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对艺术品市场的净化
2009-08-17朱裕平
朱裕平
在经济活动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当今世界,艺术品和艺术品市场也难逃金融风暴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十多年中积累的狂热、烟尘和混乱,在金融风暴到来之前,就已痛苦地调整着。艺术品市场似乎在等待着外力的冲击,以促成自身的蜕变。可以预见的是,金融风暴给艺术品市场带来的是冲击和影响,更是净化作用。
当代艺术的再认识
在这一年中,当代艺术的市场价格的“过山车”式的动荡,使不少人幸灾乐祸。
二十世纪末时,艺术品市场上突然冒出的当代艺术令许多人迷惑不解——这是艺术吗?
张晓刚无疑是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代表作《大家庭》和《失忆与记忆》所示的画面确实令人震憾。木纳的表情,怪异的眼部所表达的是一种梦靥般的恐惧和幻影,谁也不知道画面上冷漠痴呆的人物想说明的是什么。
另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的人物画几乎一色的是张着血盆大口露出牙床狂笑的近乎精神病人的笑脸,显示出画家恶搞的心态。
不少人认为,恶搞、丑化似乎是当代艺术的又一代名词。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中,《公主》、《无题》、《革命者》看到的是变态、恐惧和丑恶,表现的不仅有虚拟人物,还有指名道姓的领袖人物和革命先烈,并不高明的创作技巧表示这些作品并不单是艺术品,而成了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漫画。
在不少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或以当代艺术为主的拍卖会上,艺术家的全部灵感似乎都来自心中对某些东西的冷嘲仇视。另一方面,西方艺术机构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可和推崇而导致市场价格的狂飚,反过来刺激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畸形发展。
英《独立报》2008年在《世界震惊的中国艺术复兴》中,发布了一份最受市场欢迎的世界当代艺术家名单。排名在前二十位的艺术家中,有十三人来自亚州,中国有十一人,其中排名一、六、七、九、十都是中国人。
这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动辄几百万,最高达二千多万,远超大多数的宋元名画。
诱人的当代艺术的市场价格,促使更多的画家跃跃欲试,在一些“北漂”聚集的画家村中,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的尚未出道的画家都无不想有一天梦想成真,成为远胜印钞机的当代艺术家。当代艺术是一件皇帝的新衣。现在才知道,中国的普通人看不懂,艺术评论家也未必看得懂。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当代艺术价格一落千丈,即使有成交记录,也是云遮雾绕,真伪难辩。
在金融风暴下需要反思的,不仅是当代艺术收藏家。当代艺术市场,更应该是当代艺术的创作者。
膺品生存空间减少
近三十年中艺术品市场的异常活跃,形成了一个产业,不仅有艺术品创作和经营,还有膺品的制造和销售。
膺品的出现,当然是因为有社会需求。以前为士大夫赏玩的文物珍宝数量有限,现在全民皆藏,使供求关系严重失调,使膺品出现有了客观上的基础。
被称为艺术品市场的“三聚氰胺”膺品,泛滥程度远超大多数人的想像。从地摊市场数百元一件的“元青花”到某些拍卖行的数千万一件的“元青花”,区别仅在于低仿或高仿(高级仿品)。经营膺品成了最好的赚钱门路,这是艺术品市场心照不宣的事情。
每次春拍或秋拍前,不少拍卖行都到景德镇进货,一件百万元级的明清官窑器,在景德镇买高仿品只要数万元,博奕的比例超过赌场。也有些是掮客进了高仿品后送拍,对拍卖公司来说只要成交就可拿两成佣金,所以即使看出是膺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相当一部分人拍到后是送礼的,而受礼的人“偷来的锣不敢敲”,决不会拿出来请人鉴定,这样真假永远也搞不清。
2008年,北方某大型拍卖公司因某件拍品的真伪问题,客户要求退款末果,经法院裁决被封了银行帐号。当然这个客户决非普通人,否则难以有这样的结果。
但令我们注意的是这样一件伸张正义的事情,圈内人士一概缄口不语,这恐怕不仅是出于礼节考虑,还是因为同病相怜或怕引火烧身。
更可疑的是,大多数媒体对这样一件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选择了沉默。在不合常理中可以想到的是“潜规则”。
利益驱动固然是膳品充塞的经济原因,但艺术品市场法律和法规缺乏也是重要因素。否则造假售假过大的风险和过大的代价会使艺术品市场上的膺品难以生存。
金融风暴的到来使艺术品市场上的投入资金减少。对大多数艺术品收藏家来说,经济形势以至个人收入直接影响其购买意愿。在市场肃杀的气氛中,以投资保值为目的而吸纳艺术品的人已少之又少,剩下的是执著的爱好者。后者的专业知识丰富,真伪鉴定的眼力好,业内的高手熟悉,对购入的艺术品选择慎重,这样膺品在市场上难以生存。金融风暴从这个角度看,对净化艺术品市场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艺术品市场的回归
艺术品市场的服务对象首先是收藏家和爱好者,因艺术品除了收藏功能还有投资功能。开始于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源于艺术品投资功能的苏醒。
被称为继股票、房地产以后第三大投资金矿的艺术品,使不少暴富的新贵趋之若鹜。美国《时代周刊》在2006年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中国当代有钱人时兴收藏各种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投资商在媒体诱惑下,相信艺术品的巨大升值空间和空前的回报率,将大把的钱扔进艺术品市场。这些投资者并不需要知道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的区别,也不想了解青花瓷和粉彩瓷有什么不同,唯一所要的是回报率。以至不少拍品客户根本不来取,而是放到下一场拍卖会上再拿出去拍,这些艺术品和期货交易中的钢材或大豆几乎无区别。
艺术品投资商对投资项目并不很懂或完全不懂,委托代理人、操盘手,甚至直接委托拍卖行。“与虎谋皮”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或者是以假充真或者是价格离谱。在金融风暴到来之际,人人都想出货逃命,但已为时过晚,剩下的只有这些相信神话的裸游者。
活跃在艺术品市场上的还有一批是真正的收藏家。这些人都有文化、有思想、有眼力。在市场狂热上升的情况下,他们无力或无意与投资者举牌争抢。这些懂行的收藏家在吸纳藏品时,因对真伪和价格都懂,他们从艺术市场上购买的藏品在金融风暴中并没有缩水,且有不同程度的升幅。金融风暴的冲涮使艺术品市场的虚火下降,泡沫挤去,价格回归到正常的状态。
金融风暴是艺术品市场的清醒剂和净化剂,理性回归成为当前艺术品市场最常用的一个词。在被神化的投资圣地的光环退去后,艺术品市场已渐渐回归源于收藏又服务于收藏的基本功能,这正是国内乃至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