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009-08-17

中国市场 2009年18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高校体育心理健康

付 强

[摘 要]部分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已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本文提出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和锻炼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成为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8-0125-02

据有关调查和统计,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部分,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是人生观,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协调统一,三者缺一不可。

1 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不外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1 客观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观念、思想和行为不断发展变化,各种思潮、观念在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经济的繁荣、商品的极大丰富,物质、金钱的诱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价值观显现出多元的状态。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想法正逐步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竞争的加剧和压力的增大,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负担剧增,心理上容易出现疲惫迷茫和困惑。

(2)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的情趣氛围是大学生良好心理健康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法和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潜移默化而非一味宠爱的、开明的而非专制的、民主平等而非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的家庭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学校环境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招生并轨、交费上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弹性学制、主辅修制、自主择业等改革方案的实施在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较大影响。求学、择业过程中选择机会的增多,以及选择难度的增大,会使大学生产生更多的焦虑、不安、失落、无所适从。而择业过程中,人才市场的不规范更深刻地刺激着他们的心理,大学生既希望参与竞争又害怕失利;既希望有更多的机遇,又担心失去原有的保障,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过量的心理压力是产生心理障碍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4)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过去曾经片面理解了人类健康的含义,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过度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而忽略心理素质,只重视生理平衡而忽视心理稳定,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另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注意优化主体心理过程要素,缺乏完善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机制,没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组织控制机制,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无疑是很有影响的。

1.2 主观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是指自我意识、自我见解、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和臆想等方面的因素。

(1)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经历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单一过程,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少,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得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得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观察社会,往往会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标准,遇到符合个人意愿的事便一概排斥,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影响自己利益的事便树为敌手,甚至产生偏激思想和情绪。

(2)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的心理健康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容易左右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心理上出现不良情绪,往往很难科学准确地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调节,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 利用高校体育手段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1)针对高校体育的特点,要求在对学校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有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2)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用脑” 、“应激与健康”等讲座,让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量,及自我心理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 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如校系及班的球类比赛、拔河比赛,登山和越野跑等集体活动,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针对大多数女生在异性面前既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又较羞怯的矛盾心理,在她们掌握动作泛化阶段练习中,应尽量避开异性学生,特别是她们同班的男生,以消除羞怯的心理障碍。

(5)针对体育竞赛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活动组织应把体育竞赛视为一种业余体育文化,有意识地去安排它,并及时配以赛前班级动员、组织观看、赛后总结讲座等。

(6)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各高校应成立“学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专业人员应是精神医学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制定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找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因和外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7)编写一套系统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以适应体育师资的培养和教师备课需 要,并将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查与体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时,都应考虑到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

[1]郝春生.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0-35.

[2]陈雷,苗志刚.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浅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82-83.

[收稿日期]2009-04-18

[作者简介]付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系行政人员,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高校体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