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审计风险形成及防范

2009-08-17张松艳

关键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审计风险

张松艳

摘要:审计风险存在的使审计的失真失实,造成巨大影响。在审计工作中规范审计程序从而降低客观因素影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和继续教育从而减少主观因素产生。使审计事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审计风险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防范 方法 手段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为此,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下

面笔者就从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等方面作一些浅析。

1 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

1.1 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了没有意识到的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或者错误地估计和判断了审计事项,错报或漏报,做出了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审计结论,进而受到有关利害关系人或潜在的利害关系人的指控,乃至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

1.2 审计风险的特征 审计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客观存在性。第二,不确定性。第三,经济损失的严重性。第四,可控性。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正越来越受到审计全行业及全社会的关注,防范审计风险是每个审计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1.3 审计风险的表现 ①签订审计约定书环节的风险;②审计抽样的风险;③审计取证环节的风险;④审计报告环节的风险。

2 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包括:

2.1 客观因素 ①审计对象的复杂性;②审计内容的广泛性;③审计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2.2 主观原因

2.2.1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自身原因 ①业务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审计工作的不规范,审计方法落后。b审计内容忽视遗漏。c审计工作深度不够。d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e审计取证可靠性不强。②职业道德素质方面。审计人员违背审计职业道德,在处理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时不够慎重,违反审计程序、审计规范、审计纪律等造成的徇私舞弊、隐瞒审计情况等带来的风险。

2.2.2 被审单位 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限制审计范围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对审计施加限制,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审计检查;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相关情况的不熟知,对方提供资料不全,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而对方又未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做出承诺,这都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①企业舞弊现象增多和舞弊手段的增强;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③被审计单位的敷衍塞责。

3 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审计机关内部已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这对于加强审计执法,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不可忽视,为保证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在当前审计工作中,仍然要把加强审计风险意识、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放在第一位。我认为,防范审计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树立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评估 ①树立风险意识,增强审计责任感;②拓宽审计视野,关注审计风险;③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管理意识;④合理评估风险大小,充分重视重要性审计。

3.2 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规范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有其技术技巧,进一步规范审计作业程序,积极探索内控制度审计等现代审计程序,确定审计重点,将抽样和详细审计程序有机结合。一是注重审前调查,编好可行的审计方案;二是要加强审计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的编制、项目实施过程重点、难点、信息的控制;三是要建立项目主审负责制,明确主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四个字“深、透、准、实”,即事实查深,问题查透,定性准确,责任落实;对于项目审计发现的每个问题,应做到“四问”,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四是要重视审计文书撰写。审计报告是项目管理的重点,是审计行为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审计成果。

3.2.1 坚持独立性 实践证明,很多诉讼案件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偏听客户的一面之词和屈从于各种压力。失去了审计独立性,就很难做到不偏不倚,也不能进行适当的审计规划,并按规划实施审计,也就谈不上审计风险的管理。独立性虽然不是降低审计风险的保证,但可作为审计风险预防性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3.2.2 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开展业务 从国内外审计失败的教训来看,注册会计师不遵守独立审计准则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遵守独立审计准则不仅有利于规避审计风险,还会为注册会计师摆脱因接受不良客户导致的诉讼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3.3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及后续教育工作

3.3.1 建立职业准入制度 对进入审计机关的人员严格把关,以确保在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的合格。

3.3.2 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针对审计工作需要,系统的、有计划的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加强后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是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的根本途径。加强后续教育应当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职业道德教育,二是专业技能培训,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后续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由行业协会组织力量,根据审计人员的需要实施分层次培训;二是审计人员的自我教育,利用各种机会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3.3.3 建立审计人员待遇与专业知识水平挂钩的制度 审计人员执业靠的是知识、经验和技能,因此审计人员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加强学习。

3.4 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 在对审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中加强审计风险管理,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主体在基本的规范要求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这是审计工作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审计作为两权分离的产物,是所有权对经营权的一种监督,审计方法是由审计目的和对象决定。在审计方法这一环节,审计效率与审计风险的矛盾十分突出,但面对现在复杂而大的审计工作量,客观上是对审计效率的一种挑战。从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两方面来看,对审计效率有共同的要求;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审计风险,准确地说是审计检查风险就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了,审计实践的矛盾在运动中达到平衡,即,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又可以避免或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方法改革与创新上,主要应从两方面进行:①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核心,兼融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的审计方法体系;②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

总之,尽管许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办法,但是,只要广大审计人员能够真正转变观念切实开始按照风险基础审计的思路组织审计工作,在审计实务中全面贯彻审计风险的观念,就一定会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从而带动我国审计事业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安兵.试析审计风险[J].财会月刊.2004年第4期.

[2]李文胜.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经济问题.2004年第3期.

[3]周晴.浅析如何有效防范审计风险[J].经济师.2004年第4期.

[4]赵冬梅.防范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对策[J].经济论坛.2003年第22期.

[5]肖丹,双念华.防范审计风险的探究[J].企业经济.2004年4期

[6]肖文八.审计学原理.2005年8月军事科学出版社发行.

猜你喜欢

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审计风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国家投资项目投资超概算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制约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主观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