产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事迹。
今天的“老龙口”人正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汗水,谱写着“老龙口”新的篇章,邹长顺充满激情的笔下流淌着新的故事……
西湖岸边的回忆
三十多年前我曾去过一次杭州,时间长了,杭州的印象早已在我的脑海里变得模模糊糊。这次到上海,特想再去一次杭州看看那里的变化,顺便写点儿小文章,这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这天,我们早餐过后从上海出发,汽车沿着高速公路向着杭州方向飞驰,不大一会儿就到了高速公路的杭州出口处。司机潘文学说时间还早,可以直奔西湖去看看。陪同我们的上海朋友应勇杰和曲伟明都说这样安排好,我和志明兄当然同意,去杭州就要游览西湖。
我第一次去杭州是1977年的秋天,那个时候我不到30岁,在郑州机务段开火车,趁着机车到常州戚墅堰机车工厂“大修”的机会,星期天我带着副司机赵振强专程从常州经由上海跑到杭州。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现在只记得“花港观鱼”和灵隐寺的一些趣事,再也找不到其他清晰的记忆。32年前我们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便利,外出走动很不容易,如果不是那次到常州修车,我根本不可能到杭州来。说是来了一趟杭州,其实只是到了西湖,中午到下午走,停留时间大约只有两个多小时,当天我们还要返回戚墅堰,是名副其实的“蜻蜓点水”,不可能留下太深的印象,只不过落了个“到过杭州”的说法。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能把杭州比作天堂,可见杭州之美非同一般。杭州之美,美在西湖。也有人说没有西湖就没有杭州,这话不无道理。大家之所以喜欢杭州,说到底都是奔着西湖来的。五月的杭州阴雨蒙蒙,我们在西湖岸边的公路上行驶,在云雾中穿行,所到之处的西湖景色都是朦朦胧胧、飘飘渺渺的,堪称奇妙的人间仙境。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描述西湖之美,只好借用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句赞美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确,无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感受西湖,它都美丽无比,魅力无穷,让我体味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妙。
午餐自然是安排在西湖岸边。应勇杰告诉我们,现在正是旅游旺季,每天游西湖的人特多,若不提前订餐中午吃饭都找不到地方。朋友们想得很周到,早上我们在上海还未出发他们就把午餐定在了“楼外楼”餐馆,中午时分我们的车直接开到了这家餐馆的门前。周围车多人更多,但管理很有序,汽车停放得整整齐齐。我们下车,小潘把车停在指定位置,大家一起步入“楼外楼”。常年养成的习惯,我每到一处总是先环视一周找一些文字说明之类的东西,了解一些历史背景。这家餐馆门面不大,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小楼,却比我的年龄大一百岁还多,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绍兴落第文人洪瑞堂创办的风味儿菜馆,主人借用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句而把它命名为“楼外楼”。餐饮经营是一门学问,一百六十余年来“楼外楼”长盛不衰,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那些“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花鸡”、“东坡肉”等传统佳肴已成为这里的名菜,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楼外楼”也就有了“江南第一楼”之称。落座之后,见墙上一幅书法作品,内容就是八百多年前林升的那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字体洒脱,别具一格,为百年老店增添了不少文化氛围。志明兄指着这幅字讲到四十多年前他的学生时代,有的同学把这首诗修改成了:“山外青山楼外楼,青年英雄争上游。争得上游莫骄傲,还有英雄在前头。”我佩服志明兄的记忆力,对过去的这点儿小事竟能记得这么清楚,把诗一字不差并很流畅地背诵了下来。志明兄出生在河南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凭着一股子钻劲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铁道学院,成为他们那一带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窥一斑可以见全豹,从老兄这一小小举动就可以看出他才学的功底。我已记不得32年前那次来西湖是在哪儿吃的饭,只记得我们每人吃了两碗“阳春面”。“阳春面”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大众食品,到处都有,清汤下面条,连个青菜叶子都没有,味道倒挺鲜美。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阳春面”三两粮票九分钱一大碗,每顿饭我都要吃上两碗才能满足肚子的要求。像我们这些每月工资还拿不到四十元的人,到江浙一带也只能吃碗“阳春面”了,从不敢有其他奢望。现在的“阳春面”还是清汤下面条,碗儿可是小多了,味道也不如从前了。几年前我到上海开会,晚餐时我特意提出主食要一碗“阳春面”,怎么吃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说到“阳春面”,我像过电影一样想起了32年前的常州之行。1977年深秋,我们的机车要到常州做“大修”,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事,干我们这一行的只有借修车的机会才能到外地走一走,看一看,几年才能轮上一次,机车组的人都想出去转一转。碰巧车队有事,支部书记张文彩偏偏让我留在郑州帮助车队写写画画,任务完成后我才带着副司机赵振强赶往常州。晚上,我们在郑州坐上火车,早上到南京,我们俩下车在车站附近稍作停留,看到商店有卖半斤瓶装的“洋河大曲”酒,一人可买一瓶,说了不少好话营业员才卖给我们三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生活还不富裕,市场物资匮乏,供应十分紧张,生活用品、烟酒之类的都限量供应,能在南京买上白酒是很幸运的了。我们这一代火车司机大多数人对“酒”都是有好感的,有时几个要好的朋友碰在一起,常以酒为媒热闹一番。在南京不能久留,我们只是在莫愁湖转了一会儿就返回车站上车了,到常州戚墅堰机车工厂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可我们只有高兴没有疲倦。见到我们机车组的老伙伴们那个亲热劲儿就甭提了,久别重逢有好多话要说,谈车队里的事,说修车的情况。说话间我冒出了一句:“我们在南京买了三小瓶白酒,找个机会咱们……”我的本意是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热闹一下,我这人就是这样,直言快语,肚子里藏不住东西,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快拿出来尝尝。”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有想喝的意思。我有心等到吃晚饭的时候再喝,但经不住三说两说,就把酒倒在杯子里和大家喝了起来。我并没有喝酒的嗜好,喝什么酒都觉得又苦又辣,只不过是借酒烘托气氛让大家高兴,一起快乐,结果没等到食堂开饭就把酒都“尝”光了。工厂开饭了,我们坐在一起,大家还回味着,都说“洋河酒”不错。食堂饭菜做得很精细,品种不多可味道挺好。北方人爱吃面食,机车工厂食堂一日三餐都有“阳春面”,味道好还便宜,它就成了我们的主打食品。这事儿过去三十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快乐、挺开心。我很留恋那段生活。
我的那段“尝酒”的故事讲过之后,餐馆服务员递过来菜单让我们点菜,点了几个风味小吃后,志明兄执意要外加一瓶“蓝色经典”洋河酒,让我回味当年。我平时并没有饮酒的习惯,如若遇到酒场关键时候才能喝上几杯。这次出来没有一点喝酒的欲望。每逢说到喝酒我总是坚持不喝或是少喝,我把注意力都放在写文章上了,饮酒影响记忆,记不清东西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不知何因,这次志明兄提出要一瓶“洋河酒”,我半推半就没有坚持不要,并说最好还是半斤装的,可能也是想从“洋河酒”里找回当年的感觉。菜上来了,酒也斟满了,大家你一杯我一杯又说又笑,在这美丽的地方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快乐。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又一次来到杭州西湖,几杯“洋河酒”下肚,朦胧中我又想起当年火车头上的那些伙伴们,一张张笑脸映现在我的眼前。
责任编辑 牛健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